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9章楚平王第11节鸡父之役下

  • 作者:千里草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9-29 12:19:53
  • 章节字数:6300字

这仗还能打么?右军全线崩溃。

崩溃就崩溃吧,但也得讲点道理而崩溃啊。但此三国根本不会打仗,他们要逃就找个合理的方向,却偏偏要跑向楚国中军。

眼下只有楚军才能救他们了,中军是楚军主力。这就象一个不会游泳淹在水里挣扎的人,总是乱抓一气,抓住什么都认为是能救自己命的。现在,唯有楚军是救命稻草了。

左军全线败了?主将都被杀了?那还不快跑?楚国右军正是许国、蔡国、顿国三国军队,听闻此消息,吓得胆都破了,还结什么阵哦,又见吴军如潮水般涌来,快跑哇,右军很多人都在招呼自己的兄弟或者熟人。

谁?一个蔡国女人。

吴国大败楚国后,吴军更乘势攻入蔡国,将居住在蔡国的楚平王王妃、原太子熊建之母带到了吴国。这是令楚国更大的耻辱,因为一国君夫人被“掳”,对于象楚国这样的大国来讲,是灾难性的,至少对楚平王来讲,那是无论作为君王还是男人,都是难以咽下去这口气的。

胡国主将正是国君姬髡,沈国主将正是国君姬逞,这两个本都是中原姬姓诸侯,子爵,现在已经沦为楚国附庸。由于国小兵微,所以只能亲率本国军马随楚军作战。

姬髡、姬逞见夏啮战死,早就慌了,正想逃,却被吴军右军主将公子姬掩余率兵赶到,团团围住,束手就擒。

也有一些死囚存了一点小九九,趁乱逃命。吴军主力部队没动,看着这些玩命的死囚冲锋队冲撞着楚军左军。楚军左军顿时大乱,但很快包围了这些送死的吴人。

快抓俘虏啊。楚兵中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抓住一个便是军功一桩,于是,楚军的左军的三国士兵看着前面的兄弟们抓俘虏抓得那么过瘾,便一个个眼红了,纷纷过来抓俘虏。左军,已经没有了任何阵营。

其实,早在太子熊建出走后,其母蔡姬便对楚平王怨恨不已,想起自己当时年轻无知,居然跟着这种人私奔,结果落得如此下场,终日以泪洗面,好不凄苦。

而楚平王根本不在乎蔡姬的感受,因为他的爱情已转向了那位从儿子熊建那里偷来的宝贝妮子秦赢,而且秦赢已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楚国,已经没有可以令自己留恋的了,蔡姬对楚平王提出了要求:回娘家蔡国度过余年。楚平王答应了,但当时熊建还没有死,所以在蔡姬答应终生不见儿子熊建的条件下,蔡姬回到了蔡国。

熊建在郑国丧命后,蔡姬伤心欲绝,但她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孙子熊胜,便希望能够在生前见到自己的这位可怜的孙儿。正是这种信念,使她顽强地活了下来。而当她得知,伍子胥带着熊胜成功脱逃郑、楚两国的全力追捕,已经到达了吴国。

蔡姬很高兴,她便偷偷派人去求见吴王僚,希望吴国能够派人将自己接到吴国,与孙儿熊胜团聚。按照蔡姬的意思,她愿意帮助吴国人进攻蔡国,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蔡国的郧城。

“这里有不少金银财物,还有许多美女奴隶,静待吴国享用。”蔡姬派去的人放了猛料。

吴王当然很高兴,这可是楚国王后,如果成功,一可以牢牢拴住楚国叛臣伍子胥和公孙熊胜,二可以大大打楚国一个巴掌,大扬吴国之威。再加上还有大量金银财物美女奴隶在那里,于是便一直计划着将蔡姬接至吴国。

于是,吴国出兵了。而楚国率联军迎战了。而结果是吴国在楚吴鸡父之战中大胜,吴国公子姬光趁势兵指蔡国,讨伐的理由非常充分:你蔡国小样的,居然敢跟着楚国来进攻我们大吴,不灭了你算给你面子了。

蔡国根本无力抵抗,吴军直接杀向蔡姬所在的蔡国郧阳,烧杀抢掠了无数奴隶财物美女,而其主要目标楚王夫人蔡姬,当然也从此脱离楚蔡,成功定居于吴国。

当吴公子姬光的大军进攻蔡国的消息传来,蒍越急忙率钟离之战残军回救蔡国,但还是晚了一步,吴军已经离开郧阳两天了。

可怜蒍越,这位蒍氏家族的娇娇者,刚担任司马仅两年,便因为在指挥钟离之役中失败、又让吴军乘胜进入蔡国将蔡姬带走,他仰天长叹:“受命守关,不能缉获象伍子胥这样的叛徒,本已是无功。却又在大战中丧师辱命,罪一;不能保护好君夫人,罪二也。无一功而负二罪,何面复见大王乎?”于是便自缢而死。

这里要讲一句,当时吴军士兵作战所用的兵器盔甲,都是需要自己准备的。其实,在春秋战场上,基本上国家是不提供兵器盔甲的。士兵打仗是要自己准备这些的,所以我们才知道象花木兰从军那样,得自己备战马、兵器、盔甲。条件好的家庭,可能装备会更精良一些,从而在战场上保命的机会会更大。

而那边的楚右军,根本不知道楚左军已经溃败了,还在乱哄哄的结阵,此时,突然许多兵士跑了过来,大声喊叫着:快跑啊,吴军胜了,吴军胜了,沈国国君和胡国国君、陈国大将夏啮都被杀了!吴军不得了哇,太厉害了。

这帮子人正是部分溃逃了的楚左军士兵,他们被吴军给打得乾坤倒转,已然不知道子丑寅卯了,见到了楚右军,便是乱跑乱叫。

这是吴楚正面作战史上的第五次战役,史称鸡父之战。这场战役对楚国人来讲,是一场屈辱的战役,不但楚军折损半数,而且是打着七国联军的大口号,被兵力不足自己一半的吴军打败,更让自己的胡国和沈国两个附庸国国君双双丧命,脸面大失。

这样,原本仅仅是两个采桑妇女的口舌之争,从一开始两女人骂骂街,到两女人扭打,最终引发了一场大战,令成千上万血性男儿魂归九天,令包括楚国在内好几个诸侯蒙羞,令吴国开始一跃而进入春秋强国。这便是春秋版的蝴蝶效应了吧?

当然这么一个大战的原因不大可能真的单单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引起的,楚国发起战争的原因是迎战吴国的进犯,而吴国进犯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女人,不是两个女人,更不是那两个采桑女。两个采桑女仅仅是成了战争的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另外一个女人。

这样,楚军左军三国主将均被吴军或杀或擒,剩余兵士纷作鸟兽散,大部被歼或被俘。史料记载,被俘甲兵八百余人。姬光喝令就地正法胡国国君姬髡和沈国国君姬逞,特意放跑那些溃逃的士兵。

吴军主力出动了,战车齐驶向楚军左军,而且不是吴军右军一支,是整个左、中、右三军都冲向了楚军左军,三面冲来,楚左军胡国、陈国、沈国这些杂牌军哪能抵挡?吴左军主将公子姬光纵车挺戟而至,一戟将陈军主将、陈国大夫夏啮刺入车下。

而到了战国便不一样了,因为春秋时期的士兵与战国时期的士兵有着本质的不同。春秋时期,一般人是没机会参军的,参军的都是“国人”,没有农民和奴隶。而战国时,各国的军事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单场战役的规模也急剧扩大,春秋尤其是前期的一个战役,最早双方不过几百乘兵车,当时千乘之国算是超级在国了,如晋楚。到后来几千乘,几十万的兵力了。

而到了战国时代,单场战役,以方加起来超百万兵力都有,象秦赵长平之战,单赵国便投放了六十万兵力。战场上的士兵,有许多得从农民或奴隶中补充。到这个时候,你让农民或者奴隶自己备兵器战马盔甲,那是不现实的。于是,便有了军工业的发展。

发起冲锋的并非吴军主力,而是三千死囚冲锋队。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所持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有铁叉锄头,有石头木棍,极少数人才有刀剑戟矛。

我们回过头来讲战役。

这三千死囚冲锋队直扑向楚军左军,楚军这边本还都很奇怪:这就是吴军风范?但没想到,这些抱着必死之心的看起来根本没有半点雄纠纠气昂昂战士风范的吴军士兵,速度奇快,下手极狠,根本不避箭矢,不作掩护,就一个劲地冲了上来,冲了上来后,就只做一件事,杀人!

楚军统帅蒍越刚结完阵,本想着指挥中军迅速出击,凭楚军实力,尤其是兵力优势,先冲垮敌中军完全不成问题。却不料自家左右两军都向自己这边溃败而来,冲乱了中军阵营不说,吴军左中右三军此时以排山倒海般阵势压将上来,楚军乱了。

乱了,慌了,散了,楚军根本没有好好准备,便被如狼似虎的吴军冲垮了。史料记载,楚军大败,吴军冲入楚军乱砍乱杀,直杀得尸横遍野,流血成渠。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