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6章楚共王第24节江乙善谋安妃知时

  • 作者:千里草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9-25 08:15:40
  • 章节字数:5174字

安陵缠就把江乙的主意给记下了,向江乙表示了感谢。后来,江乙再见到安陵缠时,却得知安陵缠还没对楚共王讲此事,非常着急,要知道,安陵缠因为受宠,那是有大把的机会跟楚共王聊天的,两人毕竟经常同车出行,同床而寝。

这样一年又过了一年,当江乙得知安陵缠还是没有向楚共王表白愿为大王殡葬一事时,非常不高兴,不由叹了一口气:果然,宁为智者拎包,勿向愚者献计啊。

但江乙想错了,因为安陵缠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那句话。而机会终于到来了,这一天,楚共王率人去云梦泽打猎,这次他带上了爱妃安陵缠。突然,一头受惊的犀牛向楚共王冲来,众人皆惊呼起来。而楚共王却不慌不忙,他沉着举起令旗,用旗语吩咐箭手齐向犀牛放箭,犀牛终于身中百箭倒地而亡。此时的楚共王非常高兴,脸色中满满的自得,他转头看着吓得花容失色的安陵缠,道:“爱妃勿惊,这正是行猎之乐。寡人万年之后,就没有人给你机会享受到此等快乐喽。”

江乙说:“臣的主意虽很不好听,但应该是管用的。如果有机会,你就对大王讲,愿意在大王万年后为他殡葬。”

然而,楚共王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被其父亲楚庄王给掩盖了。尤其是武功,楚共王时期,楚国几乎年年都要打仗,但没见史料记载楚共王开拓了多少疆土。对楚国来讲,要开疆拓土,无非就是向东吞并淮河诸夷,或向南再并南蛮诸部落。但楚共王时期,楚国被晋国死死缠住,抓住楚国一心融入中原华夏的迫切心理,把精力都集中于中原争霸上,从而忽视了经营东南。

而忽视东线的结果是,让吴国在晋国的全力支持下做大做强,成了楚国今后最可怕的敌人。楚共王其实也是看到了吴国的潜在隐患,他也曾派令尹熊婴齐征讨过吴国,但可惜由于熊婴齐的狂妄自大,导致兵败身死。

江乙继续问:“那娘娘认为您是凭什么得到现在这样显贵地位的呢?”

安陵缠听出意思来了,她便很谦虚的对江乙说:“大夫,您有话就直说吧,本宫愿洗耳恭听。”

“这倒没有。”安陵缠如实道。

江乙继续问:“那娘娘您自己认为为大王或者为楚国作出过什么显赫的贡献吗?”

这对大大提振了吴国的野心:原来,楚国也不过如此。而其他的淮河东夷诸部落也因此而对楚国产生了怀疑,原先的不少附庸因此而对楚国心怀二心,择大腿而抱,成为吴国的附庸,使吴国迅速强大起来。

如果晋国没有晋悼公,晋国继续着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也许楚国还是有机会的。“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也许楚共王没有发出,只是读历史的我们心中感慨罢了。因为晋国后来的晋悼公确实是千古明君,太强大了,楚共王诚不是其对手矣。

楚共王最后的谥号为“恭”,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谥号,他崩后,公族大夫们尤其是令尹熊贞终于没有遵照楚共王的遗愿,因为全楚国人都相信他们的楚国实在不应该以“灵”或“厉”为谥号,况且,楚国历史上已经有过一位楚厉王了。楚灵王,应该是给一个令天下人都看不惯的、做尽了坏事的、败坏了名声的楚王,而楚灵王也将在不久以后晃悠悠地出现在春秋舞台上,那个时候的楚国,已经是江河日下了。

“恭”通“共”,所以,历史上也将这位谥号为“恭”的楚王称为楚共王。在许多史料中,对楚国国君的描述,除了楚庄王因为成就了中原霸主外,其余的记录几乎以贬为主,甚至对楚庄王中原问鼎那一出那也是史料基本都是站在中原文明这个角度写的。而我们,应该从读史中发现一些真实的东西。楚共王,是一位不错的楚王。至少,楚共王是一位血性男儿!

楚共王崩了,楚国江山便交给了他的儿子们,长子熊招继位,这便是楚康王。当然,楚共王还有其他四个儿子,他们便粉墨登场,继续着楚国的春秋风云。

据说,这位妃子叫安陵缠,不知是哪里人氏,反正就是楚共王的其中一个妃子,而且由于长得漂亮,知书达礼,深得楚共王宠爱。历古历代,一妃受宠百人妒,安陵缠独享君宠,自然令其他妃子对安陵缠心生恨意,尤其是楚共王夫人。

一旦失去了大王的宠爱,娘娘难道还会象现在这样身居显位衣食无忧吗?难道不需要为娘娘今后的日子做些准备吗?比如得到大王的食邑封赏,以安享晚年并安护族人?”

安陵缠听罢,着实心头大惊,她恭恭敬敬对江乙施了一礼,道:“请大夫赐教。”

这便是安陵缠的聪明之处,江乙的主意当然是好的,但好主意要用在好时机上,如果安陵缠直接跟楚共王讲所谓的殡葬之事,那样即使楚共王不忌惮这个葬字,也会令楚共王感觉安陵缠是故意做作,反而起了反作用。

所以安陵缠是要等一个时机,而这正是这个时机。因为有了封邑,楚共王崩后,安陵缠非但不需要殡葬,反而可以回到自己的领地,远离后宫之争,从而达到楚王在时享君恩、楚王崩后享富贵。

这个故事后来便用“江乙善谋,安妃知时”来形容好点子要用在好时机上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娘娘,臣听说以钱财结交朋友的,一旦钱财用尽,他的所谓朋友们便会离他而去。以姿色取悦于人的,一旦人老色衰,她所得到的宠爱也会离她而去。娘娘现在貌美如花,但花无百日红,总有一天鲜花会枯萎,娘娘您的容颜会衰老。到那个时候,娘娘又怎样才能保证让大王永远宠爱您呢?

安陵缠皱了皱眉,道:“貌似也没有什么贡献啊。”心里却想:我的贡献不就是让大王因为我而快乐吗?

而安陵缠却毫不知情,她总认为只要自己对大王足够忠心足够好就行了。有一位叫江乙的大夫曾经受到过王妃安陵缠的帮助,他便想报答安陵缠。于是有一次他对安陵缠说:

“小人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于娘娘。”

楚共王还不是一位好色的人,没见什么史料记载他有多少皇宫佳丽,也不见楚国后宫在楚共王时期有什么可供人们茶语饭后的谈资。但楚共王肯定是有不少美女嫔妃的,有一则故事讲了楚共王其中一位妃子的聪慧。

“哦,请讲。”安陵缠说。

“娘娘的祖上是否为楚国立过大功?”江乙问。

安陵缠一听,连忙一把抱住楚共王,泣声道:“大王万年后,臣妾也必将追随大王而去,与大王共穴长眠,又怎么会与其他人去享受什么快乐呢?”

楚共王听后非常感动,他决定重赏安陵缠,于是,赐于安陵缠食邑三百户。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