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红楼之双生花

黛玉出嫁

  • 作者:夏知念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9-23 22:09:15
  • 章节字数:6980字

菊花盆栽摆在芭蕉前,一排过去,六盆菊花,颜色品种各不同。

李纨笑着打趣:“原来二弟妹早就准备好了,连笔墨纸砚都有,你们几个今儿可得好生做几首诗才行。”

王熙凤:“你也别仗着是大嫂子便偷懒。你同我又不同,我要是会做诗,也得写两首。”

众人步入,瞧见大梨花树下放着桌几,方知宝钗早布置妥当了。

湘云仿佛早忘了旧年之事,今日主动与宝钗说话,看不出半分芥蒂。

这一日聚会过后,大观园便又锁起来了。

好在迎春如今已怀孕五个月了,肚子不算特别大,但还是很明显。

王熙凤借着打趣迎春,把气氛活跃起来。

宝钗让人将潇湘馆收拾出来,又下了贴子,请迎春、湘云、宝琴家来,置办下宴席。

王熙凤带了巧姐儿来,贾兰尚在读书,李纨便是独自前来。

第二日便晒妆日。

与贾家世交的人家,如四王八公里还未倒的人家,若黛玉只是嫁入寻常人家,这些诰命夫人必不会亲自过来,顶多派人送点贺仪。只是这一次,却许多当家太太都来了。

连南安王府的老太妃都亲至。

辅国公在东南吃了败仗,如今探春已和亲去,被俘的世子也放回来了。这父子二人早在八月底便押解回京,众人都以为天子必定马上要清算南安王府,不想天子只免了辅国公的差事,至于南安王世子,不过一个五品指挥使,丢了也不可惜,能保住命,便是大幸。可辅国公就不同了,原来在兵部挂职,虽非尚书侍郎这等编制之职,也是加了一道一品将军的衔,这同贾赦的一等将军可不是一回事,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未被清算,南安王府上下当时都庆幸。可时间一长,又觉得辅国公丢了差事,多不划算。只是战败之事才隔不久,一时也不好活动补缺。

老太妃来添妆,说是和贾母是手帕之交,实则还是想借由贾府,与郑家同陶家走动起来。

以前没有关系要紧,交情都是走动建立起来的。

为了表示诚意,南安太妃甚至动了自己的私库,添妆的东西里,有一柄玉如意,很是不凡 。

贾母自然亲自作陪,代黛玉道谢。至于别的客人,则由邢王两位太太与宝钗王熙凤去招待,还请了东府的尤氏过来帮忙。

众位诰命一边打量嫁妆,一边心里暗暗称奇。

贾琏当年去料理林如海的丧事时,处置林家财产,到底还记得贾敏是他的亲姑姑,林家的财产又着实丰厚,便没有动发贾敏当年的嫁妆。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场,贾敏当年出嫁的家具,都是贾母准备了十多年的,那时荣国公何等得重用,故而家具不是黄花梨木,便是紫檀,连装嫁妆的箱笼,都用的黄花梨木。

王熙凤自去年得了贾母的授意,便着人准备起来,所有家具全部重新上漆,如今放在院中,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从古董摆设到四季衣裳,从珠宝首饰到珍迹字画,可以说,真真是十里红妆。哪怕其中四十抬是郑家准备的,也有八十八抬,在高门大户里,这样的嫁妆也是十分惹人眼红的。

更有压箱底的金子两万两,是的,荣国府准备的压箱底的是金子,不是银子,若是银子,又要多出不少箱子来。

这里面,自然有陶家下聘的五万两银子兑的五千两金子,即便如此,也让一干诰命夫人啧啧称奇。

只有如南安太妃这样知根知底的老人,才知道,这一百二十八抬嫁妆,看上去风光,如果私下里没有给黛玉准备十间八间好铺子,几个好庄子,那荣国府可就真的昧下太多林家的财产了。

不知道的人也就罢了,知道的人家,却也没有会将这点想法说出来的意思。

这时方才轮到各位诰命夫人当家太太添妆。

待南安太妃的东西一拿出来,便惊住了众人。

贾母也连声说:“这如何使得,哪里能劳您这般破费……”

南安太妃却打断了贾母的话:“当年敏儿出嫁的时候,我也来添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我这个老太婆还能给敏儿的女儿添妆。要是敏儿在呢,我也就不破费了。如今却是得让我破费一次。毕竟当初,敏儿也叫我一声干娘呢。”

这话一出,贾母自然不好再拦着。

这段往事,许多太太夫人也并不知道。此时听了,暗暗记在心里,想着回去要使人打听一番。

待到众位客人都添妆完毕,接下来才是亲眷平辈长辈的添妆。这又与方才不同,方才是以南安太妃为尊,由她始。

亲眷却是越亲越尊最后添妆。

贾母与郑夫人客气了一番,到底将郑夫人排在了倒数第二位,只在贾母之前。

旁人也罢了,邢夫人这次的添妆未免太多。客人们不知道,黛玉却清楚,邢夫人身为大舅母,哪里愿意给如此重的礼,不过是王熙凤准备的。

不过,她承王熙凤的情,拜谢之后,方令紫鹃收下。

之后便是郑夫人。

郑夫人并没有打听过荣国府里两位太太是如何准备的,只照着自己的打算,备了一套点翠嵌红宝石的头面,一套翡翠头面,并一个匣子。

匣子里是两张铺子的契书与一个庄子的地契,以及两张万两的银票。

众诰命夫人心里如何诧异不提,嘴上都夸郑夫人大方疼女儿。

郑夫人笑着谦虚道:“谁家不疼女儿呢。便是玉儿嫁给我娘家侄儿,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免不了担心。在家千般好,出门万般难。大家何必笑我,回头你们家姑娘出门子,只怕比我更操心。”

她虽不提嫁妆之事,来的诰命夫人当家太太哪里又不会想到荣国府出门的两个姑娘,和亲的柔嘉郡主不提,那是宫里准备的嫁妆,荣国府添的妆虽多,可比起嫁妆来,也不算什么。只是嫁到孙家的二姑娘,当初出门时那嫁妆的抬数,比如今黛玉少一半不说,东西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黛玉眼圈红了。郑家侍她,可真的是如同亲生,都不能说比贾母待她差。

只是黛玉还记着规矩,忍住了眼泪,深深拜下去,方亲自接了礼盒,交给雪雁。

最后添妆的,便是贾母。

鸳鸯与琥珀一左一右侍立在贾母身旁,手上各自捧着紫檀木描金雕花的匣子。

琥珀捧的匣子打开来,是两层,上面一层,是一套金镶七彩宝石云头芙蓉纹头面一套,下面一层,是白玉雕菊花点金蕊头面一套。两套头面,都非凡品,一看就不是民间寻常金玉坊能打制的式样。

贾母:“这是你曾外祖父陪嫁给我的东西,白玉平和,养性子,七彩宝石说是常戴能生机,长精神。我只盼着你出嫁后,夫妻和睦,举安齐眉,一生平安无忧。”

黛玉跪在贾母身前,趴在贾母膝上,忍的许久的泪,到底落下来。

贾母轻轻拍着外孙女儿的背,心里是既高兴又心酸,当年嫁贾敏的时候,贾敏也是这般,趴在她膝上落泪。一晃,居然二十多年就过去了。

她也老了,护不住孙外女了。好在,黛玉明日就出门了。

另一个匣子,装的是薄薄的几张纸。一张京郊的庄子地契,虽然只有八百亩,却是王熙凤与贾琏费了好一通功夫才淘来的。两张铺子的契子,却是当年贾敏的陪嫁铺子,如今换成了黛玉的名字。

郑夫人忙说:“还是老太太最疼外孙女儿,我们都比不了。”

她开了口,不管在场的诰命夫人心里如何想,都只能附和,夸赞贾母慈善,夸荣国府厚道。

为您提供大神 夏知念 的《红楼之双生花》最快更新

黛玉出嫁 免费阅读.[www.]

词曲当即填完,果然写意又潇洒,浑然天成。

宝钗:“正是。娘娘从宫里赐来的十二盆菊花,较去年又添了两个新品种。”说罢,请大家去屋后院子里看花。

潇湘馆屋舍小,屋后的院子也小,只是摆一两桌也是能的。

一时姑娘们又商量限韵与否,题目如何拟。

以一柱香为限,众人都写毕,由贾母、王熙凤品鉴,黛玉仍夺了魁首,一曲《菊梦》,既大气,又新颖。

只可惜旁人不知,她写的分明是与戴语之交。

贾母说:“你们往年不是还咏过菊花诗,如今菊花又开了,很该再开一社。”

看上去只少了探春一个,在座之人,感觉却是心情大不同。

戴语除了佩服,再无别的词可表达心情:“你都见识过了古典书籍里记录的国家,想一想,可是你们那里独一份,不过是嫁去陶家,又是熟悉的人家,又有什么可担忧害怕的?”

黛玉一想,也是,陶家于她,已是极为熟悉的人家了,陶浅更是见过多次,性情又了解,戴语去异乡他国尚且不怕,她有什么好怕的呢?还有紫鹃雪雁春纤秋霜和王嬷嬷陪她。

黛玉见识了戴语拍摄出来的异域之国,当即便写下了《经行记》,道:“杜环的《经行记》大部分失散了,我只读过《通典》里的残留的文字。这非洲之地,山海经里也有关于它的记载,如今亲眼见到,却又如今不同。”

等回去之后,果然抛去担忧,白日里除了看书,便是陪贾母聊天散步,同惜春下一局棋,或是去大观园里走一走。

贾母想着黛玉再过几日出门,便叫宝钗将大观园开了,只开了一处门进出,派了四个婆子,轮流守着。

大家笑起来。

贾母都附和,众人也不能扫兴。

阅读红楼之双生花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