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明末教育咨询师

第10章科举太难了

  • 作者:南瓜北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1-11 15:33:58
  • 章节字数:6972字

最起码能识文断字,略有功名,才有资格被人请去当老师。

有专门的费用,叫延师费,根据老师的能力,名声不同,要价也不尽相同。

从每月几两到每月几十两,有的很有名的老师甚至“计篇酬价”——一篇八股,多少钱。

古代不像后世搞义务教育,那年头老师这个层次的人,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当的,

当时米价是2.5文一斤,一两银子正常比例是1000文,能够购买400斤大米。

明朝一斤相当于现在的一斤二两,也就是一两银子,买现代大米480斤。

大家脑洞补一下这个画面,

一个白衣翩翩的公子,带着书童,或乘船或乘车,飘飘然到考场,随随便便一考,就是榜上有名。

科举,就是给寒门子弟一飞冲天的机会!

至隋朝开始科举选人才开始,到明朝,科举已经深深的刻画到了每一个人的骨髓里,血脉中。

现代大米大概是2到3块钱一斤,取个中间值,2.5元一斤。

也就是说,按米价折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200元左右。

这么一算,培养个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备考的一年大概需要60万人民币!

基本上断绝了大多数寒门学子,当然这是正常备考,排除更多寒门自学、偷学等等一系列“不合规”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成本考验的是家庭硬实力,那么考题就是考验的个人软实力!

——实际上,回归到考试本身,科举和现代高考没啥区别

——硬实力可以获得更多读书的资源,软实力可以让这些资源转化成分数和名次,

那么科举都考啥?

这个问题在胡图看来很简单,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咨询师,其实本质就是解决这类普通人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的!

科举其实说白了就是考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书”和“五经”,

可以把它看成九本书,

“四书”,也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其中,《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统称儒家十三经,这些算是科举的考试大纲,

关键是,这些科目字数也不算多,全部加一起一共60多万字!

说完课本,再说考题。

儒家经书肯定不能篡改,那么只有增加题目的长度,将四书五经中的某一句、某几句,某一段、某几段,某一节、某几节,某一章、某几章作为考试题目,

这样不仅需要考生对儒家经典背下来,还要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样的考题还算正常,

在明代出现了将四书五经中的字句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命题,这种考题叫“截搭题”。

等同于,在现代课本上,随便找几个字,写在标题栏,然后以正经八股的形式写一篇文章,不能脱离儒家经典,还要考虑考官喜好,这基本上就不是正常人能够完成的任务

各位看出点什么没有?

60万字的内容,和现代动不动上百万字的网络相比,以字数而言,根本就是渣渣,

然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完善,历代儒家先贤的解释、论证,衍生出无数注释版本。

就相当于,现在学习的课本,一共就那么些,但会有各种各样的课本解析、试题合集,

科举最基础的就是要把这些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且真正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才行,因为你不知道考官会出什么题,但肯定在这60万字里面。

对于这样大部分的主观题目,其实,在后世的高考培训中早就有办法完全彻底的解决了。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最详尽的方法找出完整的知识点。

尼玛,这60万字的东西,翻过来覆过去的被蹂躏了几百年了,随便找几个熟悉科举的人物,最多花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全归纳出所有的知识点。

然后在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去归纳考点,难点,把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考题全部编辑成为一个完整的开题库,

然后开始刷题!

童生和秀才这两级考试,就不是问题。

当然,最难的八股文,倒是要认真策划一下,胡图认为也不是很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八股文的特点,

一提到明朝科举内容很多人都会想到八股文,八股文是由明朝独创。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结果就是糊涂考官考糊涂考生,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试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八股文只是一个考试的解答形式,而真正对考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考试的思想。

大明朝严格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是朱熹。

朱熹一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他思想的体现。

他曾给四书写过注,主要标注他个人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

然而,人的意识本身就有很大差异性,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认知世界里,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考生们增加了很多难度。

在固定思维、固定模式下,大明的学子们还是很好地完成他们的文章,实在令人佩服不已。

这些优秀八股文的作者巧妙地利用既有规则,在有意无意之间插入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优美的词句表现出来,他们无疑是这场规则竞赛中真正的成功者。

而在那这样情况下选出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即“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的创造性思维”。

著名的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无用的白痴、书呆子。

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比如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八股文拿高分的?

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尽管科举的内容令人望而却步,但是还是有很多学子为了功名、为了地位克服万难成为科考大军中的佼佼者。

不过,不得不说,从古至今,读书、考试,确实是一条打破阶层壁垒的一条捷径,

那么明朝一个凡人要想读书,需要多高的成本?

读书,想都不用想,首先要有老师,

明代童生备考科举要购买各类书籍等备考资料,明代时的复习资料叫试录,一本大概5文钱,整个备考过程所需的试录最少也要4到5两。

算上备考时购买文具笔墨纸砚,报考时的报名费,应考时去考场的路费住宿费等等,少说也得100两往上。

可能按银子算不直观,那换算一下人民币,以明朝万历年间(个人认为万历朝是明朝最后的高光时刻)为例,

可是,实际上,这些大都是属于豪门的专利,在众多寒门中,受限于生产力,别说参加考试,你可能连最基本的纸张都买不起,更别说被众多豪门把持的各种书籍。

每家每户,但凡能够吃得饱饭,或者,孩子有读书的潜质,所有家族的第一选择就是倾家荡产不顾一切的供孩子读书!

尽管这条捷径也困难重重,

尽管捷径之后的终点,依然会有更多挑战,

不管科举到底在明朝起到了什么作用,也不管它对后世有了什么影响,只看参加科举的整个过程,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

只有走过了,才能看见,才有迎接挑战的机会,

如果连这条充满荆棘捷径都不愿意走,又何谈突破阶层壁垒呢?

明中叶以后,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开,南方富庶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逐渐加大,很多家庭每月课外补习费用高达20两到40两,一年下来小500两银子是有的。

其次要有学习资料,要知道,纸张、书籍这东西,在古代的制作成本极其高昂,一般家庭根本玩不起。

阅读明末教育咨询师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