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第一百六十九章 对胡推恩令,前所未有的民族大一统王朝!(求订阅)

  • 作者:天榜草莓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4-04-23 01:17:49
  • 章节字数:6996字

如果说苻坚代表的是儒的角色,那王猛就代表的是法的角色。

在王猛的治理之下,国内可谓井井有条。

一直到王猛死后,前秦的治理方案,便从儒法并行,变成了完全偏向儒道。

在王猛在政的这段时间,前秦并非全是以儒道教化,而是儒法并行。

如果让前秦变成秦朝那般的法治国家。

搬出军功制。

似乎只要心中怀有仁德,任何困难都能解决。

可事实证明,作为君主,还是乱世之下的君主,用这样的方式治国,显然有些不妥。

也正是这样的待人以诚的策略,才让他收获了王猛的追随。

在前期,苻坚可谓是一帆风顺。

运行严苛律法。

甚至是那些连坐制度,各种徭役制度……

将前秦变成秦朝那样的古典军事国家,肯定会变得非常的强大,但与之相应的,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很显然,只要选择这个,便会与苻坚的理念背道而驰。

这多半不是苻坚希望看到的……

这也是苏澈犹豫的一点。

苏澈缓缓摇了摇头。

他并没有着急做出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第三个选择。

三,纵情享乐?

苏澈一愣。

这样的逆天选择,都能出来吗?

或许这一个选择,也会出现一些奇妙的效果?

如果是错误选项,那就不可能如此明显!

说不定有奇妙的效果?

比如纵情享乐之后,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露出了鸡脚,然后在趁机将他们逮捕?

不得不说。

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但选择这一个,很显然是在赌了。

最后。

苏澈还是将目光看向第四个上。

四,亲自干涉。

苏澈忍不住在想,如果是我自己来做的话,能处理好这糟糕的局面吗?

前秦的问题很多。

最主要的便是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这个时期,种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晋的软弱无能,使得北方的少数民族愈发张狂嚣张。

无论是鲜卑族,又或者是羯族,还是匈奴等等。

胡人们纷纷南下,各种的杀烧抢掠,为所欲为。

这一段时期,可以说是汉人的人间地狱。

其中的羯族,更是丧心病狂。

他们行军并不带粮草,而是携带数万汉人女性。

这些人被他们称作“两脚羊”,晚上的时候,拿来泄欲,到了白天,便直接烹杀吃了。

借这种极端的行军方式,羯族在北方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了后赵。

由于统治者的残忍,直接导致死亡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的路上挂满了上吊自杀的农民,场面可谓是非常壮观。

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想处理好汉族和胡人的种族仇恨,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可即便知道如此困难,知道艰难重重,但苻坚依旧去这样做了,并且创造了五胡十六国的唯一治世。

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身上的魅力光辉是难以掩盖的。

他与王猛的故事,便是刘备与诸葛亮的翻版,在这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世另我”之事!

可惜的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在这混乱无序,没有人道的世界里,犹如一道短暂的光。

如果让他彻底成功的话,或许他的功勋,便能被人与始皇帝相比。

前者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币同形,罪在当代,功盖千秋。

后者如果能成功的话。

提前上演少数民族和汉人的大融合,创造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让胡人不再成为华夏的困扰,而是握手言和,此后一家亲。

只要开了这样一个先河,那历史的轨迹说不定便会就次改变。

就像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了第一个皇帝,此后都想当皇帝。

在苻坚的手中,各个民族被大一统,或许以后便都是大一统。

如此一来,没了胡人这个外敌存在,华夏的文明或许就会走向另一个轨迹。

这样的大一统民族时代,与后世的少数族裔为统治者,禁止彼此通婚,单纯的统治贵族阶级,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

这样美好的幻想,苻坚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终究是没有实现。

一是时代的问题,二是能力的问题。

苻坚作为皇帝,在能力方面还是稍有欠缺了,和那些著名的开国君主相比,终究是差了不少。

苏澈看着这四个选择,犹豫半晌,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

亲自干涉!

选择一出,

再次睁开双眼,眼前是一间陌生的宫殿,并不奢华,所见之处,多是朴素的装设。

这是苻坚特意叮嘱的结果。

他即位后,与民生息,劝课农桑,并且以身作则,自己下地亲自耕田,皇后则亲自养蚕织丝。

除此之外,苻坚还兴修水利,减免田租,禁止奢侈,后宫都不允许穿丝绸,所有衣服都不能拖地。

他本人同样以身作则,皇宫之内,多是朴素装设。

在文化上,苻坚推行儒学,认真兴办太学。

他曾亲自到太学视察,过问学校的各项管理,并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吃住行。

太学的食堂更是被他狠狠整顿一番,原因是有学生吃到了老鼠。

虽然说在这个时代,老鼠并非没有人吃,反而很受欢迎,这是底层农民能接触的少数肉类了。

可这并不是乡下的学堂,而是一国太学,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证明食堂后厨的环境非常差。

在听闻这件事情后,苻坚勃然大怒,直接罢免了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整顿。

虽然是以儒治世的仁德皇帝,但并不意味着他真就是软蛋,该有的果敢,还是有的。

苏澈坐在胡凳上,认真消化着这身体的一切记忆,还有这个世界的一切。

随后。

他直接召见了王猛。

不多时。

等到王猛过来,苏澈直接站起身,拉着王猛入座。

已经位极人臣的王猛,并没有多礼,直接跟着过来坐下。

一上来,王猛就有些无奈的说:“陛下,臣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您为什么要屡次三番召见我呢?这让我该如何完成我应该做的事情呢?”

苏澈哑然一笑,在记忆中,苻坚前几个时辰才刚刚见了王猛,二人商议了一些国家大事。

结果现在苏澈再次召见了他,这让急于处理各种事情的王猛,难免有些着急上火,此刻甚至“责怪”起了自己的君主。

这样的对话,在二人之间并不少见,更严重的指责也有,二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在儒家理念中,这种关系其实是不正常的。

应当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对上忠与孝、上对下仁与爱。

而在先秦法家看来,君臣之间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帝王既要最大化榨取大臣的价值,又得对其提防、戒备臣子的专权和窃取至高权柄,从而架空帝王。

在封建时代,君臣关系也因此呈现出矛盾性。

在形势需要时,两者之间是鱼与水、是水与舟。

但在大多数时候,要么是功高震主、或是伴君如伴虎,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在诸多这样的反面情况下,君臣信任无间,关系无比亲密,才越发显得珍贵。

比如刘备和诸葛亮。

再比如苻坚和王猛。

事实上。

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如苻坚和王猛,二人的关系算是千古罕见了。

史书记载:苻坚机明好断,纳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锐于进取。观其君臣相得,自谓千载一时。

此刻苏澈自然知道这些,所以面对王猛的抱怨,并没有在意,而是摆了摆手说:“你不能如此劳累,要注意身体才行。”

面对君主的关心,王猛的脸色稍稍缓和,随后摇了摇头说道:“国事繁忙,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需要去监察,可以信任的人又太少了,很多事情我不得不需要亲历而为。”

“太学已经筹备几年,应该会出现一些人才,到时候你就可轻松一些了。”苏澈笑了笑说道。

“太学?那群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想要成才,至少得再过一些年头,也不知道我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那一幕了。”王猛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着。

一:仁德治世。

二,以法治世。

这是王猛所坚持的道路。

可转念一想,以法治世,单纯的严苛法律,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内儒外法,儒法结合,这才比较合适,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选择。

如果此刻选择第二个,那是否就摒弃了原本的儒呢?

苏澈思索了一下,将目光看向第二个选择。

也正是这一帆风顺,才给了他一种错觉。

这是苻坚的选择,是他坚定的道路。

事实上。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九章对胡推恩令,前所未有的民族大一统王朝!最新网址:苏澈看着这几个选择,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能有如今这些成就,苻坚并不是那些无脑的圣母。

他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取舍,并非一味怀仁。

这毫无疑问是走错路了!

苏澈下意识的想选择这一个选择。

阅读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