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唐之潮

第4章差役班头

  • 作者:山有木兮之木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4-14 15:42:15
  • 章节字数:6526字

“非也!是二十万钱,某尚有许多用途。话说,陶小六某抓获地,如找临淄王,恐怕你这点也没有啊。”说着他伸出两根指头。

李言潮想到陶小六来自万骑军,必然有其正规军的一套,所以必须弄来,第一笔买卖人口的生意以两万钱成交了。两人一番交割,吓得陶小六战战兢兢,心想自己已经在临淄王处做了归顺,现在又落到这个魔头手里,不知道是好运歹运。

次日卯时,全体衙役打着精神应卯,然后开始十里负重跑动拉练,吃饱喝足的家伙们嗷嗷叫着,在李言潮的带领下冲锋,跑完后进行起步、跑步、踏步和正步的步伐训练。

王毛仲伸出一个巴掌:“临淄王给你六十万钱,你啊,做事须大大方方,乃是正途。”

“好!李言潮君,你化腐朽为神奇啊。以后各县衙役均按此法作训,再在排阵、骑术上多下功夫,本王也加入骑术训练列,业精于勤荒于嬉。”李隆基拍手大笑道。

过了几日,张玮像闻到味带着衙役前来集训,李言潮在服装、刀具上狠狠宰了他一笔,让张玮的差人观摩半日,然后派陶小六前往铜鞮县如法训练。

他长得算是帅气的,单眼皮,肤色白皙,虎背蜂腰,颇像后世在室内练习健美的人士。

“为兄哪敢差遣,您无事不登三宝殿吧?”王毛仲这个棒子悻悻地说。他一下就猜出来意,看来有点不简单,不过,对安排他佯攻韦播,被对方追得落花流水,心中兀自不忿。

集合队伍后,给全体衙役发放全年俸禄,粮食、布匹和开元通宝分发到手后,这些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嚎啕大哭,有的跪地磕头,李言潮立即厉声说:“这都是临淄王的恩宠,我们当肝脑涂地,为其遣使。四十岁以上的兄弟有谁?”

有两人出列,李言潮让这两个老弱看守自家庭院,言明其余人等,自次日卯时开训。安排好后,李言潮信步来到王毛仲住处,抱拳向王毛仲说:“王郎辛苦,弟来看兄有何差遣呐。”

-------------------------------------

高力士来传李言潮,他跟着高力士去见临淄王,一进府衙书房,看到李隆基正在认真地看着一张发黄的绢纸,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他时而蹙眉,时而颔首,神情古怪之至。李言潮不敢做声,远远地欣赏着他这好笑的样子。

李隆基一抬头,正好看见李言潮,就招了招手,让他凑过来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啊!骆宾王写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李言潮吃惊了一下,背了起来,“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记性不错,为何背诵这个?”

“师父曾经说起过,据说这骈体文轰动一时呢。”李言潮不好解释的,通通归于师父。

“我细看了看,这是骆宾王的手写,唉!人才啊。”

“别驾郎,我听说骆宾王这人尚在人世?”

“有这个传言,能见上一面就好了。”

“没想到骆宾王写的字这么好,回头我找人临摹一份,练练字吧。”

“看来李郎是识字的。刺史府还有几份临摹的,可送你学,这临摹之人亦是书法大家,李郎须勤学方能精进。”

李言潮明白,这是临淄王在考察他是否识字,便直接说:“别驾郎,我看韦氏似乎也想做则天大皇帝第二啊。我们需早作打算。”

“嗯?”李隆基看了李言潮一眼,“阿郎你虽山野躬耕,倒也消息灵通啊。”

“我听说韦播是韦氏的侄子,看来他对别驾郎不放心啊,意欲除之后快。”

“哼!让李郎碰巧驱赶,这是上天在帮我,看来‘天不灭曹’啊。”联想到李隆基在马背上朗诵《苦寒行》的样子,看来他对曹操情有独钟,且很喜欢以阿瞒自称,顿了顿他继续说,“我已经将红谷之事写出奏报,由父王交圣人裁处。”

“不妥。”李言潮摇了摇头,“此奏报必为韦氏截获,我听说自上次政变后,宗楚客等人已经完全依附韦后,那么驿站必被韦后之人掌管,别驾之奏报必不能上大圣听。”

李隆基点点头:“有理。日后慢慢清算。李郎,今拟在府后街花园建一座亭子,本地人说,地势高易召天雷,有此说法否?”

“别驾郎义薄云天,天雷不会光顾,但不保下人引雷伤及无辜,为保险起见,我有一法可让天雷化于地下。”李言潮前世曾经经常检查安全生产,故对防雷、防静电是极其熟悉的。

他拿起毛笔,画了避雷针的图,解释说:“这样天雷的能量就会被地面的土壤吸收,还有个好处,我们只要在最高的房屋建筑安装一、二处,整个上党城也就妥了。此法师父与吾曾在雷雨天试过,确保万无一失。”雷电这东西,现代人跟古人是说不清的。李言潮斟酌着字眼说。

李隆基点了点头:“如此可放心了,就先按李郎所说,过一个雷雨季看看。明天吾等去一下张玮的铜鞮县,这次来,张玮郎君可是出钱出力不少啊。”

为什么会有此等称呼,当李言潮看这些差役时,就差不多明白了,他差点忍不住笑,原来差役几乎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皂色衣服做了制服,长短颜色不一,有些还打了补丁,这种形象别说曾做过亲王、现降为郡王的李隆基,就是自己也看不过去。

“哼。”王毛仲不屑地说。“陶小六是军队俘虏,我怎好处置。”

这家伙是想敲我啊,李言潮心想。他伸出一根指头:“一万钱。”

申时,太阳西斜,忙碌一天的临淄王来到检阅场,首先检阅队伍行进,这些衙役迈着整齐步伐路经李隆基时,李言潮突然一句高亢的口令,“向右看!”他们改迈现代正步,雄赳赳走过检阅台并举手敬礼时,临淄王激动地站了起来,拍手连声叫好,他朝王毛仲挥了挥手说:“王毛仲,你的队伍也按这套操练。”

王毛仲嫉恨地看了李言潮一眼,嘟囔道:“花把势。”

然后是骑马冲刺环节,当四十人马队在李言潮带领下,整齐冲来的时候,气势轰鸣,摄人心魄,马队越来越近,随着口令做出劈砍刺等高难度动作后,随着一声“止!”的口令,所有骑手瞬间停止,接着就是一阵静寂。

“好说,老兄啊,为弟的初来乍到,无人差遣,能否把陶小六让给我啊。”李言潮陪着笑脸说。

王毛仲是高丽国官宦家子弟,因父辈为官贪墨被没籍为奴,流落到长安,被李隆基看中买下,虽其家世颇为可怜,但此人做事比较聪明,自小练武,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深受临淄王喜爱。

外在形象如此,那么内在素质如何,看看这些人就知道,他们几乎就是免费服役的差役,即使有一点收入,也被衙门欠着,可见,高素质的人不可能来此服役,他们大约就是从村里懒汉、无赖中“挑选”出来的免费雇工,如此素质,指望他们“为人民服务”,也是笑话。

李言潮找来当地裁缝设计统一衙役制服,制服总体颜色藏青色,班头黑色,将大长袍改为过腰上身,下身是现代感十足的户外裤,左袖用刺绣绣上“潞州”,左前胸护心部位绣盾牌形状,腰带为宽编制带,足下是当地的登山长靴,这一套服装花去不少制钱,但为了提高外在形象,也就算是长期投资了。

因着李言潮俘虏陶小六和抵挡万骑军马队,他被别驾暂时任命衙役班头,而非常不幸的是,在大唐,衙们差役被官方和民间统一称呼为“不良人”、“不良脊烂”,而班头也被称作“不良帅”。

李言潮缴获的万骑军那把刀“唐直刀”,其工艺有相当水准,但刀是直的,挥舞起来,并不符合人体工学,所以要加上适当弯曲,上党的顶级工匠照李言潮图纸打造,查看样品,寒光闪闪,颇像后世的日本武士刀。

又雇佣骑马师,全体差役,包括李言潮,重新学习骑马技艺,说实话,整个训练过程中,骑马是最难的,还有些危险性,不知道这些当地人能否经受住如此严酷的训练。

下午由陶小六组织进行马术训练,第一天的训练给每人评分,这些人还是有些基础,最起码吃苦耐劳的精神头很令人满意,由于训练艰苦,李言潮给他们加了第三餐,除巡更差役外,其余人一律进行识字和律法学习。

然后就按照这个方法,日日训练,直到第七天,设计的服装到位,第八天,全部马刀到位,第十天,州拼凑的差役在班头李言潮的带领下,邀请临淄王检阅。

阅读唐之潮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