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宋嫡子

第二百零七章 告御状

  • 作者:天选神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3-26 16:38:40
  • 章节字数:4582字

最近他就喜欢上了占城稻种种出来的新鲜的嫩米粥。

别有一番中原稻没有的清香,配上酱油腌制的宫廷小咸菜,格外诱人。

有时候想想都令人垂涎欲滴。

自从上那次病愈,赵匡胤的饮食习惯也有了改变,甚至连口味也发生了变化。

少顷,几个翰林歪歪扭扭走了进来,有两个脚上居然还沾着泥巴,害的两个太监一路跟进来擦脚印。

“陛下!臣等实在是……委屈啊……”

民无食则国无本。

这次占城稻种试验成功,全国都可以大面积推广,大宋百姓从此食无忧矣。

这些可都是赵匡胤平常梦里才能想到的。

第二个就是赵德昭带回来的占城稻种,眼看收获在即,用不了多久,还可以再种一茬。

几个翰林被赵德昭强拉去皇粮所,开始他们还以为只不过是赵德昭想炫耀他种田的成果罢了。

没想到有人丢给他们几把锄头,居然真的要去犁地,干活。

他们还不敢不干,堂堂齐王也在身边干活,是真干。

而且干的比他们还多,还快。

一会儿功夫下来,几个人手上就打了泡,可是赵德昭还是不肯放他们走,溜溜在田里折腾了半天,这才把筋疲力尽的几个人放了回来。

赵匡胤听了几位翰林的哭诉,嘴角牵动,终于还是压住了笑意。

“这小子又胡闹了,众爱卿不必和他一样见识,等他回来,我一定教训他。”

说着四下巡视,“李爱卿呢!怎么没来。”

“李学士他一出了皇粮所就累到了,已经派人送他回去休息了。陛下!我们正是因为此事才来。齐王殿下德才兼备,连耕作都无比熟练,臣等实在无以教矣,恳请陛下……”

几个翰林都有请辞之意,当然不是辞职,而是辞教化齐王的任务。

赵匡胤不等他们说完,大手一挥,“来呀!去御袍五件,赠予几位翰林。再取青玉砚一尊,送与李煜大学士!”

几位翰林虽然折腾了半天,但是居然得到了皇帝的御赐锦袍,这可是难以想象的荣耀。

皇帝可不轻易往外给东西,因为位置不同,做上皇帝就是九五之尊,给出什么东西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哪怕仅仅是留下大臣吃顿便饭,喝碗嫩米粥,那也是莫大的赏赐,都要被记录的。

这一次大手笔直接送出五件,还有一个青玉砚台。

翰林们立刻都住了嘴,喜孜孜捧着御袍回家了。

赵匡胤微笑叹气,这孩子本事见涨,脾气也是见涨,居然拉着儒士去种地。

这时宋皇后刚刚洗了头,脸蛋潮红,来看他。

他看见宋皇后过来,于是笑着对她说,“本来想把德昭这小子送去翰林院,让他跟着儒师们学学经义,就不会像在外面那样胡闹了,没想到还是一样的不老实。”

宋皇后讶异道,“德昭不是一向在皇粮所试验占城稻种,怎么又去了翰林院?”

赵匡胤于是把前情跟她说了一遍,然后道,“这样下去终究不行,还是要把他叫来教训一番,不然以后越发不像话。”

宋皇后道,“这也没什么吧。那些迂腐儒士们整天价就知道拿着书本耍嘴皮子,偶尔去田间体会一下农民的艰辛疾苦,不是很好嘛!我一点上我倒觉得齐王做的没错。”

赵匡胤摇头苦笑,“你之前就是宠溺德芳,现在连德昭也要骄纵,说一句都不肯。”

宋皇后拔下簪子,梳理长发,故作娇嗔道,“那又怎样,这两个儿子可是我将来的倚仗,不宠他们宠谁呢!”

赵匡胤发觉现在这儿子是渐渐管不动,老婆也不像以前那么百依百顺了。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他反倒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更有滋味些,有点儿立国称帝前那肆意逍遥的劲儿了。

一把揽过宋皇后,调笑道,“最近怎么越来越香了,是用了那桂花的香皂洗的?”

宋皇后俏脸娇红,扭捏道,“这大白天的,你可是皇帝呢……”

赵匡胤哈哈大笑,“你既知道朕是皇帝,皇帝想要干什么,这天下谁敢不听……”说着将宋皇后拥入后殿,风流了一番。

宋皇后得了滋润,俏脸愈发娇红,心中却是很惊讶,

因为年龄的关系,她自从成为皇后,赵匡胤一向索求不多,但是自从上次赵德昭放血治疗,救了皇帝的性命,又苦劝他更改饮食习惯。

一段日子下来,赵匡胤的身体恢复的超乎想象,居然有了二人刚成婚那些天的意思。

这可是宋皇后之前从来不敢想的。

第二天是朝会日,得知赵德昭强拉翰林们耕田的赵光义,立刻纠集了手下发难,想要就此给赵德昭好看。

可是张德文一开口,赵匡胤就打断了他。

心想这群酸儒真是不通情理,老子昨天一口气送出去五件御袍,今天居然还敢来嚼舌根。真是不懂事到家了。

“王继恩!把前日那辽国使臣送来的信,拿出来读一遍!”

“是!”王继恩看了赵德昭一眼,拿出辽国国书,开始宣读。

读毕,他看着赵德昭挤出一副笑脸,“齐王殿下!您可看出辽人的书信之意?”

最近一段日子,赵匡胤自觉生活快活了很多。

仅此一个大功劳,赵德昭就值得储君的位置。

“来呀!朕的嫩米粥可煮好了!”

“嗯?”赵匡胤放下粥碗,这几个人正是翰林院要给赵德昭一考把关的几位儒士。

他心中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请他们进来。”

这可是宋以前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无人做到的丰功伟绩。

所谓民以食为天,而国以民为本。

最大的两个快乐源,都是儿子赵德昭带来的。

第一个自然就是这个儿子开窍了,再不想儿时那么顽劣。

赵匡胤让李穆把持第二关的考核,就是想知道儿子是怎么对付这个儒林一品的。

不但有了心机,能够和那些迂腐又狡猾的大臣们斗上一斗,还有了家国的意识。

甚至还能够带兵打仗,平定南蛮。

端着内侍捧上来的粥碗,赵匡胤又喝起了嫩米粥。

“陛下!张德文等翰林、学士求见。”

阅读大宋嫡子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