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申公豹大圣劝死仙

第三百四十五章 道门驻灵山地府办事处原始天魔地藏王菩萨

  • 作者:沧海成尘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4-06-12 18:34:34
  • 章节字数:5168字

而,仅位居罗睺与阿难之上,位列第八的优婆离,同样心有执念,其执念源自其出身。

佛陀广开门户,结缘众生,不拘泥于贵贱。

但,拜入佛陀门下的人,往往出自富贵之家,原因无他,教育与资源。

所谓多闻,便是杂而不精,心有魔债。

刹帝利:乃是田主,指国王及武士贵族阶级,位于四姓的第二位,掌管政治及军事。

吠奢:乃是工匠农民,指所谓平民阶级,位于四姓的第三位,乃从事农牧工商等生产事业者。

佛陀座下,比丘无数,有十人最为卓越,随乐欲各执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故称第一。

依次分别是: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多闻第一。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伽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诸佛菩萨听得如痴如醉,有那释迦十弟子,优波离,号称持律第一,听闻妙法,不禁欢喜,随即询问道:“世尊,弟子学佛,能否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身?”

首陀罗:乃最卑贱的奴隶阶级,以奉侍前三姓为职责。

首陀罗阶级的人,在路上如遇到婆罗门和刹帝利,要跪在路旁让路,如果偷看他们一眼,眼睛就会被挖掉,如果和婆罗门或刹帝利讲说理由,就会被割掉舌头。

优波离出身在首陀罗族的贱族,命运注定他就是别人的奴隶,地位不如牛马,受到社会的歧视,如同一块粪土,不值一顾。

优波离的出家,一方面使出身高贵诸弟子放下傲慢心,放弃自己过去的身份,以师兄对待优波离,另外一方面也践行了佛门的律法,踏出众生平等的第一步。

但,让释迦没有想到的是,诸弟子放下了傲慢心,但,优波离却没有放下自己的自卑心。

因为出身卑贱,所以追求高贵美好。

这一点没错。

但,对于修行者而言,外表只是色相,执着于外相,便是近执了。

“优波离。”释迦老佛正色道:“如果凭佛的三十二身相就能认识佛的本性,那么转轮圣王也就是佛了。”

“佛除了三十二外相之外,还有三十二相。”

“是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

“三十二复三十二,不计其数,焉能见真如?”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优波离哑然,欲要再问,只见释迦手中的说法印忽然一变,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

这是降魔印!

“降魔?”优波离顿时惊悚,这佛法盛会,诸天佛陀在此,哪个不开眼的魔头跑来找死,便是天魔王都未必敢来。

突然,只见黑烟滚滚,魔气嚣张,有桀桀桀怪声响起。

似乎有魔王低吟,诅咒道:“释迦老佛,世人都崇拜偶像,你说不能以声色见如来,又有几人能懂,还不是一味的求神拜佛,做个磕头虫,乖乖献上香火。”

“你那大雷音寺金碧辉煌,道场之内金砖遍地,莲台之上,坐着一尊至高无上的如来佛祖。”

“神道设教,待到你死后,自会为你贴上金箔,供奉成一尊无害的神像。”

“到时候,你的佛法被曲解,教义被扭曲,灵山上只有一尊尊高高在上的神灵,世俗间只有一间间烧香拜佛的庙宇,庙宇内的不再是修行者,而是做着买卖的商人,沉迷于欲望的男女,忽悠信徒的神棍,骗着自己的缩头乌龟……”

菩提树下,坐在青石上的释迦老佛顿时垂泪,这是一個无解的难题。

佛陀看似渡了无尽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渡化,真正得道登岸,只有佛陀一人。

所以,并非佛渡众生,而是众生渡佛。

任何一个宣传渡尽众生的教派,最终都免不了神道设教,化作世俗的结局。

因为,佛是自觉者。

成佛不可能靠人来渡,自能自渡,自悟成佛。

世间如苦海,佛陀只会传授弟子,造船的知识,而不会直接售卖船。

所谓小乘,便是一个人自己造小船,成功之后,一个人乘着小船渡尽苦海。

所谓大乘,便是一群人合作造大船,成功之后,一群人乘着大船渡尽苦海。

释迦摩尼以拇指与中指相捻,持说法印,一句一言,皆是大道真理,不含半分虚假。

如罗睺罗,密行第一,所谓密行,是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所以罗睺罗化身百家,为星君,为修罗,为魔祖,但,根本底子是那佛法。

又如阿难,太过聪明,难得智慧,想要太多,涉及太广,执着太多,至今没有开悟,只比起罗睺还不如,只能混一个多闻第一,位列第十。

因为不平等,所以向往平等,因为不自由,所以追求自由。

一生推崇众生平等的佛陀,出生于等级最为森严的梵土,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奢、首陀罗。

婆罗门:指婆罗门教的僧侣及学者阶级,居四姓的最上位,职司学习吠陀而教授之。

十大弟子各自第一,并非佛陀为其选择的道统,而是各自发心所向,代表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性格,也象征他们不同的成道路。

释迦低眉,轻叹一声:“优波离,不能。”

说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是福慧具足,究竟圆满之身。

是谓: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

舍卫国内,一时释迦为诸佛,菩萨,罗汉说法,一千二百五十人众,佛光禅唱,八部云集,聆听大法。

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

虽说佛法不立文字,自由心正,但,入门总要识字,不是人人都有顿悟的资质。

直至优婆离入门,才真正实现众生平等的第一步。

阅读申公豹大圣劝死仙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