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第326章.去偷去抢又如何!

  • 作者:骑猪的小猫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6-01 05:33:00
  • 章节字数:10398字

很多厂子在前几年都重金投入传统相机的生产线,进口的设备当时卖的价格可便宜了。

很多厂子一个个都开心着呢,现在生产线铺开没生产两年呢,忽然发现人家玩数码去了!

妈的,外国佬低价把手里淘汰的设备转过来了!

就没几个发展的很好,不是开始亏损就是快要破产。

陈时平此时指着那些设备说道:“这是世界最顶级的十五家公司的产品,索尼、佳能、柯达、富士胶片、惠普、尼康、卡西欧”

“去年的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众多顶级厂商都开始推介电子数码,过去一年了,国内还是没什么动静。”

“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摄影机,又或者是动捕系统和数字特效都离不开这些东西。”

“各个厂现在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不努力抓住电子数码最后的末班车,就要彻底被淘汰了!”

“当然,相机只是一方面,前年,索尼就成功推出成熟的数码摄影机,今年也研发出更加成熟的产品,或许明年数码摄影机也会取代传统胶卷摄影机。”

“好莱坞的电影行业,也在全力发展数字技术,这个大家伙就是他们的动捕系统。”

“我都着急了,伱们不着急吗?厂子都要倒闭了,也不着急?”

陈时平好笑地说道:“我一个拍电影的都比你们着急,天底下哪有顾客替商家操心的道理。”

不少厂子的技术专家此时脸都红了,其实不少人也想过改的,只不过每个厂子的问题都很多,船太大不好掉头了。

陈时平叹一口气说道:“这也请各位专家来开会的原因,中影希望牵头成立一家国内最顶尖的数字摄影研究所,各个厂商一起合作,技术共享、成果共享,中影出资!”

“至于你们原来的生产线和产品,我会帮助你们推销出去,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还消费不起数码相机,两百美金能要了他们的命。”

不少厂子的负责人此时眼睛一亮,技术改革什么的哪有这个消息让人兴奋!

说什么技术改革,那是未来的发展问题了,关键是他们这些厂子现在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了。

不解决目前的困境是没有办法谈什么技术的。

陈时平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需要替他们操心。

低价倾销吧,好歹让工厂先活下来,活得好不好就不重要了。

熬几年再说吧。

陈时平轻咳一声说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回头我会和你们厂领导沟通。

现在请各位专家们,请研究一下这些设备,不管最后是否加入,都可以当做是一次技术交流。”

说完这些,陈时平就把空间让给专家了。

厂子发展的问题不用他们来操心,搞技术就行了。

国内在光学领域真的很强,这一点陈时平其实不担心技术问题,只不过这些东西发展到最后都会涉及到半导体,会涉及到芯片。

陈时平都开始担心自己未来会不会跑去搞半导体了。

不过应该不用,相机和摄影机的芯片没那么高大上,不用陈时平来操心。

专家们去研究设备和新技术,陈时平则是被那些厂子带队负责人给拦住了。

都在打听陈时平有什么办法能帮他们打开销路。

“中影在亚洲很多地区都有渠道,西方的那些大公司看不上,那些国家的消费能力也低。

一百美金的数码相机买不起,二十美金的胶卷相机还是能咬咬牙买的。

如果我们把价格再控制一下,低价倾销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不要总想着去欧美的高端市场,能把亚非拉吃下来,你们都赢麻了。”

陈时平说完,忽然想到后世一个专门做低端手机的厂商,人家在非洲混的风生水起,赚钱赚麻了。

大厂都看不上的市场,被人家一口气吃掉,哪怕利润利,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国内这几年的企业发展风气都是这样,和欧美企业合作就是牛逼,哪怕是给人家做代工厂小弟。

但要是说和非洲国家合作,哪怕是处于主导地位,也不好意思提。

拉下身段很重要。

不过这些厂子也不是拉不下身段,就是单纯的没有渠道。

陈时平现在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渠道,能不能成,就看后面怎么做了。

陈时平和这些人聊了一会就先走了。

一个个先去把自家的生产情况产品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报告,然后才能来谈合作嘛。

关键是陈时平还要看看这些专家能不能有个很好的思路去发展。

帮助这些企业发展不是陈时平的主要目标,他是中影的总经理又不是来给他们搞发展的。

这些厂子的专家要是捣鼓不出来,陈时平宁愿去各个高校投资。

节约资源,集中精力搞研发。

要是这些专家能搞出来名堂,陈时平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们也算做好事了。

不能有圣人的心思,不然陈时平得累死。

能把自己这一块做好就非常不错了,哪有时间去当救世主。

给专家们一点时间,过几天再来看看。

陈时平的办公室里,他处理一下公司的事情,就拿着文件去市政那边了。

建设怀柔的数字基地,需要市政那边的帮助。

市政那边还是非常支持中影的,童董当时都把关系跑完了,现在换了更优秀的项目,他们更欢迎了。

陈时平说的好啊,高新产业才符合京城发展的定位嘛。

影视基地听着就很低端,京城怎么能和承德一样的定位呢。

中影出资,市政牵头,手续下来的很快!

拿到手续后,陈时平还没开始下一步动作呢,就有不少人找上门希望可以作为承建商来建设这个数字基地。

来打听的公司一个比一个背景大。

陈时平都麻了,我他娘的还没招标呢!

而且我们有自己的建筑公司!

交给你们做,我们自己的地产公司不发展啦!

刚刚给集团的建筑改了名,正准备大展身手呢!

中影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也就是北影厂置景部的前身。

这两年在承德和北戴河那边盖了很多房子,建筑经验还是很充足的。

陈时平给他们下了任务,三个月内先出设计图,确定施工方案,明年开春直接开工!

发展的好,明年就可以开文旅地产项目了。

游乐园、酒店、商场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在未来才会是中影最赚钱的产业。

这些事情做起来非常麻烦,而且目前看来前景不是很明朗,很多人对什么文旅地产都不看好。

觉得这个项目很难发展起来,做文旅不如做住宅啊,福利房刚取消,房地产现在很热啊。

不过也有大企业对这个很感兴趣,想要和陈时平进行合作。

保利就很有兴趣,联系陈时平想要合作。

不过陈时平没有答应,现在肯定不能答应的,上次和领导在怀柔那边汇报工作的时候,领导透露一个很重要的消息给他。

要成立中广集团了!

把央视、中影、中广播这样的集团公司全部吸纳进去,一共六家主体单位,成立一个超级传媒集团。

陈时平现在要确保集团的对外投资和股权穿透的情况不会影响后面的集团成立。

保利那边钱多啊,要是重金投资进来,很多股权就会出现问题,很麻烦的。

而且保利也计划成立文化公司,到时候扯不清的。

陈时平对中广集团没什么太大指望,和现在区别其实不大。

不过领导上次说的时候总有点意有所指的意味,陈时平这段时间太忙还真没琢磨出来味道。

新成立的超级集团会组建管理委员会,难不成还能把自己这个总经理放进去?

按理说应该是童董的。

陈时平想了一会就不琢磨了,想这些干嘛呢。

难不成未来还能做管理委员会主任啊。

那不得腹部加总广一把手啊,和他透露消息的领导现在就是腹部。

想到管委主任那个位置,最少要去D校学习两次,学个两年的时间。

陈时平现在也没功夫去学习,百舸争流的重要时机,哪有功夫去管这些。

不过要是真能走到那个位置,未来是有机会外放出去做大员的。

不能想哦,陈时平揉揉太阳穴,不想把心思花在这上面,能累死个人。

人生嘛,走到哪才算是头啊。

未来把中影弄好,成为超级巨头,就可以开开心心退休了。

陈时平拒绝保利的合作,又把集团的股权重新梳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就重新把工作重心放在技术上了。

中影专门提供了影棚给那些专家当研究室。

现在几个设备都被拆完了,陈时平过去的时候就看见一堆零件。

十几个专家在那嘀嘀咕咕什么感光元件什么光学系统什么光学取景什么操作系统什么高解像力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陈时平蹲在那听了半天,就听懂几个熟悉的名词,剩下的一点不懂。

他忍不住轻咳一声问道:“几位专家,我听你们说半天了,这个东西是不是挺简单的?”

专家:“???”你从哪听出来的?

陈时平尴尬一下换了一个说法问道:“仿制难不难?”

“花点功夫能仿制。”

“先抄然后发展自己的技术难不难?”

“组装不难,生产很难,镜头和分色片都不难,关键是感光片这才是转化成电子信息的关键。”

陈时平有些失望,又问道:“必须依靠进口吗?”

“也不是,只不过这是光电子和计算机两个行业一起才能办到的事情,你光问我也没有。”

陈时平哦一声才问道:“清北的那些计算机专家呢?怎么没看到?”

“拿着几个元器件回学校了,这两天都没过来。”

陈时平点点头,和几位专家又聊了一会就去清北了。

两边来回跑了两趟后,陈时平得到的答案就是仿制不难,但是搞懂还需要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陈时平就放心多了。

有能力仿制就意味着有机会转化成自己的技术然后慢慢发展嘛。

这些专业技术陈时平是真的不懂啊,人家叭叭地解释什么叫电磁传送什么数字信号影像处理解析,他只能不断点头。

这玩意和听天书差不多,反正陈时平就一个问题能不能做出来。

最后的答案就是能,现在的技术还没有断代到让人追不上的程度。

光电子领域国内还是不错的,一直都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毕竟这玩意关乎着军工,都发展几十年了。

就是计算机方面稍微差了点,不过国外的技术也没遥遥领先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慢慢来呗,先抄袭打基础,在慢慢发展,国内对这个最拿手了!

不然抄袭都抄不了,就只能重头来。

抄袭怕什么,只要能搞起来,去偷去抢又如何!

(本章完)

在他们的面前放着十二台数码摄影机、一套动捕设备、三套放映设备以及二十台目前最先进的数码相机。

“上海相机总公司的产品开始积压滞销,由生产改为国外产品代理了吧?”

陈时平挨个将各个厂子都说了一遍,这些厂子的情况他早就摸透了。

三五八厂设备和生产线在国内算是最大的,但是有鸡毛用呢,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

后来破产清算的时候那些设备都变得非常尴尬,百分之九十的设备荒在那里没有办法处理。

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挡不住的,只能想办法成为推动车轮的人,不要成为被车轮碾压的人。

“358厂已经快要支撑不下了吧?最多两年就会走到破产清算的地步。”

“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两个个关键点,电子数码,感光元件。”

陈时平站在那些设备前面,看着这些专家说道:“很高兴各位能来参加这一次的技术研讨会。”

“至于这次技术研讨会的目的,大家应该也清楚了。”

中影内部的一间摄影棚中,全国各个厂子的技术专家都聚集在一起。

“今年是数码相机领域的关键元年,普及型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推出四款了,国外的厂商都在重点研究数码相机。”

“明年的数码领域肯定还会迎来大爆发,那个时候数码相机必然会开始全面占据市场。”

这就是跟不上市场眼光的问题,你以为自己占便宜了,实际上是高价回收人家的废品呢。

拿着你的钱去搞新技术,然后回头打死你!

阅读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