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

第一百六十九章“新一轮”北伐

  • 作者:古风飞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11-20 01:04:39
  • 章节字数:9282字

后来被改为了鞑子一贵族的府邸。

之后张煌言坐镇南京,自然得找一个配得上他身份的大院落作为临时的王府。

而这大院子以前是国公府,作为临时的王府还算勉强能接受。

他这邗王府其实就是此前的一座国公府,乃是大明时期的。

尤其是前几次与齐王在崇明岛的火器交易,就让他麾下拥有了一支纯火器营。

这火器营有着三千人,装备有火铳两千杆,各型火炮五十门。

这时,一名管家模样的男子走了进来,小声对睡在矮塌之上的人道。

“什么事?”张煌言缓缓睁开了双眼。

此时正值酷暑之际,天气炎热不说,还沉闷沉闷的,似乎要下暴雨了。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他还抽调麾下精兵组建了一支精兵,有四个营共六千人。

分别为靖武左右二营,神武左右二营。

其中靖武为混骑兵,也就是步兵与骑兵混搭。而神武为重甲步兵。

加上那三千火器营,他麾下精兵达到了九千人之多,若是加上其他的五万大军,就是近六万余人。

这已经是他能够拿出的所有兵马了。

的确,他这位邗王可不比其他三位王爵,麾下十多万兵马随便就可拿出来。

一来他此前地盘小,财力也不雄厚,二来他并未封王,故而,手中兵马扩展的比较缓慢。

不过自从坐镇南京以来,这南直隶地区除崇明岛外,皆归属他管辖,他这扩军自然快了许多,精兵也增加了不少。

此时,管家将信件交与张煌言后,张煌言立刻查看了起来。

很快,他就将信的内容看完了。

“没想到新的一轮北伐就要开始了,本王也得做好准备了!”

——

州衙后堂。

秦明站在那,久久不语。

王忠之言,他倒是听明白了。

不外呼一个,画大饼而已!

说什么,双方合作攻城,事成之后,可将城池赠与他,他等黎人只取财货,不取其他。

“想法不错,不过吾为何要攻打临高县?”秦明澹然一笑,一脸平静道。

“将军!……贵方不是大明军吗?为何……”王忠听得秦明此言,愣道。

“吾什么时候说过吾等乃是大明军!”秦明冷笑一声,当即把手一抬,示意对方听他继续说下去:“攻城一事且不必再言,若想合作,便拿出诚意来!”

“诚意?”王忠若有所思,他脸色变了变,低头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叹道:“好吧!吾等需要军械,可用皮毛等山货换取……!”

“不够!”秦明不为所动,摇头道。

而后,他看向王忠继续道:“吾要尔等前往昌化水头村取一物。”

“水头村取一物?将军是指亚玉山的铜矿石?”

王忠是黎人,而昌化乃是黎人最早聚居地之一,他自是对那里极为熟悉,一听秦明要他等去水头村取一物,他立刻便想到了那里的铜矿。

“不错!吾要铜矿!大量铜矿!”秦明点了点头,冲着王忠言道。

事实上,秦明此举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明面上是想取亚玉山铜矿,其实是想独占此地的富铁矿。

要可知,这亚玉山早在明末崇祯年间,便发现了铜矿,不少人私自挖矿导致矿难频发,为此,当地官府曾数次打击盗挖之事。

然其实,此地铜矿虽多,却相比铁矿,几乎是九牛一毛。

原来,所谓的亚玉山,放在后世,还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名字,名唤石碌岭。

前世,他去琼州岛旅游时,便曾经到过矿山公园,自是知晓此地采矿史。

石碌岭中有石碌富铁矿,乃亚洲第一大露天富铁矿。

光是在倭寇侵占琼州时期,这些侵略者便从此地挖走铁矿石五十万吨,可想而知,此地铁矿有多富。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铁矿乃露天富铁矿,挖掘成本低,铁矿含量高,若是能够占据,必能打造更多军械。

前世,他去琼州岛旅游时,便曾经到过矿山公园,自是知晓此地采矿史。

…………

再说此刻,王忠思索些许时间后,对秦明承诺道:“此事吾可答应!不如就以月交易十万斤如何?”

“十万斤?”秦明念叨了一句,随即道:“可!十万斤斤铜矿石,换刀十柄!或矛头三十!”

“刀十五柄,矛四十!”

“成交!”

秦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应下了。

十万斤铜矿看似挺多,然其实炼出铜锭来,也就七八百斤左右,也就能铸造一门舰炮。

当然,此等铜矿属于低含铜铜矿,而石碌岭的铜矿大多为孔雀石,此矿石含铜量极高,十万斤铜矿,最后炼制出纯度极高的铜锭,可达两万斤之多。

两万斤,若是按照千斤大炮来计算,至少可制作千斤炮二十门之多。

…………

“将军!可否先行交与吾等刀三百或矛头八百!”就到秦明与王忠商议完具体细节后,王忠犹豫了片刻,突然向秦明恳求道。

秦明一听他这话,笑着道:“尔等是想借此攻打临高县!”

“不!吾等是想攻打昌化!”王忠摇头,回道。

“昌化?”秦明一愣,但很快便想到了什么,即刻道:“吾明白了!吾会让人准备刀百柄,矛头两百,三日后,城外交易,你回去后,且准备粮食百旦,就当此次交易先期酬劳!”

“这……好吧!”王忠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

黎人虽勇,然因各种缘故,铁制军械极度缺乏,反观粮食,因琼州地处热带,稻种可一年三熟,自是不怎么缺。

…………

转眼三天。

城外,双方交易十分顺利。

而此刻,城墙上,杨四与秦明二人则并排站立着。

杨四望着城外黎人押送军械远去,颇为不解,问道:“大人,吾等军械虽暂时不缺,却也没必要与黎人交易吧?万一将来扩军,或遇鞑子来袭,岂不是……”

“你之担忧,吾自是知晓,然城内不过户千,人口不过万余,即使强行再征募,也征募不了多少人马。”

“再观鞑子,吾等虽封锁儋州城已有数日,可一旦事泄,必遭鞑子反扑。”

“与其如此,不如资助黎人军械,一旦他等在昌化起事,必遭鞑子围剿,吾等便可趁机多打造军械,训练兵卒,加固城防,静待鞑子大军。”

秦明言及到此,杨四顿时若有所思起来。

他思索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眉间舒展开来,笑着道:“大人,吾明白了,此举便是兵法当中所言的围魏救赵是吧?”

“哈哈哈……你这厮,让你多读书,尽闹笑话,你可知何谓围魏救赵?”

“额……”杨四一脸尴尬,不言。

“罢了……跟你这对牛弹琴作甚,你且去训练新卒吧!吾还得去巡视了!”

…………

半月后。

儋州城。

凌晨时分,城东一处宅院内,一富态中年男子对着一年轻下人小声叮嘱着什么。

片刻后,那下人战战兢兢道:“老爷,此事可行否?城内海寇虽有所松懈,然……”

“什么海寇!此乃明贼!想蒙老爷,实属痴心妄想!”富态男子破口大骂,随即又补充说道:“海寇岂有占城不走之理!”

“是是是……老爷说得极是,可小的还是惧怕,万一……”

州衙后堂。

秦明站在那,久久不语。

王忠之言,他倒是听明白了。

不外呼一个,画大饼而已!

说什么,双方合作攻城,事成之后,可将城池赠与他,他等黎人只取财货,不取其他。

“想法不错,不过吾为何要攻打临高县?”秦明澹然一笑,一脸平静道。

“将军!……贵方不是大明军吗?为何……”王忠听得秦明此言,愣道。

“吾什么时候说过吾等乃是大明军!”秦明冷笑一声,当即把手一抬,示意对方听他继续说下去:“攻城一事且不必再言,若想合作,便拿出诚意来!”

“诚意?”王忠若有所思,他脸色变了变,低头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叹道:“好吧!吾等需要军械,可用皮毛等山货换取……!”

“不够!”秦明不为所动,摇头道。

而后,他看向王忠继续道:“吾要尔等前往昌化水头村取一物。”

“水头村取一物?将军是指亚玉山的铜矿石?”

王忠是黎人,而昌化乃是黎人最早聚居地之一,他自是对那里极为熟悉,一听秦明要他等去水头村取一物,他立刻便想到了那里的铜矿。

“不错!吾要铜矿!大量铜矿!”秦明点了点头,冲着王忠言道。

事实上,秦明此举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明面上是想取亚玉山铜矿,其实是想独占此地的富铁矿。

要可知,这亚玉山早在明末崇祯年间,便发现了铜矿,不少人私自挖矿导致矿难频发,为此,当地官府曾数次打击盗挖之事。

然其实,此地铜矿虽多,却相比铁矿,几乎是九牛一毛。

原来,所谓的亚玉山,放在后世,还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名字,名唤石碌岭。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前世,他去琼州岛旅游时,便曾经到过矿山公园,自是知晓此地采矿史。

石碌岭中有石碌富铁矿,乃亚洲第一大露天富铁矿。

光是在倭寇侵占琼州时期,这些侵略者便从此地挖走铁矿石五十万吨,可想而知,此地铁矿有多富。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铁矿乃露天富铁矿,挖掘成本低,铁矿含量高,若是能够占据,必能打造更多军械。

前世,他去琼州岛旅游时,便曾经到过矿山公园,自是知晓此地采矿史。

…………

再说此刻,王忠思索些许时间后,对秦明承诺道:“此事吾可答应!不如就以月交易十万斤如何?”

“十万斤?”秦明念叨了一句,随即道:“可!十万斤斤铜矿石,换刀十柄!或矛头三十!”

“刀十五柄,矛四十!”

“成交!”

秦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应下了。

十万斤铜矿看似挺多,然其实炼出铜锭来,也就七八百斤左右,也就能铸造一门舰炮。

当然,此等铜矿属于低含铜铜矿,而石碌岭的铜矿大多为孔雀石,此矿石含铜量极高,十万斤铜矿,最后炼制出纯度极高的铜锭,可达两万斤之多。

两万斤,若是按照千斤大炮来计算,至少可制作千斤炮二十门之多。

…………

“将军!可否先行交与吾等刀三百或矛头八百!”就到秦明与王忠商议完具体细节后,王忠犹豫了片刻,突然向秦明恳求道。

秦明一听他这话,笑着道:“尔等是想借此攻打临高县!”

“不!吾等是想攻打昌化!”王忠摇头,回道。

“昌化?”秦明一愣,但很快便想到了什么,即刻道:“吾明白了!吾会让人准备刀百柄,矛头两百,三日后,城外交易,你回去后,且准备粮食百旦,就当此次交易先期酬劳!”

“这……好吧!”王忠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

黎人虽勇,然因各种缘故,铁制军械极度缺乏,反观粮食,因琼州地处热带,稻种可一年三熟,自是不怎么缺。

伪清康熙二年七月,西历1663年七月。

“哦……且将顾县令请到正堂,本王看完信后随即就来!”

张煌言坐镇南京城已有数月。

要知道,襄阳与徐州两地,鞑子屯有重兵,一旦这两地鞑子南下,就会危及到南京城的安危。

故而,他曾多次前往北方与这两地交界的府县视察,督促驻防大军加紧训练,严防鞑子南下。

当然,为了训练麾下大军,增加自己麾下大军战斗力,他与齐王秦明达成了不少合作。

“齐王那边送来加急信件,还有崇明岛的顾大人来了!”

“王爷!王爷!”

此时,南京城内。

邗王府内。

大明永历十七年七月。

张煌言一身道袍,身边的侍女正为他扇着风。

而他则躺在竹制的矮塌之上小憩着。

就是有一点让张煌言不怎么满意,那便是这院子阴气似乎很重,让张煌言有些不舒服。

当然,对于张煌言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他现在坐镇南京,除了训练麾下数万兵马外,最大的任务就是防备襄阳徐州之地的鞑子。

阅读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