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384章朝堂生存法则

  • 作者:共赏清歌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9-04 16:27:03
  • 章节字数:4582字

背地里投靠太子,让家族的年轻人与太子搞好关系是一回事,本人在朝堂上,却绝对只能站在陛下这一边。

这一点,是最基本的朝堂生存法则,没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底线。

刘志在位已经二十六年了,岂会不知他们的心思,他就是想看看,面对这种情况,刘瑾会怎么处理。

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不言,想看看情况再说,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想做个出头鸟,被陛下划为太子一党。

“臣户部侍郎曾甫,认为应该集朝廷之力,编撰一本救灾指南,将百年内所有出现过的灾害,都登记在册。

但凡行政官员,都必须先进行学习,并列入考核范畴,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所以,太子身边的所有人,都会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他,让他收敛锋芒,尽量表现得中规中矩就行了。

总之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本分,不能让皇帝陛下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迫不及待地要上位。

尽管刘志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但架不住朝臣们要如此防备,因此刘瑾行事一贯的小心谨慎。

除了他本身的性格老成之外,也与周围的环境脱不了关系。

作为户部侍郎,本身职位比较低,在重要朝会上,是没有列席资格的。

但今日的会议不同,必须有相关部门的实际负责人员参与才行,虽然明面上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可谁都知道,朝堂上按资排辈,大佬们一个都不开口的情况下,你一个当侍郎的,怎么敢直接大放厥词。

不过此时此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太子安排的人,一直这么僵下去肯定不是个事,必须要有人打破僵局。

职位太高的肯定不行,难免有勾结太子之嫌,太低又没资格开朝会了,一个户部侍郎刚刚好。

而且这个曾甫是靠科举进位的,家世普通,家族也没有什么人身居高位,太子不用担心有与高官私下来往的嫌疑。

他的意见更是十分中肯,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刘志这些年来的办事方针很明确,那就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一切都按典章制度来办事。

除了很特别的突发事件以外,大部分时候的朝廷会议,都是以各种制度的增补或者删减有关系。

曾甫说完,立刻就有人随声附和,这些人都是各部门的中层官员,特点是年纪轻,而且全都是经过科举进入仕途。

他们与皇太子同声连气,并不会产生什么忌讳影响,反而能够证明皇太子的从政能力。

一个入主东宫四年的太子,如果手下一点人都没有,那是什么效果,只能证明了他的无能。

紧接着,又有一些中层官员对于这本救灾指南的细则,也进行了补充建议,大多数也都比较中肯。

商量了小半个时辰,看看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刘瑾这才满面春风的把目光投向了前排端坐如钟的大佬们。

“王公是主管户部的,最了解此中运作的情况,不知可有什么建议?”

户部尚书王朗性格比较耿直,刘瑾选择他点名询问,自然是有目的性的。

“方才诸君的建议都很好,关键是要尽快执行,立即派相关人员调查收集情况,组织专人进行编撰,这才是重中之重。”

王朗是个行动派,坐而谈不如起而行,此事说起来容易,但办起来却很麻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王公说的是,到时候还要户部多加配合呢。”

刘瑾笑容可掬,态度很是恭谨,他虽然皇太子,身份尊贵,但在那些老臣面前,却非常谦逊有礼。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气场,反而赢得了很多老臣的赞赏,大汉以礼仪治国,即便是刘志,也对这些大臣们保持着基本的尊重。

既然王朗已经表态,有人带了头,其他的人也就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纷纷表达了支持之意。

今日的朝会到了此时,也就差不多该接近尾声了,刘瑾将方才记录下来的条条款款再仔细审查了一遍,这才让身后的宦官呈给刘志过目。

然而刘志并没有看,随手就放在了一边,“太子看着行就可,如此小事,以后就不用朕来批示了。”

说罢便第一个退场,众人站在原地躬身相送,他们都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细节。

那就是皇帝陛下并没有宣布罢会,而把这个权利留给了皇太子刘瑾。

也就是说皇帝准备开始放权了,这是个十分微妙的信号,关系到所有的朝臣,后续该如何做,他们都得小心应对了。

当天散朝之后,看似平静的朝堂却如投下了一颗石子一般,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即使如此小心翼翼,也未必能等到顺利交接。

他是真的急着要让位了,而不是故作姿态。

今日的朝会,开得刘志昏昏欲睡,气氛实在是太沉闷了,因为是太子首次主持,大臣们态度也都很暧昧。

如此严肃的场合,也只有高高在上的皇帝,才能置身事外,一副等着看好戏的表情的。

“不知诸位公卿都有何建议?”

不说话,那他来开口好了,得到了他的讯号,一名三十多岁的官员从角落里站了起来。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帝王不仅在治国理政上与众不同,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也一样不走寻常路。

一旦东宫成立,朝中就会有战队的人,这些人在向太子一系靠拢的同时,也会殚精竭虑替他筹谋。

皇子之间的内斗,再加上帝王的猜忌,让很多太子都倒在了通往皇位的路上。

汉代最著名的例子,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身为嫡长子,母族卫氏更是权势滔天。

因此汉代的历任太子都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位七岁即被立为太子的天之骄子,在当了三十二年太子之后,却败给了父亲的猜忌。

武帝末年最著名的“巫蛊之乱”,就是指的这个事件,后来刘据的孙子汉宣帝继位,才追谥为“戾”。

一阵尴尬地沉默之后,刘瑾微微抬眼,前面的肱骨大臣们都是面沉如水,稳如泰山。

后面的父亲却神情轻松,斜倚着身体,唇边还有一丝玩味的笑容。

阅读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