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86章:战争结束!班师回朝!万岁

  • 作者:沉默的糕点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5-27 07:28:02
  • 章节字数:24034字

然后,两支军队疯狂地战斗在了一起。

很乱!

两支军队都很乱。

“敌袭,敌袭!”

双方开始了疯狂的开火。

俄军在火力上,是极其吃亏的。

而且,这也是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夜战。

“嗖嗖嗖嗖嗖……”

夜间指挥太难,对组织度要求太高,军队越多,可能会越乱。

哪怕是苏曳的军队,在夜战训练方面,也不是很多。

因为,没有火炮。

而中国军队有大量的炮击炮,不过这个时候也很难非常精准的瞄准的,就只能朝着大概的目标炮击。

但就算这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

因为,敌人就龟缩在那小片区域。

“包围,包围!”

“第一师,朝着东北方向前进。”

“天上的飞艇会指引你们的方向。”

“嗖嗖嗖嗖嗖嗖……”

照明弹,依旧疯狂地发射。

最精锐的第一师,跟着天上飞艇的方向,朝着东北方向狂奔。

此时,消灭多少敌人不重要,完成对俄军的包围圈最重要。

因为背后就是黑龙江,只需要包围一个半圆,这两万俄军就直接被包饺子了。

在黑夜中在,哪怕是精锐的第一师,也难免会有掉队的,在行军中受伤的。

这个时候,真的幸亏有天上的飞艇引路,指挥官只需要盯着天上探照灯,埋头往前狂奔。

也幸亏这里是大平原,换成西南地形,哪怕东南丘陵多水地形,也是要命的。

………………

西北部瑷珲城防线内,俄国远征军统帅得到了一个噩耗。

“中国军队饶过了我们的防线,去攻打我们在黑龙江左案的主力军队。”

“要不要去支援?”

远征军主帅道:“我们就在左岸,瑷珲城就在左岸啊。

接着,他飞奔来到地图面前。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我们眼皮底下,绕到了东北方向去了,现在他们距离我们就不到两公里。”主帅惊骇道。

“是的,将军。”

远征军主帅道:“苏曳是疯了吗?这可是晚上,而且他很可能会腹背受敌啊。”

他在地图上画出了俄国两万主力在江边的位置,又画出了中国军队的位置,距离瑷珲城堡真的只有区区两公里不到。

之前中国军队这么保守,忽然之间竟然变得这么大胆了。

按照这个架势,前来突袭的中国军队,很可能会被两股俄军内外夹击。

但是……

瑷珲城防线的后面,又有中国军队。

这……这算是什么,甜甜圈吗?

一环套一环,包围和被包围吗?

“中国军队来了多少?”远征军主帅道。

“不知道啊,将军!”

远征军主帅来到城堡的最高处,拿着望远镜看向不到两千米之外的战场。

“嗖嗖嗖嗖嗖嗖……”伴随着无数的照明弹升空,他也看清楚了。

密密麻麻啊的中国军队,如同蚂蚁群一般快速地移动,正在构建包围圈。

不计其数。

至少超过三四万以上了。

要不要支援?

不支援的话,在岸边的两万俄军主力,很可能就会被彻底包围了。

支援的话,整个防线只有一万人,一旦脱离了防线,那后方中国军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直接突飞猛进,占领他们的防线了。

“天杀的中国飞艇,要不是他们在空中引路,中国军队肯定完不成包围圈的。”

“不支援,不能支援。”

“传令下去,岸边的我军主力,立刻想办法突围,想尽一切办法突围,返回防线。”

“所有火炮部队,瞄准江左岸的中国军队开火。”

下面的军官道:“将军,那个区域太小了,而且还在不断缩小之中,我军和中国军队,几乎完全纠缠在一起了,而且晚上看不见,一旦炮击的话,不但会杀伤中国军队,也会杀伤我国军队的。”

远征军主帅道:“不要管,不要管,根据你们的感觉,根据你们的专业,炮轰!”

“是!”

随着远征军主帅的命令,防线阵地内的火炮猛地开火。

“轰轰轰轰轰……”

晚上,无数的炮弹狠狠砸在前方的战场上。

在火光中,一个接着一个战士倒下。

中国军队指挥官大声吼道:“不要管火炮,不要躲避,继续前进,继续前行,根据天上飞艇的指引方向,完成包围圈。”

“第一师往东北方向,第九师往东南方向。”

“剩下两个师,维持原有方位,不断逼近。”

不计其数的中国军队,完全不算乱炸的炮弹,继续在军官的带领下,拼命狂奔。

“不要管是否脱离了伱们的连队,也不要管眼前的排长,班长是不是你们,就认准你们身边最近的军官,听从他的命令,跟着他的脚步。”

这绝对是中国军队的一场极限操作了。

在这种夜间狂奔之下,在疯狂的炮火之下,每个人都在狂奔,班,排,连等单位跑散了,完全是正常的。

但是不要管,不要理,就朝着一个方向跑,就赶到指定位置便是。

地面上的军队还不觉得,就只是拼命地狂奔。但是在空中负责指挥和引路的飞艇观察员,见到这一幕却是热血沸腾。

内心甚至想要高呼:苏曳王爷万岁。

中国军队万岁。

只有他们能够俯瞰全局,能够知道今天晚上这一切,是何等之了不起。

不管成功以否,这都是一个无比宝贵的经验。

这完全创造了奇迹。

这绝对是中国军队历史的第一次。

之前什么夜战之类的,都是《三国演义》的戏文。

在这种黑夜之中,五万大军竟然能够完成包围圈,何等之了不起?

何等之艰难。

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瑷珲城防线的俄国军队,甚至都不敢来支援。

仅仅一个多小时后!

中国的五万大军,完成对俄国两万主力的包围。

紧接着,开始收缩包围圈。

开始挤压俄国在江左岸的俄国军队。

包围圈不断缩小。

一边缩小包围圈,一边开火。

超过二百门炮击炮,不知疲倦地开火。

这个时候,更加显示出了迫击炮的优越性了。

这么短的距离,寻常火炮几乎是无法完成越过己方军队对敌攻击的。

但迫击炮弹却可以划过一道弯弯的弧线,精准地将炮弹砸入俄国军队阵列之中。

“轰轰轰轰……”

疯狂的密集的爆炸。

最最惨烈的一幕发生。

之前的炮击跑,落入战壕之内,每一枚炮弹杀伤人数终究是有限的。

而现在,这两万俄军被包围,被压缩,已经非常密集了。

俄军在白天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但是到了夜间,战斗力大大衰减。

更关键的是,他们要渡江北上,虽然是带着武器的,但是带的子弹确实不够的,所以伤亡越来越大。

“突围,突围,不计一切代价突围,杀回瑷珲城防线。”

俄国军官拼命地下达命令。

而后,被包围俄国军队再一次进行突围。

不计其数的俄国军队,疯狂地朝着东南这一个方向突围。

他们凶残,不畏死的特性,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

前仆后继,一波接着一波,疯狂地冲锋。

中国军队在东南的包围圈,受到了最猛烈的冲击。

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其实犯了一个错误,最精锐的第一师被安排了去了东北部,但敌军没有从那里撤离。

第九师是太平军改编的,不是最精锐的,现在却面临最大的压力。

但是这种仓促的战斗,犯错是难免的。

就看双方谁犯的错误最小。

师长陈玉成看着自己的包围圈岌岌可危,顿时眼眶欲裂。

这一次出击,原本轮不到自己师的,是林启荣的那个师。但是他陈玉成去苏曳面前,拼命拍着胸脯请命,这才得到了机会。

要是自己第九师掉链子,让敌人突围逃回瑷珲城防线内。

那……那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在军中混?

“给我堆上去,堆上去。”

“不要怕死,不要怕死。”

“我们的战斗力,不如第一师的兄弟,但我们太平军兄弟出身,最不怕的就是死。”

“给我用身体往前挡,排长死了,连长上,团长死了,旅长上,我也上!”

两支军队的血性,凶残都爆发到了极致。

第九师是太平军最精锐的力量改编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死。

俄军前仆后继,疯狂地突围。

中国军队第九师,用血肉之躯,拼命地往上顶。

哪里脆弱,就往哪里顶。

双方都毫不畏死。

双方都杀红了眼睛。

双方的军队,都不断地倒地毙命。

很快,尸体就堆积如山。

但,这种短距离,没有任何防御阵地的情形下,比的就是火力,就是勇敢。

双方的战斗素质,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么近的距离,枪法准不准,也不重要了。

甚至互相的配合,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就是不断地开火,不断对往上堆人命。

第九师的勇敢,不亚于俄军。

火力超过俄军,因为几乎全员装备连珠步枪。

还有一个大杀器。

手雷。

这不算什么秘密武器,但是在之前的战斗中,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而现在,双方短兵相接。

第九师的手雷,雨点一般投掷出去,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就这样,最凶残的一战,一直这样持续,持续,持续。

俄国军队不知疲倦,如同恐怖的潮水一般,一遍又一遍冲击第九师的防线。

第九师负责的包围圈,一开始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会被攻破。

同在包围圈的另外两个师,已经派遣了军队前来支援。

但是随着战斗的深入,第九师的包围圈,反而越来越稳固了。

在这种最血腥的战斗中,反而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优势。

其实,单纯战斗力素质,第九师是不如俄军精锐的。

但不知道为何,在这种特殊环境内,就是占据了上风。

付出了无比巨大的伤亡之后,随着第九师负责的包围圈越来越稳固,俄军发现自己数量越来越少,发现自己肯定是无法突围了。

而且,第九师这边在激战,另外三个师的中国军队丝毫没有停留,依旧在不断缩小包围圈,依旧在不断地开火。

俄军指挥官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一场夜战,中国军队完成包围圈之后,优势太大了。

迫击炮优势,步枪火力优势。

最关键的是空中飞艇,还有照明弹等等带来的视野优势。

在这样下去的话,他们这两万俄军主力真的会全军覆灭的。

而包围圈小到极致后,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就能进行全覆盖了。

现在只有一个选择了,剩下的军队开始登船,撤回到江面之上,然后全速北上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

至于中国海军是不是会追杀过来,完全顾不上了。

“登船,登船。”

随着一声令下。

俄国军队不顾冰冷的江水,拼命地往江面上的几百艘船游去,爬去。

这几百艘船,做多也就是能运载一万人而已。

在这种慌乱之中,越来越多的俄军逃到江面的船上,满载一艘,就立刻出发一艘。

所以,越来越多的俄国运兵船离开这片江面,朝着近百里之外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而去。

“不要管江面上逃窜的敌军,专心负责击杀岸上的敌人。”

中国军队一遍又一遍地下令。

所有迫击炮,也不要试图去攻击江面上的船只,这种黑暗环境下,命中率太低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俄军通过黑龙江逃窜了。

而岸边的俄军,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中国军队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

最终!

包围圈小到了极致。

仅有的两千多名俄军,被包围在一个小角落之内。

但是,江面上所有的船只,都已经离开了。

大约有近万名俄军士兵,逃上了这艘船,逃往了布拉戈维申斯克。

岸边上这两千多名残存的俄军,依旧不愿意投降,但是他们的子弹已经打完了。

他们纷纷装上了刺刀,要和中国军队进行白刃战。

但是,谁跟你打白刃战?

你子弹打完了,我们可没有打完。

中国军队,不断近逼,不断开火。

这支俄国残军不断后退,背后就是冰冷刺骨的江水。

但是,他们纷纷跳入江水之中。

“扑通,扑通,扑通……”

他们试图游到江对岸去。

这段江面也没有多宽,也只有五百米左右。

但……已经很恐怖了。

尤其在这冰冷的环境下,江水湍急,黑暗之中,看不清楚方向,游了一段距离后,就彻底迷失了。

极度的严寒之下,很快就失去了力气。

一个个沉入冰冷的江水之中。

只有少数一些俄军,盯着对岸的方向拼命游动。

但……就在这个时候。

江面上忽然出现了无数的光柱。

这,这是中国舰队的探照灯。

徐有壬和尤根伯爵,率领着舰队杀来了。

几百米宽的江面,在这支舰队面前是显得拥挤的。

这也是舰队不敢冒险进入战斗水域的原因,区区几百米的江面,大白天来了,完全就是火炮的靶子而已。

此时,瑷珲城的防线的火炮已经开火了,对着江面开火。

徐有壬大声下令:“不要管江面上的敌军,舰队全速前进,全速前进。”

就这样,几十艘战舰用最快的速度,穿过这段危险水域,穿过敌人的炮火。

“嗡嗡嗡嗡……”空中的几艘飞艇,沿着江面一直往北,为舰队指路。

而前方十几里的江面上,密密麻麻都是俄国的运兵船,近万名士兵,几百艘船只,正在全速逃窜,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这些船,速度实在太慢了。

大部分都是风帆动力,这如何行?

中国军队的军舰,又有风帆,还有蒸汽机动力。

短短不到两个小时后,整个舰队就追上了几百艘俄国的运兵船。

“轰轰轰轰……”几十艘战舰上的火炮,开始疯狂地开火。

开始了疯狂的猎杀。

几百艘俄国的运兵船,一艘接着一艘被摧毁了。

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剩下的俄国运兵船,在浅滩的地面开始重新登陆,试图逃回到陆地之上。

因为运兵船太多了,俄军太多了。

越来越多的俄军,成功逃到了陆地,拼命地朝着北边逃跑。

而与此同时,中国陆军的第一师也在狂奔,朝着北边的方向狂奔。

刚才左岸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是结果注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急行军北上。

因为,断定海军无法在江面上完成对俄军的全面击杀,肯定会有大量的俄军逃到陆地上。所以最精锐的第一师,需要完成接下来的战斗目标。

在飞艇的引路下,近乎疯狂地急行军。

所以,在大规模俄军逃回到陆地上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军队第一师追上的时候。

战斗,再一次爆发。

只不过,此时逃窜的俄军,已经失去了组织度了,甚至弹药也没有多少了。

而且,士气也几乎毁了。

先是遭遇了包围战,而后又遇到了江面上的屠杀,此时只想着逃跑。

中国军队不断追杀,追杀。

……

天亮了!

枪声继续响起,但是已经非常稀疏了。

中国军队第一师,在上百里的东北平原上,疯狂追杀着最后逃窜的俄军。

但……不管如何。

这两万俄军主力,已经可以算是全军覆灭了。

这一场夜战,前所未有之大胜。

在海军和陆军的配合下,完成了两万人的歼灭战。

但是,中国军队的统帅部,根本来不及庆祝!

几乎天刚刚开始亮,新的战斗就爆发了。

如今的俄军,就剩下一万人在瑷珲城防线了。

苏曳还有近四万军队,完全是以逸待劳的。

朝阳升起的时候,这四万军队就开始行动了。

但,不是直接强攻这个防线,而是进行包围。

昨夜参加突袭的军队,第一师依旧在北边猎杀,剩下的三个师,稍稍休息之后,也立刻要加入包围之中。

超过七万的中国军队,对一万俄军防线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包围。

紧接着,中国的海军完成了战斗任务之后,开始南下,在足够安全的距离内,将炮口对准了瑷珲城。

………………

瑷珲城内!

俄国远征军主帅和东西伯利亚的总督,静静无言。

两人站在最高处,望着外面。

天亮了,看清楚了。

中国军队依旧在狂奔,依旧在完成大包围圈。

天上的飞艇,依旧在空中引路。

“接下来,欧洲必须要大规模制造飞艇,我国也要大规模制造飞艇,否则真的是太被动了。”远征军主帅道。

东西伯利亚总督叹息一声道:“这一战,输了。”

远征军主帅双眼通红,近乎麻木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

是啊,输了!

如果从宣战开始算的话,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多。

如果从双方真正开打算的话,也整整打了半年。

现在,结果出来了。

竟然输得这么惨。

“我们都回不去圣彼得堡了。”远征军主帅道:“回去,大概也会被捕吧。”

“无法想象,这一场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会引发何等之轰动。”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击败外国军队,为何偏偏是我们?就算它要崛起,为何偏偏是踩着我们的脑袋崛起的?”

东西伯利亚总督道:“将军,还是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吧,要不要投降。”

是啊。

要不要投降?

赢,肯定是赢不了了。

但是选择死战到底,成全军人的荣耀。

还是选择投降活命。

“谈吧,谈判停战吧。”

………………

接下来,俄国派来了使者,谈判停战条件。

俄方的条件是,中国军队打开包围圈,放俄国军队离开。

而俄国军队,愿意放弃火炮,集体撤出中国的境内,返回布拉戈维申斯克。

双反停战。

真是天大的玩笑。

苏曳从来都没有承认瑷珲条约和《清俄北京条约》。

所以,所谓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根本不是俄国的土地,而是中国的海兰泡。

苏曳的条件,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全部俘虏。

双方一边谈判,中国军队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停顿,依旧在完善包围圈。

而此时,南方的土地上。

不计其数的马车,牛车,源源不断地北上。

运来了不计其数的弹药,粮食和补给物资。

中国方面,完全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思。

而双方注定是谈不拢的。

俄国人最后给出的条件是,一万俄军愿意撤出争议领土。

也就是说,他们不坚持撤退到海兰泡了,而是直接撤退到西伯利亚。

然后,东西伯利亚总督愿意和苏曳签署停战协定。

苏曳,依旧拒绝。

他的条件依旧没有变,俄国军队无条件投降,全部被俘虏。

最终,谈判失败!

两日之后,得到充分补给的中国军队,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

见鬼的是,这一次中国军队又打得很保守了,尽量减少己方军队的伤亡。

一点都不冒进。

那天晚上,苏曳你打得这么冒险,这么疯狂。

结果现在,又这么保守。

在这种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哪怕是打得如此保守,推进速度也非常快。

俄国军队的阵地,不断丢失。

中国军队,不断推进。

双方的火力,已经悬殊到了极致。

几日之后!

俄军的外围阵地,几乎全部丢了。

仅剩的军队,全部龟缩在瑷珲城内。

这座城市已经修建了一百多年了,有坚固的城墙,周长两千五百米,最高处的魁星楼二十米左右。

此时,城内的俄军只有五千左右。

苏曳来到阵前,用望远镜看着这座城池。

“王爷,俄军主帅非常顽固,依旧不愿意投降,大概是想着我们投鼠忌器吧,这是我们在北边最大的城池,一旦摧毁了,想要重建的难度太高了。”

苏曳缓缓道:“奕山。”

前黑龙江将军奕山出列,跪下道:“奴才在。”

苏曳微微皱眉,你是爱新觉罗,面对我这个外姓郡王,自称什么奴才?

瑷珲条约,就是此人在瑷珲城内和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签署的。

“你觉得瑷珲城毁掉了,可惜吗?”苏曳问道。

“不可惜。”奕山道:“只要有王爷在,只要英勇的军队在,我们就不需要瑷珲城,我们的军队到哪里,长城就在哪里。海兰泡往北,往北,往北,都是我们的防线。”

“区区一个瑷珲城,完全不足惜。”

苏曳一声叹息。

这个回答,听上去何等之威风,何等之英明圣武,何等之勇敢睿智。

哪里像是奕山说出口的啊。

但也不妨碍他签下了《广州条约》、《瑷珲条约》等丧权辱国之条约。

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苏曳缓缓道:“既然不投降,那就不降吧!”

“攻打瑷珲城,哪怕打成废墟,打成瓦砾,夷为平地,也要全歼俄军!”

苏曳一声令下。

顿时,用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军。

然后,总攻开始。

不计其数的炮火,疯狂砸在瑷珲城上。

疯狂的火力覆盖。

仅仅几个时辰后。

“轰轰轰……”一阵巨响。

瑷珲城的城墙,直接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苏曳军队依旧不骄不躁,稳稳推进。

不断压缩战线,占领了阵地之后,大军才大规模进城。

几乎没有给俄军任何机会。

城内的俄军,试图进行巷战,试图依靠城内的建筑顽固据守,给中国军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但是,在这种情形下,谁给你打巷战。

这么小的城池,完全用炮火洗地。

一栋一栋建筑,直接被炮弹炸成了废墟。

一片一片被夷平。

躲在里面的俄国军队,也不必出来了,直接被埋葬在里面便是。

在这疯狂的炮火洗礼下。

整个瑷珲城内几乎所有的建筑,全部沦为废墟。

最终,只有一栋建筑孤零零地耸立着。

魁星楼。

几百名俄军,无比拥挤地躲在里面。

东西伯利亚总督,远征军主帅,都在里面。

中国军队,将这栋建筑包围得水泄不通。

几十门重炮,也全部瞄准了这栋建筑。

十几艘飞艇,飞到很低的位置,将一桶一桶的东西,直接砸下来。

“砰,砰,砰。”

是石油!

没有提炼过,最原始的石油。

一直砸,一直砸。

几十桶,几百桶,超过十万斤的石油,砸在魁星楼的外墙。

整栋建筑,都被彻底染黑了,黏糊糊的石油,流淌在每一处地方。

“开火!”随着一声令下。

“嗖嗖嗖嗖……”

几十枚炮弹,瞄准了魁星楼猛地射击。

“轰轰轰轰……”

冲天的火焰,猛地燃烧。

二十米的魁星楼,如同巨大的火炬一般,疯狂燃烧。

这是石油,燃烧之后,会有不计其数的毒气。

冲天的黑烟。

这些浓烟,毒气,无孔不入。

建筑内的几百名俄军,痛苦地哀嚎。

远征军主帅高呼道:“不要出去,不要投降。”

但是……

他们终究是人。

东西伯利亚总督忍不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拼命地往前冲。

“我投降,我愿意投降。”

“我是东西伯利亚总督,快救我,快救我,我无法呼吸了,眼睛看不见了。”

接下来,是远征军主帅。

幸存的俄军,拼命地逃出来。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逃出来,活生生被浓烟呛死。

………………

两刻钟后!

俄国远征军主帅,东西伯利亚总督凄惨无比地被押到苏曳的面前。

“苏曳王爷,请给我们足够的礼遇。”

他们的话没有说完,后面的士兵猛地一踢,直接将他们按着跪在地上。

苏曳缓缓道:“如果你们是正常投降的,那我会给你们礼遇。”

“但现在你们是被俘虏的,甚至是战犯。”

“我会给你们一定的待遇,但别奢望太高。”

“另外,对于你们接下来的命运,也不要抱有太高的奢望,因为我们会用法律审判你们,会把你们送上军事法庭。”

……………………

至此,俄国六万远征军,几乎全军覆灭了。

战争,应该算是结束了。

但,苏曳没有宣布战争结束。

仅仅只做了两日的休整,接着下令军队渡江北上,进攻海兰泡,进攻俄国人在东西伯利亚的大本营。

陈玉成道:“大帅,要不要留人?”

因为此时海兰泡内出了少量的俄国军队后,大部分都是平民和工匠。

苏曳摇头道:“不留人,除了女人和小孩,全部杀光。”

陈玉成无比兴奋道:“是!”

接着,他兴致勃勃就要出去,领兵去执行对海兰泡的军事任务。

苏曳道:“你不要去,让王天扬和林启荣去。”

陈玉成道:“为啥啊?”

苏曳道:“你凶性已经够了,杀心太重了,不能继续增加你的戾气。”

苏曳算是良苦用心了,陈玉成此人未来想要走上更高的位置,心性还是要打磨。

他凶性有余,正气不足。

作为一个主帅,所谓杀戮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不能因此而振奋,嗜杀成瘾。

…………………

次日!

中国军队潮水一般涌入了海兰泡。

仅仅一日之后!

战斗结束。

除了女人和小孩,这座城市的人空了。

算是为历史上海兰泡屠杀的死难者报仇雪恨了。

接着,徐有壬和尤根伯爵接到了新命令,他们带着一个旅的军队,前往海参崴。

战斗任务:收复海参崴。

彻底占领海参崴基地。

作战方式和海兰泡一样,除了女人和小孩,寸草不生。

“是!”

趁着还没有封冻,中国海军带着几千陆军,去执行海参崴任务。

拿下了海兰泡之后,中国军队依旧没有停止脚步,趁着最严寒的冬天还没有到来之前,继续北上,东进。

继续消灭剩余所有的俄军基地,堡垒,村庄。

等等等等。

总之,就是要将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所丢掉的领土,全部军事夺回。

消灭这大几十万平方公里上,所看到的一切俄国人。

………………

冬天来临了。

大雪洋洋洒洒而下。

中国军队,依旧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进行最后的击杀。

黑龙江也已经冰封了。

中国舰队也在最后时间内,脱离了这片冰封之海,南下返回天津港。

一个旅的中国军队,带着足够的粮食和补给,杀入了海参崴。

占领海参崴。

对那里的俄国工匠,进行了再一次的毁灭性攻击。

确保,这片基地上再也没有俄国人。

……………………

海兰泡城内。

“喝不惯,喝不惯!”

苏曳和僧格林沁等人喝着伏特加。

僧格林沁蛮喜欢,但苏曳实在是喝不习惯。

“王爷,本朝前所未有之大胜啊。”

“几百年以来,对外战争之最大胜利啊。”

旁边一个满洲师长道:“对外战争之最大胜利,不是对准噶尔的灭国之战吗?”

僧格林沁狠狠拍了一下他的脑袋道:“没有学问,就少说话。和准噶尔那一战,是内战,内战懂吗?”

那个满洲师长道:“是内战吗?”

其实算是对外的灭国之战,但是说它是内战,那就是内战。

僧格林沁道:“再说灭准噶尔那一战,要说艰难,肯定是艰难的。但要论胜利之辉煌,不如我们这一战。”

“列强的六万大军,近乎全军覆灭。”

“如此辉煌之大胜,想都不敢想。”

苏曳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僧格林沁举杯,一饮而尽后,又摇头道:“真难喝,太难喝了。”

僧格林沁道:“王爷,这一战至少能换来三年的和平吧。”

苏曳道:“对,至少三年,失去了海兰泡,沙俄失去了最大的基地。想要再一次发动战争,需要很长时间了。”

“这三年内,我们要扩建海兰泡,扩建瑷珲城,扩建海参崴。”

“确保下一场战争,俄国人不管是来十万,还是二十万大军,我们都能打赢。”

“这几年内,我们要完成近百万的移民,使得关外这最肥沃的土地,不再这般荒无人烟。”

“这一战,我们收复了所有的失地。而下一战,我们要拿下整个东西伯利亚。”

僧格林沁举杯道:“我愿以王爷一起,完成这个宏图大业。”

与此同时!

不计其数的军队,穿着厚厚的棉衣,浩浩荡荡地南下。

接下来,至少好几年的和平期。

大部分就不需要驻守在这苦寒之地了,留下一个师就够了。

七八万大军,延绵几十里,班师回朝。

尽管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天寒地冻。

但是这几万大军,依旧热火朝廷。

唱着军歌,响彻云霄。

这一刻,再也没有什么汉人,满洲人,蒙古人之分。

再也没有什么八旗军队,太平军,绿营军队出身之分。

只有中国军队。

大家都是兄弟,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忽然,有人大声高呼:“王爷万岁,万岁,万岁!”

顿时,很多人一愕,这个口号,是不是不适合啊。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齐声高呼:“王爷万岁。”

而强国会的成员赶紧在后面接着大喊道:“中国军队万岁。”

“中国人民万岁!”

尽管这些词汇,都很新。

但,有人带头了,而且这个口号显得如此热血沸腾。

那么,几万人就一起齐声高呼。

“王爷万岁,中国军队万岁,中国人民万岁!”

………………

注:万字更新送上,稍稍求一下月票,免得名次太难看哈,谢谢大家!

(本章完)

那么俄军的指挥部是怎么想的?

黑龙江左岸的俄军在照明弹光芒之下,顿时见到了毛骨悚然的一幕。

不计其数的中国军队,密密麻麻的冲了上来。

但是很快,就分清楚了。

因为双方语言不一样。

两支军队的指挥系统,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不计其数照明弹射向了天空,

但不管这样那样的原因,苏曳还是组织起了夜战。

不外乎有两个原因,渡江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是既定战术,而且时间紧迫,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要放弃这个方案。所以要继续观察中国海军的动向,如果发现有机会渡江的话,那就会继续执行这个方案,届时就要争分夺秒,所以这两万军队当然没有必要撤回军营防线之内。

其二,鬼知道苏曳大军会绕过防线,前来夜袭啊。

让两万军队就这么呆在岸边,也不撤退回军营防线之内,这当然是军事错误。

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照明设施,实在是很难玩夜战的。

而且在夜间,军队多可能不是一个优势,反而是弊端。

超过七万军队,在区区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作战。

短时间内,甚至陷入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阅读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