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唐之潮

第2章红谷村里

  • 作者:山有木兮之木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4-14 15:42:14
  • 章节字数:5638字

总结这段历史,皇室风雨飘摇,血雨腥风,倒是潞州民间其乐融融,享受着难得的太平盛世。“既然穿越,何不让我做个太平田舍翁,左拥三妻,右抱四妾,却一下子整村被屠,更与风雨飘摇的皇室成员邂逅,不知闹出什么幺蛾子。”李言潮恨恨地想。

鸡鸣声将他唤醒,初生的太阳越过太行山,照射到李言潮的脸上,他跑到村东头的小溪,洗脸漱口后,才吃惊的发现,朝霞将这个村庄映成红彤彤一片,心想这可能是红谷村的由来吧。

“看起来在这个村里,我,或者说着这肉身算是唯一幸存者,”李言潮逐户查看后,默默地自言自语着,“冥冥中,村民竟然用牺牲换来穿越者的自由吗,这样是怎样的代价!自己绝不辜负本村的冤魂,迟早为乡亲们报仇雪恨。”

由于李显性格软弱,大唐不幸迎来了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乱政。这个时空的去年八月,李显之次子,身为太子的李重俊终是看不过去,发动政变,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但政变未果被杀,武则天第四子、李显四弟、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因为跟李重俊关系莫逆,也连坐被贬到几个州任职刺史或者别驾,这就算发配了,而今日所遇的李隆基正是其中一个被发配人之一。

“谨遵圣教3!”李言潮大声应对。

李言潮想到,李隆基一岁半被武则天封为楚王,这个专权的女人甚至专门为“隆基”作《曳鼎歌》,云:“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这李隆基名字中的“隆基”应是武则天命名,足见武则天对年少的李隆基是寄予厚望的。

李言潮并不害怕这些死人,前世他做了二十年警察,他始终认为活人才是可怕的,而死人则可做朋友,因为他们会说话,控诉人间的罪恶,将坏人绳之以法。

他去到厨房,想点火熬点粥,却想不起来这年头有何生火物事,在厨房找了半天没发现什么,去主人卧室才发现一个管状物事,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火折子,打开一吹,果然有些火星,半天方才引燃,煮了一锅粥,胡乱吃了两口算是解决了晚餐。

整个村连狗吠都没有,只有几只鸡还活着,扑棱棱找食吃,他在村东头一户上等收入人家,看到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女躺在血泊中,心疼的流泪,便从墙上取下这个少女的画像,带在身上。

最后他来到这村最像样的大户人家,这里有村里唯一还像样的大门,一家六口横七竖八躺在房里,李言潮详细地在房间内翻着一些带有文字的信息,很幸运,这家看来是里正或是村长之类的人物,竟然在他家箱子底下,翻出了村里人员的花名册,他细细翻看了一会儿,这个村的人果然都姓国姓“李”,又翻箱倒柜半天,主要是把韦播弄乱了的物品整理了一下,竟然发现了李氏族谱,看了吓一跳,原来是隋代名人李子雄的族人。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李言潮心潮起伏,他并不气馁,李隆基此人志向远大,他将激励自己像大鹏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己作为有幸看到这一波澜壮阔斗争之人,也更不能气馁,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和陌生的环境,跟随圣君明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

1万骑军——皇帝内卫部队,唐太宗初创百骑军,后来唐中宗李显改为万骑军。

2杨玄感起事——杨玄感是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好读书,善骑射,为官严正,甚得时人尊敬。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时,命时任礼部尚书的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境)督运粮草。炀帝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于是,便抓住取隋代之的这一良机,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策划起兵,后被镇压。

3圣教——儒教。这里指遵守临淄王谕旨。

李隆基看着李言潮的背影,他正牵马往村庄方向而去,对夫人道:“此小郎应为农人,却颇有见地,若非彼来报信,吾等今危矣。”

开创大唐的李渊坐了几年皇位后,二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侄儿十二人,开创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期间李世民太子李承乾政变谋反未成,太宗驾崩后,高宗李治即位,不久便废王皇后,选武氏做皇后,搞了小政变,逼死舅舅长孙无忌,结束了贞观之治。高宗死后,武氏皇后毒杀一个儿子,逼死一个儿子,又废黜两个儿子,执掌帝国权柄,建立大周王朝,开启大周革命,是为中国历史的“牝鸡司晨(母鸡打鸣)”时代。

神龙元年(705年),武氏三子李显联合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死张宗昌兄弟,逼退武则天,神龙三年正式即位,改号景龙,以李重俊为太子。

高力士点头应允:“临淄王也是如此意思。”

潞州差役将死者一一查看记录后,示意可以埋葬,高力士指挥着,一家家的埋葬完毕,李言潮用树桩一一做上记号,以备亲戚上门认骨。完事后,李言潮代表全村给高力士等跪谢,并拿出布匹和铜钱交给高力士打点,高力士看到李言潮年纪轻轻这么懂事,煞是高兴。

他拒绝了礼物,站起来郑重对李言潮道:“李言潮,传临淄王口谕:‘亲人已故亡,振作精气神,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天黑下来了,他搬出被褥铺在天井里,舒服地躺下来,春末夏初的天气已经不再寒冷,他想借着这通透的天气,观察一下星象,并认真想想发生的事情。

李子雄是隋朝名将,因隋炀帝时有传说“李氏篡隋”,包括李渊在内的李氏均被隋炀帝怀疑,时值杨玄感2起事,隋炀帝第一时间派使者去杀李子雄,李子雄也不是吃素的,杀掉使者逃到杨玄感处,合兵一处共同造反,结果杨玄感被镇压,李子雄也被杀,估计其族人为了避祸,隐藏身份藏到这里,李言潮并不知道唐朝对李子雄、杨玄感的评价,所以这个身世暂时隐瞒为好。

此时向导过来,对李隆基耳语几句,原来壶关县在峡谷北边隘口安排了迎接差役,那么通过这个峡谷,应该安全了。

李言潮告别临淄王,看他的车马缓缓通过大峡谷,向北往潞州进发,他孑然一身,独自去被团灭的不知名村庄查看,而这个屠村的凶手,就是刚刚被打败的韦播所带领的二十多名万骑军1士兵。

李隆基看着李言潮前往大峡谷唯一的村庄去了,正妃王氏从马车棚中探出头问:“郎君,此人乃本地农人乎?”

血色残阳覆盖了整个大峡谷,余晖给这个小村庄抹上了悲剧的色彩,他步履沉重,快到村口的时候,看到村口树立的石碑写着:红谷村。

他点点头,自己的肉身原来就是出生于此:红谷村。他走到村里,逐户查看,有二十四户人家,共有七十二具尸体,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来自哪家,为了寻找自己身世,他从村西搜捡,把认为有用的纸张、物品都集中到村中间的广场上。

李言潮找出铁锨,他用两个时辰,近乎疯狂地在村东缓坡之上挖了二十几个大坑,手里磨起了血泡也浑然不觉。

巳时末(11点),高力士带着潞州的差役和家丁赶到,看到款李言潮挖的一个个的大坑,张着嘴嗫嚅了半天说不出话,李言潮与高力士商量:“高郎,本村被屠,太过悲惨,其周边亲属就不必来看这等惨事,吾等开始入殓后再由官府发布文告,告知周边乡亲如何?”这样,村民心理不至于受到巨大冲击,产生阴影。

阅读唐之潮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