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弘邑录

第55章劫辰己世三十三下

  • 作者:杨少惟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6-24 08:00:46
  • 章节字数:8852字

空中没什么云朵,天上罕见的出现了月亮,倒影在湖泊上,秦慕兰坐在一块巨石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里难免有些惆怅。

李顾看到秦慕兰的身影,缓步向前,快要走到她身旁时,后者也发现了李顾。

“秦小姐,怎么还没睡。”李顾轻声说道。

直到晚上,李顾觉得身心有些疲惫,他从帐篷出来,随意走在湖边。

“原来是这样啊,我也是在单亲家庭长大了,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父亲也在几年前.....”李顾刚想往下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说法似乎不太准确。

“你父亲怎么了?”秦慕兰问道。

“我们先探究这两本书,看情况再说吧。”李顾说道。

正值下午时分,天气温度下降了几度,李顾穿上羽绒服。

“那也不对啊,这两本书被赵治称为‘天书'与‘地图',也就是说,它们原来叫这个名字。”希迪说道。

“既为传说,那就是代代相传,人们从未见过这两本书,只知道改动过的名字,不清楚原先叫什么。”李顾解释道。

“没什么,就是身体不太好。”李顾抬头看着湖泊,岔开话题道,“今晚的湖面实在漂亮。”

秦慕兰知道他不想聊家里的事,便说道:“与之相比,天上的月亮更加美丽。”

“我们各有所好罢了。”李顾起身走回帐篷,秦慕兰则继续坐在巨石上,欣赏面前的美景。

次日清晨,李顾很早就起来,他来到希迪和利库玛所在的帐篷。

李顾让希迪做好准备,到中午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尝试着炼制丹药。

希迪和利库玛收拾一些物品,前往伏首山深洞。

片刻时间,李顾走回自己的帐篷,经过秦慕兰的帐篷时,他停下脚步,轻声叫唤秦慕兰,见她没回应,只能怏怏而归。

李顾回到帐篷后,他翻看笔记本所抄录的‘天书'里面所涉及的长生丹内容,并且对照‘地图'的炼制方法,逐个字画进行研究。

丹药起源于道教的炼丹术,古代术士们练出来的丹药专业的称谓是外丹,指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金丹。

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周易》乃是早期有关炼丹之术的书,此书隐约参合炼制丹药之法。

在西汉武帝时,当时方士李少君“化丹沙为黄金”以作炼丹器,就是简易的炼丹术。而赵治炼制丹药比他还要早几十年。

东汉时期,魏伯阳编著了一部炼丹术的著作《参同契》,用阴阳论述金丹,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这是世界公认现存的最古老的炼丹书。实际上《参同契》是魏伯阳钻研总结了前人大量的炼丹书“火记六百篇”。

魏伯阳把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提出要产生新物质必须阴阳配合,同类物质在一起是不会化合的,这很契合道家学说。他还指出如果是“药物非种、分剂参差、失其纪纲”时,那就会“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而到了晋代,葛洪编著有一本《抱朴子》,也是有名的炼丹之书,他对当时流传的外丹加以总结,将外丹分为神丹、金液、黄金三种,并称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可令人延年益寿。

时值中午时分,李顾将炼制丹药所需的材料和物品,装入背包,来到伏首山洞内。

希迪和利库玛已将一大二小的完整青铜鼎擦拭干净,使其表面的青锈全都消去,看起来与新鼎无异。

旁边有很多木柴,足够使用一整天,看这情况,这些柴火应该是他们到前面洞口外的山谷那里捡拾而来。

“你就用这些青铜鼎炼制丹药吗?这与晋安深山那个山洞里的炉鼎有极大的差异。”希迪说道。

“那些炉鼎是唐代以后新铸造的青铜鼎,式样复杂,只是为了鼎内蒸气更好流通而已。”李顾说道,“其实老样式的青铜鼎才可以炼制更好的丹药,因为在炼制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调试。”

“原来如此,那我们现在就去架设好这些青铜鼎。”希迪说道。

“我只需要一个小的青铜鼎即可,其余两个暂时不用,你们从洞外找来几块石头将其垫高。”李顾说道。

半个时辰后,他们准备妥当,李顾将炼制丹药的材料取出来,逐一摆放在地上,并用标签注明。

希迪往青铜鼎里倒入清洁的山泉水,这是昨天他们在山谷的一处泉眼收集而来,水量达到鼎内三分之一的容量后,他便停止倒水。

片刻时间后,李顾开始立方,此前寻获的珍稀材料,除了凤血外,均已被晒干并碾成碎末。

故而只需调配处方,按照‘天书'中隐含的秘方,李顾将炼制的材料配成为六剂方药。

冥莲,即长白山睡莲,为长白山天池所获,配以黄芪、熟地、何首乌、龙葵、青蒿、金银花、白术、黄精。

龙甲,即为千年龟甲,配以沉香、乌药、佛手、附子、肉桂、白芍、蒲公英、辛夷、栀子花、葛根。

凤血,即为祝神鸟之血,配以枳实、冬草、降香、腹皮、茱萸、百花苏子、黄芩、苦连、豆蔻、天竺、牛膝。

虎手,即突牙虎掌,为京城最大的药商所购,配以南星、坤草、元胡、麦冬、琥珀、百部、旋复、鹿茸、

蛇鳞,即为冉遗鱼鳞片,配以玉竹、五味子、远志、夜藤、赤豆、佩兰、厚朴、茵陈、砂仁。

仙根,即为地仙之参,配以乌梅、茜草、紫苏、杜仲、灵芝、泽兰、条苓、白及、丁香。

李顾为了节省炼制材料,便于以后再次炼制丹药,均以较小比例配方。

“你们在做什么?”李顾耳后传来秦慕兰的言语声。“我们在炼药。”李顾赶紧说道。

秦慕兰看着地上的药材,微微一笑,“炼药?不会是炼制什么‘长生丹'吧。”

李顾有点尴尬,只能苦笑道:“额!这个嘛!”

“那就是默认了,直到现在,我总算知晓你们此行目的何在。”秦慕兰蹲下身子,默默看着这些药材。

“李顾,现在可以生火了吗?”希迪这时问道。

“我先行调药。”李顾取出其中两块“地图”绢帛,他按照图中的方法调制药方。

“炼制‘长生丹'不是需要水银、硝石和明矾吗?我怎么闻不到这些矿物元素的问道。”秦慕兰突然问道。

李顾一边调药,一边回答道:“汉代以后,各家道士不知受到何人影响,炼制丹药时使用这些有毒的矿物质,导致许多服用丹药者身中剧毒,乃至死亡,比如著名的雍正帝。”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道士炼制丹药的方法不正确?”秦慕兰不明所以,既然有那么多人中毒或死亡,为何还继续用此法炼制丹药。

“这些道士固执,甚至愚昧,认为前人炼制方法一定不会错。”李顾轻蔑道。

秦慕兰走到青铜鼎旁边,看着鼎内的水,问道:“你们往里面倒入是湖泊里的水吗?”

“不是的,湖水不太干净,我们用山泉水。”希迪答道。

一个时辰后,李顾调制好所有药方,他满头大汗,感觉心力交瘁。因为“地图”上的调制方法相当特别。

调制过程需要凝神集气,每一个步骤都要极为小心,正所谓“和合凝集,定将成败”。

“希迪,你可以生火了,火候要适中。”李顾说道。

几分钟后,鼎内的水开始冒烟,李顾当即往里面放入凤血药方,盖上顶盖,添加一些柴火,高温炙炼。

再过十分钟,李顾打开顶盖,放入蛇鳞药方,撤去部分柴火,文火煅炼。

一刻钟后,李顾叫希迪撤去全部柴火,并放入龙甲药方,三分钟后再放柴火进入鼎底。同时倒入山泉水。

经过半个时辰,李顾叫希迪多添加柴火,他打开顶盖后立即往里面放入仙根药方。

时间过去五分钟,李顾很快放入虎手药方,并用木棍往里面搅动几下,然后倒入半鼎容量的山泉水。

二十分钟过后,李顾打开顶盖最后放入冥莲药方,并让希迪撤去一些柴火。

这一过程叫做“熬丹”,是整个“水法”炼制丹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李顾让希迪往鼎内倒入四分之三容量的山泉水,并盖严实顶盖,进行“封鼎”,然后开始“养丹”,以文火慢慢养之。

“养丹”过程整整耗费将近五个时辰,希迪逐渐撤去柴火,直至全部撤完止火。

李顾将鼎内的溶液倒出,留下整块药物,并让其慢慢冷却。这个过程叫做“浇丹”。

他让希迪用冷水浇入鼎身,使其降温,进行“酿丹”,最后将药物制成丹药。

秦慕兰手里拿着一颗丹药,惊叹道:“这就是‘长生丹'啊!我先尝试一下!”

李顾赶紧拦住她,并说道:“先别吃,我们不知道吃下丹药后,身体是否会发生病变。”

“没事的,你们先试这吃下,我带有保命药物?”希迪说道。

“我倒是忘记这茬了。”李顾说道:“秦小姐,这颗丹药我们各吃一半吧。”

“什么保命药物?”秦慕兰问道。“你就放心吃下吧!”希迪催促道。

李顾从秦慕兰手里拿来丹药,破开半边,递给她另一半。

二人同时吃下丹药,几分钟后,他们的身体没有出现病变,倒是精气神提升不少。

“我觉得有点瑕疵,这些丹药是半成品。”李顾颇为失望。

“即使是半成品,那也是‘长生丹'啊!”

内洞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李顾循声望去,有一个身影缓缓走进内洞,身后跟随百余人。

李顾愣了一下,随后微笑道:“原来是九爷啊,你怎么有空在这个偏僻的山沟。”

“别废话,交出‘长生丹',可以饶你们不死!”杨晋威胁道。

李顾依然面露笑容,“我要是不交呢。”

“我身后有一百多个兄弟,个个武力精湛,你们是逃不出这里的,不交出‘长生丹'的话,只好请你们去见阎王爷了。”杨晋叫喊道。

“阎王爷是谁?去见他做什么?”希迪问道。

秦慕兰听到这话,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阎王爷是.....”

她还没说完话,突然间,山洞外传来几声刺耳的撕叫声,随后声音越来越多,而且愈发强烈。

“那真是太好了!”希迪欢喜道。

他打开背包,取出一本笔记,里面抄录着‘天书'的所有内容,绝大部分为晋安深山里所找到铁片雕刻的文字。最后一页内容为此前从隆余斋购买铁片上抄录而来。共有六十三页,一万余字。

随后整个下午,李顾独自在帐篷里研究这两本奇书。

“是有点想家了,不过其实也还好,我父母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已去世。”秦慕兰说道。

李顾听到这话,瞬间愣住了,随后问道:“那你母亲?”

“她是我的小姨,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所以我从小就喊她叫母亲,已经叫习惯了。”秦慕兰解释道。

李顾将这些‘地图'绢帛整齐摆放在平坦的地底上,拿起照相机逐一拍摄下来。

“我们如今已经拿到‘地图',那什么时候开始炼制?”希迪问道。

“‘地图'这个名字容易与常见的导览地图混淆,其实我觉得既然在暗河里找到,那应该叫做‘河图'。”利库玛说道。

“河图?”李顾转头看向利库玛,两人面面相觑。

“用料相同,颜色相近,纹路相似,双丝薄染,再看裂痕,年代应该很久远。”李顾说道:“应该是真品,我们成功找到剩余‘地图'。”

“我说错什么了吗。”利库玛满脸疑惑。

“你不说的话,我可能还想不起来,河图与洛书,传说为两大奇书,现在竟然被我们获得。”李顾说道。

“你也不是没睡啊,研究透彻那些‘地图'了吗?”秦慕兰问道。

“有点眉目了。”李顾说道:“刚才看到你出神的样子,在想什么呢,想你母亲了?”

阅读弘邑录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