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04章 驴车天子

  • 作者:冷泡茶加冰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6-03 21:41:59
  • 章节字数:5216字

毕竟若是真能令天下归一,他定然也会与民生息……的吧。

但这些事儿也相当远了,当务之急还是须召太医察身体,定不能两年后再有暴崩。

赵光义此时脸上确实笑吟吟的,无论是开卷有益还是雪中送炭,一看就是好词儿。

若非此弟生事,或也不至于有此繁多之变!

孔明与刘备情不自禁对视一眼。

庞统舔了舔嘴唇也依然感觉有一些口干舌燥,端起来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

而且,不知道自他之后那宋朝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最终甚至仅有一位少年天子能有开边之功,是不是与这等强干弱枝之策有关?

毕竟那哲徽之更替所带来的变法之改,他也注意到了。

毕竟唐末乱世厮杀至此的兵强马壮之天子们,所有的共识可称与这完全相反:

宁结怨于民而不可失欢于官。

看孔明还在一脸若有所思,庞统便率先开口道:

“莫非我等……”

还不待庞统说完,孔明便已抢先摇头道:

“后世有那科技为凭,能使十亩地所出而足一家用度,更不提有种种神奇便利之法。”

“我等效之,无异于自绝也。”

刘备一锤定音,缓缓道:

“如今当不急其功,而先修其理。”

不可急功近利嘛,庞统自是也懂,但想想或是穷尽自己一生恐怕也难见炎汉追赶后世之一二,心下便止不住的遗憾。

既然如此能做的便是好好专精于眼前之事,于是当下也轻声道:

“既然主公说了,那便先修理。”

“今岁必与那曹贼好好修理一番。”

张飞眼睛一亮,也迫不及待请命:

“俺必将那曹阿瞒捉来,让大哥与军师好好给其讲讲做人之理!”

孔明迟疑着点点头,行吧,这也能算是修理的一种。

躺在地上的赵光义略微皱眉,直觉得这后世好不客气。

前面就算了,此时所述乃是他称帝时的事,呼他一句赵炅又何妨?

至于显露军事才能,既算意料之内,也算是有所期待。

毕竟那北宋疆域图,他也是惊鸿一瞥看过并与现在对比过的,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将北汉地属纳了进来。

但心底盘算一下的话,今年兄长还在忙着捉那李煜,而且看样子战争多半要明岁才能平息。

而此前后世所说的兄长病逝前几个月之事,可不包含战事,那莫非这灭北汉开疆之功……

只是还不待他遐想完毕,便听到后世的评价,不由自主呆愣了一下:

“伪……军事家?”

此刻反倒是他听到身后的兄长幽幽叹一句:

“若不复汉唐疆域,何敢言开疆拓土之功?”

殿中的赵光义早已经臊的无地自容。

赵匡胤只能说毫不意外,毕竟自己弟弟嘛,自己还能不清楚了?

只是想到这些将士皆是自己和曾经的义社兄弟亲手所练,结果最终葬身幽州城下,心里便止不住的发疼。

一时间赵匡胤愤怒的拄着玉斧在地上顿了两下,随即起身一脚将躺在地上的赵光义踢了个翻身,怒道:

“你这打脊饿不死冻不杀的杀才,不怕被幽州城下冤死的军士咒得肉片片儿飞!”

赵光义痛得哼哼终于忍不住哀嚎:

“再打便要死也。”

“且这北汉何不能称功也?”

这话一说令赵匡胤更为烦躁,以掌击椅,彭然有声:

“开宝二年吾亲征太原围城,随后遣将与契丹大战。”

“何继筠破契丹于石岭关,韩重斌更是在定州与那契丹人摆开车马,正面大破。”

“只是当时契丹援北汉坚决,且彼时粮草短缺恐有不豫,故而班师。”

“既无阴谋亦无骗也,亦有胜之,汝这鳖虫竟敢夸也?”

这一份烦躁同时还有光幕有说的他死前已经陈兵太原的关系。

若是这破事儿能晚点发生,在灭了南唐的情况下兵精粮足,这北汉如何就不能破了?

那时便是他攻灭了后周主亦奈何不得之国,只是没想到不过是晚了一步,自己竟也成了弟弟夸功的一部分了。

而且还是这般的……

“驴车一架载君还,后人称汝乃伪将,真乃不虚言。”

赵光义顿时也没了多说话的力气,虽然他心底也觉得这多半是伪造的。

毕竟讲道理乱军之中他去哪儿找驴车?肯定是从身边抢个坐骑就逃命了,驴车哪有马车好用!

但眼看兄长还在气头上,赵光义也不敢多说,只期望最终的那金匮之盟能挽回一点兄弟之情。

如今既然性命无虞,那晋王的待遇怎么说也得多保留一些吧?还有开封府尹不知能否保留一二。

……

汉长安将军府中。

说到军事,张飞与马超皆不言,紧紧盯着光幕恐错漏一字,而将此战看清楚之后,张飞不由得长叹一声:

“俺觉得吧,这赵二真是摊上个好哥哥,能有这么多精兵良将给他霍霍……“

眼看着刘备狐疑的目光望了过来,张飞也赶忙摆手:

“俺可没有抱怨大哥的意思,那不是没办法嘛……”

刘备仿佛一口老血淤在喉咙一般,难受得不行。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多看这三弟一眼,只管光幕看完了给其摊派劳作便是,那至于现在被堵的一句话都说不了?

脸色变了几下,刘备最终也只能闷闷道:

“吾晓得。”

眼见大哥没多想,张飞便也继续摇头道:

“就不说这郭进之死了,刚克坚城既无大赏又无休憩,反倒驱使士卒继续北上再攻坚城。”

“这士卒又不是这赵二的奴才,何至于如此卖命?幽州之败,败的不冤。”

“不过这驴车竟能快过马车?明天就试试去。”

但此刻他背上却骤然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只是不知道,这唯一有作为的哲宗是谁的后代?

看了眼前躺在地上脸有笑意的弟弟,赵匡胤冷哼一声:

虽后世对我多有非议,但看起来朕这皇帝当的也不算差嘛。

只是不知,最终有没有给光美……哦不,给廷美寻个合适且不落非议的去处?

……

变法变法,变何之法?自是变前朝之法度。

但从唐太宗的君民如舟水之辩,以及那后世对此评判的态度来看,这个乱世共识能否用以治天下,还是有待商榷。

就连弟弟给他造成的怒意都被暂时丢到了一旁。

制谓上,度谓法,由此而说制度可谓是一国之根本。

赵匡胤将椅子搬到了门口坐着,这里确实有习习凉风缓解了室内的闷热。

而后世称一群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百姓,对着这等天子重器发起了挑战。

似是螳臂当车,与蜉蝣撼树仿佛,对赵匡胤来说这等消息本该一笑了之才对。

如此看来,即便失却武功,但能开文治也不算差。

而且那茶叶专卖被称茶引法前身,既能为后世所用那想来也是一计妙策,于是赵光义顺理成章得出了一个结论: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