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7章楚康王第6节湛阪之战下

  • 作者:千里草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9-27 17:24:17
  • 章节字数:5502字

公元前576年许国投靠楚国以求庇护时,楚共王是将楚国方城之外的叶地给了许国的。叶地离楚国最坚强的堡垒方城很近,联军哪里搞得清许国地盘和楚国地盘?据说,许国迁居的叶地,离楚国重镇方城仅三十里远,楚国将许国放在那里,本就是让许国成为方城之外的屏蔽重镇,承担着为楚守卫方城之外的义务。而许国正是因为如此,才对楚国的算盘产生不满,比如就在这里,许国经常遭受来自郑国的侵略。

而郑国之所以经常侵略楚国,因为许国眼下由楚国给的地盘,原本便是郑国的领土。

你说乱不乱?

晋国中军帅荀偃想想这样班师实在不划算,为了进一步树立自己在晋军中的威望,他命令多抢许国几个城。但意外发生了,抢着抢着,居然抢到了楚国的地盘!

反观楚军,若要进攻,则需仰攻,若要撤退,则需渡过湛、滍两水,十分不利。

公子熊格根本不是带兵的料,按理晋军后撤,从战略上讲,说明晋军不想与楚军决战,既然如此,那便屯兵方城与晋军对峙即可,晋军也撑不了几天,何况,联军中的齐鲁两军已经产生了摩擦。从战术上讲,主动去进攻联军,地形劣势明显,不宜楚军进攻。

什么,许国人逃了?连会都没开完,就逃了?晋国人大怒。

晋国人的怒火发起来那便是不得了的事。于是,会议最后的决议中便删除了接纳许国迁都至晋的内容,改为讨伐许国。

哼,晋国人根本不是什么好鸟。看起来,还是楚国人靠谱一点。许灵公嘴上应付着,暗地里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晚上,许灵公带着随从偷偷溜走了。

但熊格这个楞头青楞是将帅旗一举,好象举着好玩似的,结果全军发动了进攻。春秋时代的战役,战车无疑是关键的,你楚军驾着战车向上坡冲锋,而联军却从湛阪高地俯冲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楚军大败,熊格率着残兵败退方城。荀偃没想到胜利来得那么容易,便指挥联军全力向方城进攻。

但他也犯了致命的错误,湛阪战场上,晋军借助了居高临下的地势,一举击溃了楚军。而进攻方城,联军则没有任何的战场优势。而且,方城是什么?早在公元前678年,楚国在北上兼并南阳盆地诸国之后,东北出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之间隘口,从郑国手中夺取原属应国的汝水以南滍水两岸地盘,在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之间隘口筑起方城,以控制隘口,称为“方城塞”,并从方城塞东西拉出单体城墙与隘口两侧的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相接,堵住隘口,作为楚国对新占领区的纵深防御工事,这就成为最早一段楚国长城。

从地形上看,那就形成了以楚国为本位,方城塞以南南阳盆地的“方城内地”、方城塞以北新占领的汝水以南、滍水两岸区域的“方城外地”。那是楚国最有象征意义的战斗堡垒,是楚国最坚固的军事重镇,楚国为了对抗晋国,经营方城多年,哪是你荀偃轻易拿得下的?

于是,联军进攻方城受挫,死伤惨重。荀偃一看不妙,忙调整部署,不再攻打方城,而是率联军侵占了方城周四一些楚国城邑。然后看看出来日子也长了,那就班师吧。班师前,联军再一次抢劫了许国。许国,离死真的不远了。

史料记载,联军“伐许而还。”至此,楚晋湛阪之战告终,结果是晋国取得了象征性的胜利。之所以说象征性胜利,是因为晋国率领的联军只打到了楚国战略防线方城,而楚国采取守势,联军只在防线外烧杀抢掠一番。

这两位,是当时晋国六卿中排名前二的(晋悼公后来将晋国四新又裁撤为三军,共六卿),上国中央高级领导喂,许灵公哪里敢怠慢?于是热情招呼他俩。

最后定下来,主要由晋国出兵。但郑国肯定是要参加的,他们最喜欢打两个国家,一个是宋国,再就是许国了。然后齐国因为这次开会国君齐灵公没来参加会议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于是也主动出兵,而且是齐灵公亲自率军出战,算是赔礼性质的。而鲁国听说齐国这么主动,哪敢落后?这个年代,谁将晋国的大腿抱得更牢,国家更安全嘛。鲁国最担心的是齐国,这两个邻居的春秋岁月,就是互相讨伐的岁月。

就这样,晋、郑、齐、鲁四国联军杀向了许国。许国人这次是庸人自扰自讨麻烦,本想找晋国避避风,结果却惹来了狂风暴雨。四国联军很快将许国揍得满地打滚,但许国实在太穷了,四国联军抢了很多地方,却几乎没抢到什么有用的东东,这种仗打得太亏了。

本来嘛,楚康王对许国很不满,心想,你自己跑到晋国去讨了这一顿打回来,我也懒得管你。但现在晋国佬居然来打我大楚了,这怎么可以任期胡来?

楚军出发了,领兵的是公子熊格。听说楚军出动了,荀偃大吃一惊,忙命令联军撤退。于是,联军后撤至滍水以北的湛阪。湛阪的主要区段在今天的河南平顶山市区。

从地形上看,联军占据湛阪,背靠巴山,西通洛邑,北过汝水即达郑国。居高临下,以对方城,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按晋国的意思,国际联军此次各自组队,参加讨伐许国的统一行动。这让许多诸侯看着很搞笑:就一个许国,蚊子般大,哪用得着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来拍?

当然,许灵公溜走的原因不能全部怪到荀士两人索贿上,因为许灵公想投晋国,但许国的公族大夫们不愿意。所以趁许灵公到晋国开会时,阴谋发动政变,许灵公这才急着回国。

荀偃和士匄来做什么?除了表面上对许国加入晋国主导的国际联盟表示欢迎,同时向许国的提议得到会议的通过表示祝贺外,主要目的是来索贿来了。

晋悼公在时,可能晋国的卿们不敢多乱来,但现在晋国国君晋平公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晋国大权几乎掌握在这两人手中,许国这次来参会,那肯定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但许灵公心里的石头刚落地,眼前却飞来了一只大得吓人的幺蛾子:晚上,晋国两位中军领导,中军帅荀偃和中军佐士匄来找许灵公聊天了。

客套了几句后,许灵公终于明白了这两人的用意。许灵公大失所望,要说许国,这些年到处流浪处处受欺凌,家里哪里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东啊?连国君自己都穷得要讨饭,现在迁国刚八字来了一撇,晋国高级领导便来要求好处费。他俩一要,那还有其他四个卿,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级领导,这哪是许国吃得消的?

以后住到晋国去了,估计许国的麻烦便是不断地被要求送礼,但礼物却拿不出,又是照样受欺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联军攻打楚国,其实可能是误打误撞。因为历史上,晋楚两国江湖争霸百年来,虽然有过几次大仗,但都不在两国本土作战。两国都把握着一个度:不能过度去捋对方的虎须。

荀偃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要说他率领联军主动进攻楚军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事实却是联军确实侵略到了楚国境内。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