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

第三章 曼德勒游记

  • 作者:郑个小目标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12-10 20:09:39
  • 章节字数:7444字

这里饭店点菜和国内的差不多,在墙上贴着饭店能做的食物。

他也不知道不知道吃什么,只好随意的点了两个。

鱼汤米线和茶叶沙拉。

舒服。

茶叶沙拉被誉为缅甸的国民菜,因为用料和卖相比较奇特,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特别不喜欢。

他看了一下卖相,确实不太好,闻了一下味道,一股茶叶发酵的味道直冲脑门。

因为懂缅甸语,他也没有看不懂招牌的困扰。

街道挺长,饭店是一家挨一家。

除了市中心有些现代的高楼大厦,在别的地方很少能看到高层建筑。

走了大约十分钟,他终于来到了这条街道。

他感觉这道食物点错了。

为了不让它伤害到自己的胃口,他决定最后在吃。

他拿起勺子先喝了一口米线汤。

浓浓的鱼汤很是鲜亮,味道有些酸,喝起来很开胃。

三下五除二把鱼汤米线吃完,他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茶叶沙拉。

想到那股味道,他有些大退堂鼓。

可是一想买都买了,不尝尝有些浪费。

这样一想,他拿起勺子把沙拉拌开,然后像进刑场一样吃进了嘴里。

“呕!”

一股特殊的味道让他差点把吃进去的米线给吐出来。

强忍着把它吃进去,赶紧拿过水喝了一口。

把特殊的味道压下去,他看到吃了一口的茶叶沙拉就像看到了瘟神,实在是太难吃了。

果然,他不是享受的人,这样的美食还是让别人享受吧,他只享受鱼汤米线这种普通的食物就行了。

在店里坐了一会,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离曼德勒皇宫下午开门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

曼德勒皇宫离这里有些距离,要坐车过去,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正好。

依依不舍的离开凉爽的饭店,走在炙热的街道上,拦下来一辆路过曼德勒皇宫的“公交车”

曼德勒的客车是用小型货车改造成的。

为了客人下雨的时候不淋雨,车厢上安装了一个顶棚,顶棚的左右两侧,安装着护栏,这是害怕客人被甩飞出去。

除了顶棚,在车厢内部左右两侧,还安装着两条长条凳子。

客人就坐在这个上面,要是凳子上坐满了人,在上客人就只能蹲着。

要是车里坐满了人,在上人就只能坐顶棚上了。

没错,就是坐顶棚上。

因为车棚用的粗钢架焊接,所以很结实,不用担心车棚断开。

在天气好的时候,有些司机看到坐车的人多,就会让他们坐顶棚上。

所以,来到缅甸看到这样的画面也不用惊讶。

这是正常情况。

来到曼德勒皇宫前,他从车上跳下来,然后来到皇宫东侧入口等待着。

为什么在东侧入口等着,那是因为他是外国人,别的入口他进不去,只能从对境外人开放的入口进去。

不知道是不是他来早了,现在还没有多少人排队。

随着时间过去,曼德勒皇宫终于开门了。

因为是外国人,进去的时候要抵押证件才能进去。

比如,护照、学生卡、甚至是信用卡。

把护照抵押在这里,他跟随着前方的两个老外走了进去。

走进皇宫内,金瓦红墙的宫殿建筑出现在眼前。

曼德勒宫呈四方形,长宽各为2000米,宫殿广场上的房屋层层递进,这些宫殿被一条石板路在中间隔开,分为了东西两侧。

东侧宫殿住着男眷,西侧宫殿住着女眷,两侧宫殿之间的金銮殿,正是皇帝的宫殿。在宫殿内部,正中高高地安放着神圣的国王的狮子宝座。

看到正中的狮子宝座,他拿出手机拍了起来。

宫殿很小,很快就看完了,看过宫殿内部,他来到宝座的下面的大厅。这里是国王举行典礼和接见境外使者的地方。

大厅和宝座之间有各族台阶,这象征着王权高高在上。

在宝座后面的内厅,里面供奉着“奈特”“马哈吉里”的雕像。“奈特”是缅甸的神灵,有天、地、山、水等等的自然神灵,也有家族和部族的祖先,甚至还有奴隶。

而“马哈吉里”则保佑着权和家的世代安康和繁荣。

王宫看着面积不大,但里面的建筑挺多。

他这次看了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居室和嫔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宫。

这些宫殿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很可惜的是,这些宫殿里面都没有家具陈设,看起来空荡荡的。

最后,他看过皇宫博物馆后就到了离开的时间。

在离开的时候,他还上去了皇宫内的瞭望塔,站在瞭望塔上,能把整个皇宫的风景看在眼中。

离开皇宫,那有自己的护照,他看了一下时间,离天黑还有些时间,这个时间,他决定去一趟曼德勒最有名的地方,乌本桥。

乌本桥和曼德勒皇宫一样,都是位于阿玛拉布拉古城内。

坐车来到乌本桥,他发现这里的人很多。

这其中,情侣是最多的。

因为乌本桥又称为“情人桥”

乌本桥横跨东塔曼湖,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

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珍贵的柚木。

乌本桥修建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

历经风雨的冲刷洗涤,日光的投射照耀,木头已呈浅灰色,作为游览的景点,更作为当地百姓每日过往的交通路径,至今它仍坚固地屹立在东塔曼湖中。

乌本桥全桥完全由柚木铆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长的柚木结构桥。

桥柱与桥柱之间相距米远,桥柱有1000多根。

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斗榫。

这座桥已经历经15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依然结实。在当地,这座桥有个

好听的名字“情人桥”桥有长度,而爱情没有长度。

乌本桥当初建桥时,在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躲雨。

在缅甸人看来,六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

六和精神本是僧团生活的准则,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为上互不侵犯),口和无诤(言语上和谐),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见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缅甸人相恋时,会赶来乌本桥,立誓永葆这六种和睦互敬的精神。

郑经在这里看了一会就离开了,没办法,别人都是成双成对,只有他孤身一人,吃狗粮都吃饱了。

从乌本桥离开,他又去了离这里不远的马哈伽纳杨僧院。

马哈伽纳杨僧院靠近乌本桥,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学院。

前面说过,缅甸信奉佛教的家庭,每个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修行一次,也可更多,时间长短从几周到几年,甚至终身当和尚的都有。

马哈伽纳杨僧院虽说修建时间并不长,只有50余年,但是长期在此修行的僧人已经达到上千。

而僧院最著名的则是每天早晨10:30进行的“千人僧饭”。

缅甸是小乘佛教国家,僧侣严格实行“过午不食”和“托钵乞食”,第一餐在4:00,第二餐在10:00左右开始沿街化缘,12:00以前回到寺庙吃完。

上千僧侣整齐的排成两排,托钵赤脚,目光保持在在前方三英尺,不可左顾右盼,手臂静静包裹在袈裟内,静默有序的缓缓向前移动。

在院堂内,当地的信徒开始给他们分发食物,僧人拖钵接受食物和进食的时候才可以露出右臂,然后走到餐厅或者回宿舍进食。

僧人的所有食物都是当地信徒提供,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语言交流,都是静静的。

现在这个僧院的僧侣已经不用出去化缘,会有各地信徒轮流带材料来给僧侣做饭作为修行。

因为他来的时间不对,没有看到僧人化缘的画面,稍微有些可惜。

离开僧院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夕阳出现在天空中。

看到天空中的夕阳,他这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

因为担心晚上的治安,他赶紧坐车回到酒店。

回到酒店,他整个人躺在床上。

看着洁白的天花板,他打开地图功能看了起来。

现在宝藏所在的地方他已经知道,可是宝藏的具体位置他还不清楚,只能等到明天过去看过才能知道。

这么大一片范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

拿出藏宝图看了一下,实在是看不懂上面的路线,最后只能放弃。

他现在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地图功能上,希望它能给力点。

晚上的时候,郑经没有出去吃饭,而是在酒店餐厅吃的。

吃过饭,时间已经很晚,躺在床上看了会短视频就找周公下棋去了。

从地图上看,周围都是办公楼,附近饭店最多的地方和这里隔着两条街。

来到一家叫做“玛呐饭店”的饭店,他好奇的走了进去。

推开玻璃门,凉气扑面而来。

鱼汤米线,顾名思义,米线的汤用的是鱼汤,米线用的多是又薄又细的米线,因此叫做“鱼汤米线”也就顺理成章。

虽然缅甸人中午喜欢以米饭为主食,但是鱼汤米线却是其他时段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麻辣烫。

因为是第一次来,也不知道那家的好吃,只能随大流,哪家人多去哪家。

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和空气中飘散的香味,让他知道,他来对了。

看了一下距离,发现离这里不远,他决定走着过去。

走出这条街道,周围的建筑变得破旧起来。

走出酒店,他看了一下地图,找到饭店最多的地方。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生活着两百多万人。

因为国内经济的原因,第二大城市的建筑看起来就像国内的三四线城市。

找了个桌子坐下,等待了起来。

没让他等多久,两份食物很快就给他端了上来。

阅读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