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4章楚穆王第7节厥貉会盟上

  • 作者:千里草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9-25 08:01:48
  • 章节字数:4502字

史载公元前618年夏,楚军伐陈,取壶丘(河南新蔡东南)。公元前618年秋,楚军再伐陈。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次,领兵的公子筏因楚军习惯了胜利,结果一个骄傲自满,中了陈国人的计,被陈国打败,公子筏还被俘虏了!

按理说,陈国这样的一直被楚国压着打的小诸侯,居然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楚国,那应该可以把尾巴翘上天了吧?剧情却是反转的那样:陈国见自己居然一不小心把楚军打败了,吓了个半死!这个楚国肯定是要来报复的吧?快快,投降投降。于是,陈国在取得了卫国战争胜利的情况下,立即宣布向楚国投降!

这就是春秋时期小国诸侯的悲哀啊。不过,这个陈国也别灰心,因为陈国有一个大牛人,后来到了齐国,最后是把整个齐国给窃取了。这些,我们在齐国风云里讲得很具体了。

而潜台词就是:你晋国作为老大,怎么不及时来救援呢?

但令陈共公和郑穆公大跌眼睛的是,在蔡国,蔡国国君蔡庄侯借东道主之际,居然以拜见天子的规格迎接楚穆王。这是当时最高级别的马屁了,陈共公和郑穆公相互看了一眼,又互相使了个眼色,陈共公对郑穆公说:老哥,晚上到我房里来喝茶。

晋军还在路上,听说楚军已破了郑军,郑穆公宣布投降了,那再赶去救援还有什么意义?搞不好,劳师远去,又中楚国佬的计,干脆便打道回府了。

历史上把这一次战役记录为狼渊之战,因为楚军在狼渊大败了郑军,迫使郑国投降。而在一叫《周朝秘史》书里,详细描述了狼渊之战。说这场战是由楚国工尹斗宜生指挥的,但对方不是郑军,而是已经赶到的晋军,结果被晋军杀败。斗宜生很怕因为战败而要被砍头,于是便拉笼一位叫仲归的大夫,发动了叛乱,被楚穆王镇压后处死。

但楚军此次却搞了一次围攻不下要撤军的架式,郑军见有机可乘,便开城追击,结果中计大败。郑穆公傻了眼,但他没傻到头,见国家危急,赶紧祭出杀手锏:投降。

对于小国来讲,在春秋舞台上只需要这样表演就行,在晋国或者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面前,投降是最明智的选择。再说,投降认输并不丢脸,反倒是超级大国丢脸。今天我投降了楚国,你晋国的面子何在?等你晋国来了,我再投降,那楚国的面子何在?反正争来争去,是你们超级大国的事。

公元前620年,楚穆王派斗越椒为元帅,薦贾为副将,出兵车三百乘(约3.6万)讨伐郑国。同时派驻守息县的公子朱为元帅,公子筏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陈国。

再说陈国。陈国也一样,先是奋起反击,结果遭到痛扁一顿后,宣布投降。

投降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但投降前是要必须抵抗一阵子的,这是投降的机会成本。如果不抵抗,是无法面对晋国的。抵抗后不敌而降,那是基本的套路,可以在晋国面前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老大,不是我不想反抗,实在是没办法反抗啊。

厥貉(音决木)就是现在江南项城县西南一带,这就是历史上的厥貉会盟。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一般是通过会盟的形式来统一思想,确定国际大事。而这一次,楚穆王的目的便是让自己的这些小弟们都在春秋江湖公开宣布一下:脱离晋国阵营,加入到楚国阵营。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楚穆王的心情也很爽。他带着卫队出发了,到了息县,发现陈国和郑国的两位国君在息县恭迎他。原来,陈国国君陈共公分析国际形势后,认为晋国正在衰落,而楚国正重新崛起,应该好好抱牢楚国这根大腿。于是便联系了郑国国君郑穆公,约他一起在息县恭迎楚穆王。郑穆公的心意与陈共公一样,于是,两人都约好了等楚穆王。

既然选择了抱楚国大腿,那便要让这根大腿感觉到谁抱得紧,以后便对谁好一些。郑穆公和陈共公都认为自己这次马屁拍得通天响,楚穆王一定很高兴。事实也证明了楚穆王真的很高兴,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到了蔡国。

这当然是情节。但不久,确实有一位叫斗宜生的若敖氏牛人叛乱了,也被楚穆王镇压后处死了,但原因肯定不是他在狼渊之役占战败了担心问责而反叛。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郑国人是这样想的,这样想也是对的。

楚穆王亲率两广精兵,在郑国的狼渊(今河南许昌西)驻扎,作为总预备队。在国内,留下令尹成大心总揽朝政。楚穆王这一手笔相当大,亲征,两路大军并头齐进,他已经不把晋国佬放在眼里。要打,就来吧。

郑国肯定要反抗的。郑国的历史也是一部战火史,这个地处中原核心的国家,在春秋初期,曾经小火了一把,那个时候的君主是郑庄公。但到后来便没落了,由于处四战之地,春秋的战火总是要烧到郑国。在战火中经常洗礼的郑国,战斗力惊人,虽然经常挨揍,但时不时会给人佩服。

此时的楚穆王,再次将目光定在了中原,主要目标:郑国和陈国。这两个国家是楚国必须要争取的,而且在城濮之战前一直都是楚国的死党,欲争中原,必服郑国和陈国。

郑军尤其是擅长守城,但这一次,郑国人吃大亏了。因为他们中计了,中了斗越椒示弱诱敌之计。

一开始,听说楚军讨伐,郑国国君郑穆公立即向晋国告急。这一次,晋国也不再忽悠小弟了,中军元帅赵盾立即派出军队救援。如果郑国老老实实地发挥郑军所长,坚守不出,待晋军赶到,南北夹击楚军,说不定又一个城濮之战的翻版。

好了,楚穆王现在手头已经有了陈国、蔡国、许国、沈国、郑国这些个跟班了。“终于可以凑在一起开个会了。”楚穆王心里想着。是的,城濮之战后,楚国的小弟们都投到了晋国的怀抱,楚国在晋国面前矮了十多年了,现在是时候告诉晋国佬,咱大楚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公元前617年,楚国向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发出了通知:十月初一,到蔡国的厥貉开会!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