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回到晋末当儒圣

穿越

  • 作者:月缺终有时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2-06-28 17:29:35
  • 章节字数:8978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

饮马黄河,致使永嘉南渡,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立晋廷,是为东晋。

东晋初立,祖逖北伐,到中流击楫发誓不破夷狄终不还。祖逖也是雄才大略,北伐以来,以弱击强,北破后赵,收复青、徐全境,此时祖逖收拢江北兵众,拥兵20万,把军队命名为“光复军”,取的是“光复故土”的意思。祖逖雄心壮志,挥师进军荥阳,准备光复长安。

乾元大陆,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之后国力凋敝,导致异族崛起,终于酿成五胡乱华之祸。蛮族铁蹄踏破长城,

祖逖大为恼怒,一定要崔玄机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他的军法官可不是吃素的,敢当面咒他死,纵使这个崔玄机是问心境的大儒也非杀不可!

崔玄机不慌不忙,整了整袍袖说道:“将军有今日之饮乐,祖家有今日之富贵,全都是仰仗将军手握重兵。当此之时,将军一怒,投鞭断河,天下震动,四海惊怖。如果将军解除兵权回朝廷任太尉,虽然贵为三公,但徒有虚名,无有其实。当彼之时,将军一怒,只不过徒增笑柄罢了,一个狱吏就可以把将军制伏。祖家自将军北伐以来,门庭显贵,超出了大部分世家望族,新贵出世,旧望必然怀怨。将军如果早上解除兵权,估计祸害下午就会到达。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是也!”

这个稚嫩的身体同样也叫苏禹,是个羽林孤儿,每月有朝廷发放的月俸,勉强能果腹度日。这个羽林孤儿的志向却不是补缺做一名士兵,他跟着长溪村的私塾先生苏安世学习儒家经典,渴望考取功名,成为一名将军,攘除夷狄,济世安邦。

这个叫苏柔的小妹妹是苏安世的女儿,和苏禹也是两小无猜,两娃都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但两人已经常找借口到处去约会了。

“谁在叫我,怎么感觉这个声音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苏禹恢复意识的第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还来不及多想,一股刺骨的疼痛,便以苏禹的后脑勺为中心向全身迅速蔓延开来,疼得苏禹不禁失声惨叫。

苏柔以为自己弄疼了苏禹,忙松开手,又惊又喜地说道:“禹哥哥,你醒了啊,你一定要撑住。我已让刘大婶去村头请黄大夫过来了,估摸着也着快到了。”

“那如何才能免祸呢?”

“方今天下鼎沸,似胡族猪狗之辈仅据一城者也敢沐猴而冠,南面称王。晋廷衰微,令之不行,禁之不止。将军天人之资,善抚养军士,战必克,攻必取,执天下英雄之牛耳。况且我听闻将军率军北上之时曾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如今中原未定,将军岂能半途而废?以将军如今的实力,即便南面称制,天下又有谁人可以阻挡?天下又有谁人可以为将军之祸?祸既不能为,又何需免祸?福祸相依,而无定势。是福是祸,只在于将军一念之间罢了!”

祖逖听罢表情阴晴不定,沉默半晌,缓缓开口:“往昔始皇帝驾崩,赵高矫诏赐死戍边大将蒙恬,蒙恬手握数十万大军却不反叛,慷慨赴死,成全做臣子的忠义。如今我的兵权和蒙恬将军相仿,而天子不仅没有赐死我,还晋升我为三公,蒙恬将军尚且不敢反叛,我怎么敢做这种悖逆的事情呢!”

崔玄机仿佛看透了祖逖的心思,他微微一笑问道:“将军和天子的关系对比蒙恬和始皇帝的关系,哪一个更亲密呢?”

“自然是蒙恬和始皇帝的关系更亲密。”

“将军的功劳对比蒙恬来说,哪一个更大呢”

“似乎还是蒙恬将军更胜一筹!”

崔玄机道:“非也。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始皇帝统一六合,横扫八荒,是奋六世之余烈。自商鞅变法强秦开始,秦国能人将相辈出。在始皇帝一世,论武功有白起、王翦;论文治,前有吕不韦,后有李斯。区区蒙恬之功,于秦国朝廷来说,根本无足轻重。而将军不一样,自夷狄入寇中原,朝廷屡战屡败,丧地千里。而将军自北伐以来,大破羯赵,收复故土,名震海内。自本朝以来,能立下这样大功的,唯有你一人罢了!这样看来,将军您的功劳是比蒙恬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祖逖听了,不置可否。

崔玄机也不气恼,只是自顾自说道:“将军的功劳超过了蒙恬,而和当今天子的关系却不如蒙恬和始皇帝的关系亲密。我以此推断出,将军如若返回朝廷,下场只会比蒙恬将军更惨,恐怕将有灭族之祸!将军死了还不值得可惜,可惜的是这天下再也没用能抗衡蛮夷的良将了,不知这天下又有多少百姓要因此而丧命。可悲!可叹!”

祖逖深深的望向崔玄机,似乎想把那张平静的脸庞看出花来,但他看来看去,也只看到一双睿智且坚定的眼睛。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才刚见面不久的大儒,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那依先生看,我是非反不可了?”

崔玄机也直视着祖逖的眼睛:“这是顺天应民之举,怎么能算反叛呢?”

祖逖听罢默然无言,只是抬眼遥望远方。他似乎看到了那些被胡族奴役的汉人,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眼神空洞。这种令人心疼的空洞,是他们无数次希望有汉族同胞能来解救自己,却又无数次希望落空而累积而成的那种麻木。

他们被胡族的皮鞭鞭笞着,驱赶着,干着最卑贱的活,衣食住行却只能享受牲口的待遇。

又或者说,他们就是牲口。因为所有胡人都称呼汉人为“两脚羊”,如果有一天哪个汉人觉得干不动了,便有胡族残忍地将他烹杀分食掉,和吃羊肉并没有分别。

他仿佛看到了晋王朝的世家大族在温柔乡里觥筹交错、莺歌燕舞,狼狈为奸、把持天下,而嫉贤妒能,为排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只为自己门阀利益,而根本不思驱除鞑虏,光复故土。

“谢先生教我!”祖逖起身给崔玄机施以一礼,道:“如先生所言,晋廷惟有偏安之志,而无光复旧国之心,已失天下之民望。我如今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复大汉之社稷江山,宁受不忠不孝之骂名,惟愿率天下志士,杀尽四海胡虏,匡靖寰宇。先生有此大才,何不助我!”

崔玄机微笑再拜:“玄机愿效犬马之劳!”

东晋大兴四年,祖逖以徐州立国,国号为大徐,定都彭城,改彭城的名字为彭都,改元“兴武”,并且下令后世皇帝不得更改年号,永远以“兴武”作为他祖家的年号。他以崔玄机为丞相,设置文武百官,正式在这乱世中竖起了祖家的一面大旗。

东晋朝廷也不敢的罪他,因为事实证明祖逖确实是这天下最能打的那一个狠人,反而把祖逖的家眷和族人送到彭都还给他,并且派出使者要建立联盟关系,徐国同意了。

但是很不幸,兴武元年,东晋权臣王敦谋反作乱。腐朽的东晋王朝无法阻挡,向徐国上表称臣,希望祖逖能派军帮助平乱。祖逖丝毫不含糊,直接御驾亲征,斩王敦于武昌。从此以后,东晋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版图归入了大徐。

没有后顾之忧的大徐高歌猛进,东征前赵,直达长安城下。前赵之主刘曜恃城坚守,崔玄机于阵前挥毫作半圣曹植《白马篇》一首: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成,金光大作,天降战气加持光复军,每一位士卒都临时拥有了相当于引气境前期的实力,刘曜无法抵挡,只得弃城北逃。

刘曜北逃至安定郡,号召天下五胡于安定会盟,共商灭汉大计。

兴武二年,各胡摒弃私怨,同仇敌忾,以各自的部落为单位联盟成立大狄国,各部落共同推选出一名大酋长为大狄国共主。大徐王朝和狄国的争霸史,就此拉开了序幕。

到了苏禹所在的年代,已经是兴武七十九年了。徐国的国祚已历四世,虽然每位新皇登基都以北伐狄国,光复故土为己任,但是在狄族的顽强抵抗下,这纷纷扰扰的乾元大陆,依然未能归于一统。

(本章完)

.

蓝星,华夏国。苏禹拖着烂醉的身躯在河边街上走着,凌晨三点的河边,已经没有几个人影,只有街对面漫天的霓虹闪烁,倾泻在他洁白的衬衫上,把他照耀得如同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还是孤魂野鬼的那种。苏禹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却在羊城成为了一名医疗器材销售。没办法,生活就是这么讽刺,就业压力大,比起做洗碗工,苏禹觉得还是做销售好一点,起码是白领。就在刚刚,苏禹刚刚结束了一场应酬,和客户吃饭唱歌直落,临了终于敲定了一个大单子。他很开心,这代表他这个月的业绩有了着落。苏禹的家离这条街很近,大约5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所以他没有打车回去,而是选择了散散步,吹吹风,醒醒酒。

苏禹整理了下两世人的记忆,慢慢将各种记忆碎片串联在一起,理顺了起来。原来此方世界名为乾元大陆,而苏禹所在的国家名为大徐王朝。乾元大陆有文武双修两套体系。武修以淬体为基,修炼到极致可以武入圣,破碎虚空,白日飞升。文修则以儒释道三家为本,繁衍百家,以修心为基,探求明心证道,一朝得道而鸡犬皆可升天。

这个乾元大陆的历史在西晋以前跟华夏的历史高度吻合,但自东晋开始就截然不同了,确切的说是自祖逖北伐之后开始完全不一样了。

正当此时,清河崔氏一族在崔玄机的带领下举族投靠光复军。祖逖与崔玄机相谈甚欢,当晚便宴饮到深夜。

那夜月明星稀,祖逖与崔玄机都喝高了。摇曳的烛火照在祖逖刚毅的脸上,把他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都化为了一道道忽明忽暗的沟壑,他豪气干云地对崔玄机道:“你我相见恨晚,我不日将返回朝廷,愿与先生他日京都再会,对饮千樽!”

崔玄却一改饮酒为乐,喜笑晏晏的面容,正色说道:“将军回朝,只怕凶多吉少。今日宴饮之乐,恐难再会!”

方才他们两个外出溪边玩耍,水深路滑,苏柔一个踉跄就要摔倒,苏禹一看立马抢步上去抱住她,谁知道他这脆弱的小身板一个没站稳反而抱着苏柔一起摔了下去。好巧不巧,一块鹅卵石结结实实的和苏禹的后脑勺来了个亲密接触,导致这厮当场晕了过去。然后蓝星的苏禹的同学就这样穿越过来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的头怎么这么疼?”哲学三连问理直气壮地从苏禹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整理了下纷乱的记忆,苏禹苦笑一声,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车一撞居然穿越了。

前面有个红绿灯,穿过红绿灯就到了苏禹家的小区。

“终于到了,回去先喝杯冰葡萄糖水醒醒酒先,明天早上的闹钟可以关了,我要睡到自然醒。”苏禹美滋滋的想到。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碧空如洗,流云如鲸。高昌县,长溪村,一座破旧的竹篱,围着两间低矮的泥房,泥房里传来少女的哭泣声。一个约莫十二三岁光景的女孩,正抱着卧在草席上那个昏迷不醒的男孩子失声痛哭。男孩名叫苏禹,现年十五,正是束发的年纪。

等到绿灯亮起,苏禹踏上了斑马线。那是一辆乌黑的轿车,车里同样坐着一个喝醉了酒的人,他眼里哪里看得到什么红绿灯,只当这方天地都是他的了。钢铁车身和人碰撞什么感觉,苏禹没太感觉到,只感觉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禹哥哥,你醒醒啊。”苏柔哭得梨花带雨,她抱着苏禹的身体,不敢摇晃,害怕一摇晃又弄疼了苏禹;她也不敢松开手,害怕松开手这具身体就会变得冰凉。

但是东晋朝廷此时不乐意了,他们这些朝堂上的高官一合计,全都担心祖逖拥兵自重,功高震主,日后造反了可如何是好。于是下令晋升祖逖为太尉,回朝复命,另外派戴渊为征西将军来代替他。

祖逖闷闷不乐,整日整日地伫立在城头望着北方的大好河山,只把那栏杆拍遍。

阅读回到晋末当儒圣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