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从故宫开始修文物

第24章 南裱与北裱(修)

  • 作者:雪三太子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2-11-06 02:20:21
  • 章节字数:5598字

凭借琉璃厂优势的地理位置,本是南方裱派的赵裱匠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受到了北派的影响。

易光霁与金懋福一样,只开店,请修复师坐店,但是自己却不参与任何文物的修复,但是给儿子打个下手,易光霁还是非常乐意的。

“白毛肚巾!”

在明清两代的五百年间,全国各地的书画修复行业衍生了各种派别,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一苏、扬、沪为代表的南派,与以京派为代表的宫廷北派,两种流派大致与淮河为界,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当今国内书画修复界两大中流砥柱!

易云的双手动作越发地快了!

他的两只手同时进行,却干着不同的动作!

至于易云,在赵裱匠眼里,不过是小孩过家家,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毛都没有长齐全的小孩,从小靠着易光霁帮衬这才迈入修复行业,才多长时间,就想着清洗和修复字画了?

赵裱匠不肯轻易接受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他的洗画水准还没有达到很完美的处理这类病灶的程度,贸然接手,一旦发生处理不当,肯定会毁坏这幅字画。

左手在用水壶洗画,右手在用排笔清理。

饶是易光霁不懂,却也看了眼儿子,这种难度他能够想象,就好比武侠里面的高人可以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易云的动作很轻盈,因为排笔笔锋的缓冲作用,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声音。

“这是……北派的清洗法?”

赵裱匠并非洗画领域的专业大师,并未见过碧水东流这种清洗法术式,但是却能够根据经验和易云的操作,判断出这是清洗法的一种。

这种清洗法是最适合清洗这幅立轴,能够将字画上面的水渍和污点尽数洗掉,最主要的是能够溶解字画表面的青绿斑点和白斑,这位之后的修复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易光霁眼神亮了一下。

沉默不语。

他默默地将装裱桌的一角垫了起来。

随着易云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底层的水油纸和稀网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掉。

哗。

巨大水声若惊雷般响起。

水流如注!

啪啪啪。

“好啊!”

“精彩!”

“真没想到小云有如此绝活,不愧是易老板您的儿子,让我另眼相看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厉害!”

金懋福虽然不懂古书画修复,但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这第一步的洗画程序,他还是能够看明白的,这种活就像是美容店里的美容师,简单点,就是给旧字画沐浴洗澡。

现在琉璃厂寻常的小店小铺,虽然请不起手艺高超的修复师,但是也跟上了时代潮流,捣鼓起了洗画机和高清字画修复仪,面对一般的古书画、字帖,基本都能完成修复。

一台洗画机的落地价少说也在百万以上,高清字画修复仪更是上千万!

这种高大上的修复仪,不仅可以集书画修复和网络直播为一体,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直播字画的修复过程,通过网络与博物馆、古籍所之间建立联系,但目前也只有长三角地区不差钱的大型博物馆才进购了几台,私人店铺和博物馆根本没有这个雄厚财力……

诸如这种高尖端的修复仪器,故宫也有不少:纤维分析仪、三维扫描成像仪、测定纸张成分仪,包括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等。

在易云看来,这类高大上的科技仪器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相辅相成的西医与中医,西医更多是借助各种仪器进行诊治,增大诊断病情的概率,中医更多是通过望闻问切进行治病,各有不同的体系,并非谁更胜一筹,不过都是一种辅助修复文物的手段,一种治病的方法。

金懋福也懂得这个道理,虽然他的赏奇斋也进购了一台洗画机,但自己却从来不用。

因为他们都明白,像这种核心的修复工作,尤其是文物,对待它们用传统的手艺去修复,这是种尊敬!

是在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

随着画面上的斑点和黑色污渍,逐渐随水流倾泻而下,原本暗沉的气色逐渐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赵裱匠原本的神色也由惊疑不定,变成了震惊不已。

他不敢置信地望着面前的易云,差点咬着自己的舌头。

看了看墙上挂的石英钟表。

7分钟!

什么鬼。

这就……洗完了?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

赵裱匠抹了抹眼睛,这的确不是幻觉。

眼前的画面上,线条极其具有弹性,用笔简练,渲染并不多,却能够看出所画对象的立体感。

一匹马正在草地上欲要渡河而去,马的臀部翘起,马首低垂,却在渡河的地方犹豫不前,踌躇徘徊而没有前行。

易光霁啧啧称奇,赞叹道:“这匹马,看似是野马,却绝非野马,它的气度高贵不凡,神态悠闲,从容不迫,不愧是大千,画马不仅得其形,亦得其意,这可不是简单的临摹了!”

金懋福开口道:“是啊,虽然仿的是李公麟的画,却有韩干的意,韩干画马常喜画肉不画骨,此马骨瘦均匀,尽显狮子骢之风骨,以细笔临写五官以及鬃尾,此幅颇得韩干笔意。”

“赵叔如何,接下来的活交给您,可否?”易云微微一笑。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

从品式和款式看,这幅《临韩干狮子骢图》是集锦装,用料采用半纸半绫裱。

毕竟在文物修复这行,修不同的字画,手段不同,装裱方式不用,使用的材料不一,责任自然就不同,压力也不同,所以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这么多不同拼凑在一起,你要么就不修,如果毁坏了文物,那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46岁的赵裱匠祖籍是太仓,从小生长与太湖流域,讲的是吴侬软语,要说派别自然是属于南裱一派,再细一点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苏裱”,早年间在魔都裱画行做事,后来北上来到燕京,在琉璃厂找到了易光霁,刚好那会,易光霁的博古斋正好缺一个坐店师傅,索性赵裱匠就留在了这儿。

易云拿着第一个水壶,抬起手臂,呈45°举高,开始缓缓浇了起来,一边浇,另一只手一边拿排笔反复清洗。

水流的冲击与画面接触的坡度恰如其分,形成一道瀑布,洗刷着画面。

随着时间流逝。

赵裱匠不仅不屑,还有点反感易光霁的护犊子行为。

所以,他直接建议金懋福将立轴转去荣宝斋修复,这样最为稳妥!

清洗寻常古旧书画,去除一般的污渍,只需要将旧画洗净,清洗画芯即可,易云观察到面前的立轴早先是简易装裱过一次的,好的裱片算上立轴、横幅、镜心至少三层,可面前的这幅立轴仅只有一层,后面的覆褙纸早已经烂掉。

所以易云要清洗这幅立轴,首先就是要给它穿上一件“保护衣”。

古书画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修复与装裱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立轴是传统古书画最为常见的一种装裱形式,将书画装潢之后悬挂起来,又称挂轴。

易云从一摞超薄的皮纸中间抽出几张,还有两张稀网绢,它和网架的作用一样,目的有两个,一就是为了固定字画,而是为了防止淋洗的时候遇水浸泡变成一堆泥。

这幅字画的重点霉斑如何减轻是个大问题,毕竟除去虫蛀的问题之外,还有表面的青绿斑点、白斑,都是绕不过去的。

“水壶!”

“小排笔!”://

阅读从故宫开始修文物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