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在17世纪当首富

第34章交易乱象

  • 作者:坐等升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12 09:50:58
  • 章节字数:6702字

西班牙人来马尼拉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是要用美洲的白银采购明国的商品贩卖回美洲,继而再转运回欧洲换取更高的利润。

而如今墨西哥是烟草的原产地,大明也有不少人在种植烟草,所以一旦烟草价格上涨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时,很多西班牙商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承接从墨西哥运输烟草过来的赚钱的期货合约。

大明商人和其他南洋商人同样为了利益不甘落后,从而几乎所有商人都因为这一波自发哄抬起的烟草价格选择了购入烟草的期货合同,几乎把所有运力都用在了烟草方面。

如果仅仅是单一商品涨价依旧没有什么问题,可关键在于马尼拉的贸易周期中,海船运输的运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和后世那种恐怖运力相比,所以即便烟草原材料再少,终归还是要超过单一贸易期运力的。

马尼拉因为陈策的胡闹变成了烟草贸易的集散中心,这一下子就破坏了正常的贸易,也使得西班牙人站上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每年两到三百万的白银才是西班牙的贸易主体,如今烟草价格上涨,卷烟有利可图,造成的结果就是西班牙人不知道该不该大量从墨西哥贩运烟草过来,以此来取代他们原本需要运过来的白银。

而当商人们减少了顾虑,又认可了这种交易能够保障他们的交易利益的时候,越是效率低下的办事流程就会给那些想要进入期货市场的商人们提供一种错觉,那就是这种机会属于稀缺资源,需要尽快抢到手里才行。

这其实也是前天还在装修时就有人签了期货合约,并且陈策立刻根据自身资本质押给出了应对方案,让大家看到了陈策做事的态度。

而在马尼拉城,汇聚了大明、倭国、南洋、西班牙等诸国海商的国际贸易港口中,首先一个翻译问题就很难让陈策招募到大量人才来充当期货市场的服务人员。

水手们只能勉强接待西班牙商人,陈策自己和艾瑞丽倒是可以招待一些其他国家的商人,但是毕竟人手有限,所以尽管陈策高薪招募了一些马尼拉城的翻译人员,结果还是造成了交易迟缓,商人们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开始贸易的结果。

如果大量运输烟草过来,借着这个烟草价格上涨的优势可以让他们赚很大一笔钱财。可一旦大量烟草进入马尼拉,也就意味着卷烟会被大量生产出来,然后看到利润的商人又会在这里装上满满一船的卷烟贩卖回墨西哥去。

这算什么,从原料产地不远万里送过来加工,然后再运成品回去?有限的运力一旦被烟草抢占,那么丝绸、瓷器、棉布这些主流商品该怎么办?

西班牙人因为期货交易所开业当天仅仅一个上午的价格波动就陷入了纠结,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个无解的事情,就算总督府出面管控也不行,因为这牵涉了太多海洋贸易商人的利益,甚至包括他们自己。

别看他们已经从陈策那里拿走了卷烟配方,可要说让他们把卷烟的生产工坊直接搬去墨西哥,他们依旧做不到。

核心在于这个世界上纸张产量最多的国家是明国,欧洲也好,正在开发的美洲也罢,羊皮纸才是那边的纸张主流,而且配置卷烟香料的各种香料也都是南洋这边产的,他们要是把工坊搬到墨西哥去,结果无非就是商人们把运输卷烟的运力换成运输纸张和香料而已,依旧是打破了马尼拉贸易的主体。

如果说只是一个烟草价格波动就让西班牙人头疼不已,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彻底打破了他们准备使用武力强制掌控期货交易所的想法。

因为聪明的商人在商场上的博弈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商人们在对待竞争对手时的效率丝毫不会逊色于真正战场的运作效率。

有商人意识到了期货合约的另外一种玩法,那就是他们可以使用原本一船货物的钱财,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违约金来撬动五船货物的期货合约,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贸易周期的五倍资金杠杆。

聪明人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商场中,聪明人非常多。

当发现了自己的资金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五倍杠杆的效果之后,很快便有商人看到了从中牟利的机会。

首先商人们选择压低违约金而增加贸易价格的方式一口气启动了这种资金杠杆,直接用百分十到二十之间的违约金期货合约来吸引其他商人与自己签署高溢价期货合约。

看起来就是个坑的合约依旧会有人签,毕竟利益至上总会让一些商人红了眼睛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

溢价一旦在某一个单一产品上出现,立刻就会吸引那些在哄抬烟草价格中赚钱的商人跟进。如今期货合约之间的交易只是刚刚出现,所以很多玩法和平衡都是商人们自己玩出来的,完全就是看眼界和魄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在赚钱之后再赚更多的钱财。

其结果就是使用这种玩法的商人很容易将合约转手而牟利,其他商人在价格哄抬上涨的期间一样能够转手获利,又是击鼓传花的玩法,偏偏在鼓声停止之前大家都会疯狂。

陈策其实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尽管他并不了解资本运作,也对期货市场只有一个基本概念。

但他毕竟是个穿越者,没吃过猪肉多少也见过几次猪跑,所以当价格开始飞速上涨,无数商人开始参与到合约交易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看出问题不是什么本事,能够解决问题才行。陈策自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而且这种数量级的合约过手也能让他赚中介费赚到手软,脑子里想着总督府很快就会过来抢食的陈策根本就没有去真正的重视这个问题,一门心思的就想着如何在总督府出手之前赚更多的钱,所以直接就让马尼拉的期货市场错失了第一次管控机会。

而事实其实往往就是这样,人们在对待新鲜事物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很多事情虽然不一定成功,但最初产生想法的时候,大抵都是这类原始冲动。

如果仅仅是业务量增多还好,问题就在于陈策在此次之前炒作过烟草,如今烟草的价格还在一个高位,而偏偏这个时代的烟草又是个有限资源。

所以仅仅是正式开业的第一天,一个上午的时间,整个期货交易所的挂单情况就直接把烟草的价格又一次刷到了一个恐怖的高位。

说白了就是卷烟依旧有利可图,甚至大部分商人还在认为卷烟可以像香料一样成为一种试用范围广泛的奢侈品,在其他国家的那些商人和贵族还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大家依旧有机会在马尼拉采购大量卷烟贩卖到其他国家盈利。

这是个正常现象,因为卷烟从出现到如今才短短几天的时间,但是在马尼拉的贵族和富商之间,这玩意已经成为了大家交流和商谈时的一种必备品了。

新鲜的抽烟方式,昂贵的价格以及老烟民很难戒除的烟瘾都足以让商人们看好这门生意,所以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质疑烟草的价格和卷烟的市场,所有人都痛并快乐的参与到了哄抬价格之中。

信心倍增的商人们开始蜂拥而来,工作人手不足又让效率很慢,结果自然就变成了哄抢,间接吸引了更多的商人。

商人们在昨天见识到了陈策招募安保人员,也看出来了马尼拉总督府并没有阻止这种行为,这间接说明了陈策搞出来的期货交易所是相对安全的,所以大家心中的那一丝顾虑已经放下了大半。

陈策设想的很好,因为这个时代金融体系正在开始出现萌芽,再过十几二十年,人们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里稍微玩明白一点之后,立刻就会出现郁金香泡沫这种建立金融体系必然要交的学费。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策的推演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交学费这种事情在正常历史上是在股票交易所出现后二十多年之后,自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二十年后的马尼拉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都与自己无关,所以陈策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搞事情。

一个汽车修理工忽悠一群17世纪的人玩早期金融,这要是换做是在21世纪,那可就相当于一群黑叔叔要造航母一样,妥妥的就是个笑话。

但现实打脸永远都是最快的,因为陈策忽略了几个来自自身的蝴蝶效应,忘记了人家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是在利益驱动之下慢慢演化出来的产物,而马尼拉的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刻意营造出来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才不足,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建立在同一个环境之内,至少都是欧洲体系之内,所以翻译也好,管理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并不需要刻意培养,完全可以从原本的中介人才和现有人才中招募。

这个结果最尴尬的还是马尼拉总督府和西班牙商人,因为他们能弄到大量烟草,但同时又没有人给他们转运大明商品,这会使得马尼拉变成一个烟草的集散中心,完全被这一种商品占据全部市场。

尴尬的情况出现后并不是价格的雪崩,因为这个时代的通讯效率很慢,这就给予了卷烟价格一个巨大的缓冲空间。

阅读在17世纪当首富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