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442章 关外风采

  • 作者:凶名赫赫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5-26 20:15:39
  • 章节字数:9354字

宋潮两人去过大明的许多地方,有繁华的城池,必然有污垢之处。

可是中前所和青牙堡两个城池的街道非常干净。

时不时还能看见有专门的人员打扫。

还有一点是内地的繁华城池所比不了的。

但凡有流民进入山海关内,便会受到军士的盘查。

若是不能证明自己身份,便要强制收容,盘查之后,视结果再做安排。

只是微微感叹一下就算了。

然而,进入关后的景象就让两人感觉震惊不已。

这日正好来到了关外,想看看温越的风采。

山海关并没有让两人多加感叹。

更让两人惊讶的是。

除了有军士盘查外,山海关内还保持着极其严格的保甲制度。

只要是外来的人口,无论是来做何事,都必须要有当地的军户作为担保。

若是发现其中可疑人员,其他邻居保户没有上报的,实行连坐罪。

在这种严密的基层网中。

极少有奸细能够渗透进来。

像宋潮两人进入山海关后,就差点被军士,以及住宿的掌柜,将祖上三代都盘查出来了。

关外百姓对关内进来的其他人,非常警惕。

他们也非常抱团,对关内人非常自豪,也隐隐有一种排外。

这是当然的。

原本的关外是严寒之地,不仅要对抗恶劣的天气,还要对抗建虏,遭受兵祸。

可如今的关外,不仅少有兵祸,在镇国将军的建设下,人们食物充足,生活悠然。

在这乱世当中,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给宋潮两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关外的百姓相比于关内的百姓,多了一种令人独特的气质。

宋潮两人讨论了许久。

总结出来,这个气质是昂扬自信。

与关内的百姓不同,关外的百姓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觉得生活是无比的美好。

这也是当然的。

山海关内的中前所和青牙堡两地,虽然是这两年才进入了温饱,每个人有充足的饭食。

但在这乱世当中,已然是超过了许多地方。

并且这里生活安定从容,不会朝不夕保。

许多关外主动涌入的百姓,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想永远定居在关外。

就算不能定居在关外,他们也想千方百计地留下来。

为当地官府或是百姓打短工,卖手艺。

或是参加官府组织的耕田队,开采队和畜牧队等。

******

“镇国将军乃天下一等一的英才。

“不仅能练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这治理百姓竟然也如此厉害。

“青浦兄,看来我等想要被将军招入麾下,怕是很难啊……”

叶芝西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颇为感慨。

宋潮的目光注意在一列巡逻的军士身上。

这群军士身姿挺拔,虎虎生威,个个穿着新制的战袄,头戴着崭新的军帽,行止中透露出一股虎虎生威的气势。

这股气势是宋潮游历许多地方,在其他明军身上都看不到的。

听闻这还是只是刚刚训练的新军,还没有资格成为战兵,只能做巡街治安之事。

并且在其他地方,民惧怕官兵的样子,在关外很少出现。

见这些巡逻军士过来,熙熙攘攘的百姓没有一个惧怕闪躲,都是朝着这队军士微笑。

“百绍兄,我等大可不必担忧,镇国将军这条鲤鱼终究是会有化龙那天,如果我所料不错,其现在身边必然缺我等如此谋略之人。”

在宋潮眼里,关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又有强兵驻守,乃是世外桃源之地。

不过这世外桃源之地,并不是没有缺憾可言。

在进入山海关后。

宋潮就能清晰的感觉到,关外的吃住消耗就远超其他地方。

他们两人稍微打听,结合已知的信息分析,就明白其中的缘由。

原来是从几年前,镇国将军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开垦分下田地,给予耕牛和种子,免征第一年赋税。

第二年开始,又根据田地面积大小,肥沃程度另外每亩征粮一斗至两斗不等。

要说,这么个征粮法,放在其他地方,百姓早就叫苦不已。

可是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没有层层剥削,该征多少就征多少。

每家军户征粮完毕之后,还能剩下不少。

这些粮食就被精心保存了下来。

如果是放在其他地方,百姓们会因为各种额外支出,如柴米油盐等,会把保存下来的米粮拿出来交易。

可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的军户,又不同于内地的百姓。

他们家中人人都有参加,这连番战斗下来,每家都有封赏。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阵亡,有伤残的百姓,封赏下来的更多,每月还会发下粮食。

可能是因为想到是乱世,前些年又饿的狠了。

有了银子在手后,许多百姓都将银子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买粮。

很快,关外的米店的存粮就被购买一空。

甚至连其他物品,如柴米油盐等都是供不应求。

价格连番上涨。

看见有利可图,其他地方的商人闻到嗅觉,纷纷来关内开店。

这进一步促进了关内的繁荣。

然而,经过建虏袭扰,兵灾过地,山海关外近处的粮食货物很少。

若是往南过去,天津山东,或是南京等地是有粮米货物。

然而,经过建虏入关此事。

感觉乱世到来,当地的乡绅百姓也自发囤粮囤积货物,不愿拉出去货卖。

至于再往南边的江南等地。

那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雏形,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作物,如丝绸桑树等,很少有愿意种植粮食的。

甚至本省的粮食都要从外地供应,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支援关外了。

如今生活在关外的百姓居民,虽然个个身上有着不少钱财,但却花不出去。

并且物价持续上涨,让百姓们在感觉到生活希望的同时,也觉得生活不易。

通货膨胀!

宋潮两人不知道这个名词,但他们两人能够察觉这繁华局面下的不妥。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则非常考验当权者的能力。

自然的,这也是宋潮两人作为投靠温越的着手之处。

“青浦兄,这关外辽东一片百废待兴之地,正是我等大有可为的时候啊。”

叶芝西神采奕奕,打定主意就在这些日子,好好在关外这片地方逛逛,再寻个机会去毛遂自荐。

他们两人又聊了一些话。

忽然,听着街道上人声鼎沸,巨大的骚动顿起。

似乎有数不清的人在大声欢呼,大声叫嚷。

宋潮两人互看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完全不理解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是镇国将军出巡了!”

有人大声叫道。

这话听得清楚,也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原本附近还坐着的食客,立即站了起来,往前方打量过去。

两旁的街道上,窗户里都探出密集的人头,每人都伸直脖子,使劲朝前方看去。

“是镇国将军?!”

叶芝西大喜过望:“青浦兄,真是恰逢其会,我等刚说到镇国将军,大人他便出现了!”

“哈哈,正是,我等正好瞧瞧他这豪杰的样貌!”

宋潮回应,眼中透露出期待和渴望。

二人急忙站起来,凑到街道旁望去。

忽然,前方密密麻麻的百姓们,全部集体弯腰行礼。

许多人更是甚至跪拜在地。

随即,一片片声势浩大的依仗过来,举着各式各样的旗牌。

每个持着旗牌的人,尽是高大魁梧的精锐骑士,个个穿戴者盔甲,神情凛然。

跟在这些旗牌的后面,又是数百名披着铁甲的精锐骑士。

每个人都是经历过严酷的战争考验,都是百战胜利的精锐战士。

每个精锐战士都披着精锐的铁甲,在阳光中熠熠生辉,行止间顾盼自威,让人心惊肉跳。

还没有到面前,只是远远看着,就有一种让人心惊肉跳之感。

所到之处,周边的骚动立即停止。

百姓们早就噤声,不敢多发一言。

叶芝西两人也是看着心惊肉跳,脑海中什么感叹想法都说不出来。

他们只有一个感觉,光凭镇国将军这几百名铁甲骑士,就足以震慑辽东宵小。

更别说,他的麾下还有上万名青牙军。

很快。

在前方的旗牌和数百名精锐无比的骑兵过去后。

中间露出了一大批穿着,精美盔甲的将领将官们。

其中一人更是被众将官簇拥,如众星拱月一般。

这人立即就吸引了宋潮两人,以及周边百姓们的注意力。

这将官年纪看上去才三十出头。

可是行止间充满威严,双目锐利,里面有着睿智,举手投足间顾盼非凡,气势逼人。

让人望着就心生畏惧!

尤其是这位将官骑在一匹纯白色的骏马上。

披着一身熠熠生辉,精良至极的鎏白钢甲,宛如天神下凡一般。

随着这名将官逐渐靠近。

街道两旁欢呼声,在快速不断的涌起:“定国将军!”

“定国将军……”

温越骑在骏马上,微笑着朝两侧的百姓挥手回应。

神态亲切,亲民爱戴。

看到温越回应,街道两旁的欢呼声越发响亮。

“金鳞不是池中物啊!”

叶芝西连连感叹:“这定国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如此雄主,真乃我等跟从之人!”

宋潮没有说什么,只是目光一直紧紧放在温越的身上,直到他消失。

等他走后,街道两旁百姓群众还在讨论不止。

“镇国将军出巡,真是威风,真是壮观!”

“有大人他在关外,我等便放心了,料北边的建虏也不敢过来一点!”

“嘿嘿,看到大人麾下的那些骑兵了吗?个个能一当百,这几百个骑士就能杀的几千建虏屁滚尿流!”

“那是自然,看到镇国将军披着的盔甲么?那可是当今陛下亲自赐予的!”

“不仅是镇国将军,旁边跟着的将官,哪一个身上的盔甲不是朝廷赐下来的,个个都是英雄豪杰!”

“就是就是……祖大人、韩大人、张大人、钟大人,哪一个不都是跟着镇国大人从万军中杀出来的,南征北战。”

“是啊,就是前几个月的战事,从北到南,根本没有停过,建虏哪个旗都不是我们青牙军的对手,甚至那建虏奴酋都不敢对战我们青牙军!”

“都是好汉啊!”

“真是感谢老天爷啊,给我们降下镇国将军。”

兴奋的讨论声,一阵接着一阵。

甚至温越的仪仗走远了许久,街道上的讨论声还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

叶芝西神情激动,对着旁边的宋潮道:“青浦兄,在下已经急不可耐,不等再去关外其他地方游历了,愿直往镇国将军府毛遂自荐!”

他伸出手邀请:“青浦兄,可愿同我一起过去!”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宋潮哈哈大笑,一把抓住叶芝西的手。

“青浦兄,小弟一路从延庆,永宁等地过来,诸多听闻了镇国将军的事迹,听闻自他出现在关外后,关外就一下子少了建虏入侵之苦。”

这两个大城处于关外,乃是严寒地方,本应该清苦,可是却有着这两座不下于内地的城池。

并且看这两个城池的繁华程度,甚至不比江南等地的城池要弱到哪里去。

另外,不论是在山海关还是中前所、青牙堡几地。

街道上都没有看见流民和乞丐。

两人稍微打听,得闻镇国将军在几个城池处,建有专门的收容场所。

刚出山海关几十里地外,就有两座大城,一座是中前所,另外一座则是青牙堡。

虽然山海关雄壮宏伟,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可是对于见多识广的两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说话的一个身材中等,带着短须,约莫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名叫叶芝西。

另外一人也是一个中年人,做书生打扮,名叫宋潮。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两人都是秀才书生,但久考不得功名,各自游历天下。

双方一见面就是投缘,便结为知己,相约同行。

城中还建造了许多处专门用来洗浴的场所,不需要多少价钱便可在里面洗浴,寻常老百姓每两三日就可以在里面洗浴一次。

宋潮和叶芝西暗自猜测,这可能也是几年间这两个城池没有爆发疫病的原因。

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