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第 46 章 唐宋元明清(一)

  • 作者:茗色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12-17 20:28:48
  • 章节字数:20170字

大唐。

还没掰扯清楚未来皇帝花落谁家,利用权势在天意与人力之间平衡的李渊:“怎么就宋了?”

“不再讲讲我唐朝?不再多讲点故事吗?”他怅然若失,他还渴望从小故事中抠出细节呢。

西湖美景三月天,六月下雪窦娥冤。就问,谁有我冤?

像隋朝开国皇帝那样能顺理成章摘北周桃子篡位的开国皇帝才是罕见,哪个开国君主不是又穷又能打?

李渊笑道:“是因为我有你们这些好儿子,自打你们小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孩子不是一般人,就连玄霸也……”他的三子李玄霸,大德,十六岁的年轻小将就遗

小酒恍然:“原来是这样。等一下你给我捋一捋,赵匡胤,赵光义,对吧?”

“对。”

白白:“那是赵匡胤他弟弟,另一个野史故事,烛影斧声的男主角。”

天幕之下,北宋的赵光义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怎么还给我改名字了呢?

落在隋朝的年间了,若是能活到这个时候,不知让他头疼的孩子会不会又多一个。

李渊叹气:“但姓赵的皇帝,在我大唐后能建立王朝的开国皇帝,也逃不过皇权争斗,他们也走到兄弟相残的地步……”他这些日子深思熟虑,辗转反侧,最终透了口风,看着太子。

他对两位优秀的儿子苦口婆心:“我儿都是人中龙凤,身为父亲,朕不愿见到百年之后,你们兄弟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李建成的脸随即冷下来。

呵,说到底还不是要我给你的好儿子让位。您和秦王四处征战,浪得不着家,秦王攻略四方得民心,是谁监国保障后勤无忧,却只是被说稳重,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是难堪大任。

处在高压环境下,太子不疯谁疯?心里不知何时已经有了埋怨父亲的念头,李建成冷冷道:“您不如也问下二弟怎么看?”

李世民:“……”我能怎么看,我用眼睛看。

事已至此,仙人搅完浑水就溜达到那什么宋朝,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此时他一举一动都容易被过度解读,难以表态,谨慎斟酌后铿锵道:“无论今后我做武将,或是文臣,抑或担任任何职责,誓死守护大唐!”

李渊烘托起气氛,来了场父子谈心局,所以……

李建成:“父亲,您怎么看?”

李世民:“爹?”

压力给到李渊这边。

——

白白:“你觉得杯酒释兵权是什么故事?”

小酒毫不犹豫:“一听这个词,印象中就是皇帝成功打下江山之后,怕一起打江山的老将们功高震主,所以采用了一个柔和的手法卸了他们的兵权。”

“谁的兵权?”

“将军啊!”

“什么样的将军?”

“就是……宋朝的将军都叫什么官职我不太清楚,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吧,哦,像安禄山这样的节度使,手下有藩镇有军队,宋朝重文抑武,肯定就是把唐末当成反面教材啊,不过用力过猛,后来就完全走极端了,对吧?”她还是对宋朝兵力有基本的了解的。

白白解释:“是的,唐灭亡原因主要是藩镇割据,中央兵力掌控不住局面,加上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内忧外患。但是开国之初,赵匡胤还没派驻地方节度使呢,一般来说随着他打天下的将军,都是宋朝最精锐的部队,即宋朝禁军力量。”

“禁军?”这是小酒没想到,“我以为禁军是拱卫皇城的。”

白白:“这要从唐后五代十国时期说起,赵匡胤起家已经挺晚的了,他本是唐朝军人家庭出身,为实现抱负离家出走一路辗转后晋、后汉、后周,所以赵匡胤不仅吸收了唐朝的教训,也见识学习了许许多多在五代盛极而衰的豪强的经验。五代各家强藩上演‘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热闹,他们本身就是超强藩镇起家,那他们的拥有的中央政权力量可不就崛起,武力碾压其他藩镇。”

“我们先说一下历史背景,前情

提要,其实自从五代,所有皇帝都把唐末当成反面教材,加强中央兵力,所以当时禁军成为全国最能打势力。”

加强皇权措施,其中就有收藩镇、削藩。但想也知道削藩可不是那么好削的,前有唐德宗执意削藩,却引发奉天之难;后有后唐皇帝李从厚削藩移镇,直接逼反弟弟潞王李从珂。李从珂可太委屈了,虽然他是养子,但他们切切实实做过好多年的兄弟啊!真是独特的皇家兄弟情。?_[(”

“当时皇帝派出去的就是禁军指挥使,带着浩浩荡荡的禁军围住小军镇凤翔,李从珂一看敌我兵力,完了,芭比球了,完全打不过,被围困时在凤翔城头痛哭,脱了衣服露出随父亲打天下的伤疤,演技大爆发卖惨,直接哭反几万人。”

——

赵匡胤听着解说:“几万人?不至于不至于。”

就是场面大了点,他听闻的传言也已经过了几度夸大,颇为夸张化:“据说是城上城下所有人泪洒现场,城上的将士跟着哭,城外的将士也纷纷落泪。张虔钊挥剑逼士兵攻城,有骑兵掉转马头,挥刀去攻击张虔钊,吓得张虔钊勒转马头就跑。”

宋朝老将们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纷纷表示听过传闻,形容得十分有画面感,“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才精明呢,直接投了李从珂,还当面讲价硬要李从珂白纸黑字草书‘杨思权为邠宁节度使’几个字。”

赵匡胤虽未亲眼见到,但还真是对当时的战报耳熟能详:“李从厚就是个纨绔子,不,疯子。”

那种一言不合砍大臣的皇帝是他顶顶看不上的。

赵光义点评:“李从厚身无寸功,却做了皇帝,李从珂军功卓著,说的在理,十几岁就跟随其父战斗不下百次,出生入死,满身创伤,安于一隅仍被李从厚猜忌,受到诛伐,一心要置于死地,真是寒了人心。”

这李从厚就是个离谱的,眼高于顶,又总猜疑所有人都在背后嘲讽他,自负又自卑,仗着老爹的宠爱在国都洛阳横行霸道,称帝后三尺刑台更是时时染血。

赵匡胤不知道“被害妄想症”这个词,但当时年轻的小兵都不禁与潞王李从珂共情了,搁谁谁不寒心。

——

白白:“你以为到这里就是削藩的结束吗?不,这才是开始!”

“李从珂登基后也削藩,无限套娃。削藩第一刀就刀姐夫,永宁公主的驸马石敬瑭。李从珂怕石敬瑭在河东富庶且兵强马壮,根深基固,下令他调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在河东地区经营多年,戍卫边疆,他当时选了这儿就是准备干到死,直接养老的,现在养老圣地要被挪了,由此引发逼反,石敬瑭成为后晋开国皇帝。”

“这些削藩翻车事件可都是赵匡胤亲眼所见,在他建功立业的勃勃野心里刻下浓墨重彩的痕迹。每个地方势力在地方当土皇帝时都不想被削,但一上位当皇帝就磨刀霍霍,要拿藩镇开刀,一点儿也没有同理心。搞笑的是,石敬瑭嘴皮子一碰割据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但幽州那块地方是他妹夫,兴平公主驸马赵延寿的封地!赵延寿人在

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估计也是一脸懵逼:我招谁惹谁了?”

小酒:“石敬瑭,因为自己淋过雨,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破。”

白白:“当时五代国家之间打架,请契丹做外援可太正常不过了,契丹就是个墙头草,给钱就做打手,他们给契丹送钱送地的时候也就想着等老子缓过这口气,整顿兵马再抢回来。结果石敬瑭嘎了,他儿子没打过人家,武德充沛的后唐后晋可能也没想过,直到宋辽也未能收复失地。”

“在后晋后周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成为他永远无法触及的白月光。”

小酒:“唉……怂怂宋。”

北宋建隆年间,赵匡胤拧紧眉头,看身边亲信武将:“我大宋竟然一直未收复幽云之地!收不回来?!”

“那是我们中原故土!”

幽云之地,对于大宋除了情怀,更重要的是其战略意义。

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但还未离京的名将慕容延钊对着舆图道:“十六州的范围大致以太行山为界山前山后互为依托,天然形成最佳抵御屏障,契丹趁中原大乱占据幽云,我大宋赤裸裸暴露于前线,失了天险。”

燕云如此重要,听得赵光义眼神狂闪:“哥哥,我愿为先遣士卒北伐收复燕云!”

赵匡胤:“还没和你算账呢,宋太宗?呵,看见你就心烦。”

赵光义没底气地哀嚎:“哥!你相信我吧哥!看见我心烦,就放我去打仗呗!”

赵匡胤看着怂成一团的弟弟,也无法想想他能干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他们兄弟同心,一同上阵,虽然二弟多在幕后作为幕僚,但也能打仗,领军过……

赵匡胤:“现在大宋初立,以后有机会,总要与契丹做过一场……”他口风松了一些。

赵光义的眼睛“唰”地锃亮,犹如灯泡:虽然不知道我到底怎么成宋太宗的,我错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反正我错了,不知道未来会犯事,我已经未雨绸缪决定还是立功赎罪预防为妙。

随即,赵光义只听仙人道:“宋太宗赵光义二十万人北伐,以惨败告终,之后辽宋你征我伐几十年,因为宋军改制,政治重心偏移,宋朝文化经济空前繁荣,但对外战争这块实在拿不出手,到了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遭遇辽兵长途奔袭,无奈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上供岁币,正式承认了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的主权。”

小酒听得恨恨:“前辈们都是打得敌人嗷嗷叫,到宋朝怎么就这么画风清奇呢?秦汉唐宋要是聚会,行酒令就该是‘谁是卧底’。”

赵光义:“!!!”等下!

赵光义和儿子的战绩被公开处刑,他感受到亲哥的死亡凝视重现。

赵匡胤也没想到:“你想北伐?”

赵光义:“……”

“我就是个弟弟!哥,我错了,我、我活该被罚。”

石守信、王审琦等一众老将,看着怂怂的这位“弟弟”,也是无语。

在被

削之前先看了一场天家闹剧,几个将军心里突然就没那么忐忑了。

哈喽?杯酒释兵权的主角不应该是我们几个家伙吗?

——

白白介绍完五代,拉回正题:“唐代的节度使军权在握,削藩旨在于将节度使的军权剥离,只留民事政权于地方政府。但经过五代,尤其是经历了周世宗柴荣的禁军改革之后,宋代禁军兵力是非常强的,那要削的自然就是在位资深且有影响力的禁军高级将领了,对,就是开国皇帝最能打的那批手下。www.youxs.org。”

“赵匡胤本身就是以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之位黄袍加身的,他也担心啊,但是卸磨杀驴,是不是传出去也太难听了?宰相赵普提议他收回军权,多次进言,赵匡胤很是纠结,想到他和老伙计们可是歃血为盟的‘义社十兄弟’,最后下结论:他们绝对不会背叛我的,无需担忧。”

“宰相赵普也无奈了,心真大啊我滴陛下!于是他换了一个说法:衷心的将领不会造反,但是臣看他们没有什么御下之能,怕他们手下造反啊!”

“‘不能制服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耳。’赵匡胤一听,这可太耳熟了,这不就是他‘被迫’黄袍加身的翻版吗?老赵可一直说,不是我想当皇帝,是手下逼的啊!自己走了这条路,当然就怕别人也有样学样,赵普这一番话切中肯綮,直击皇帝内心。现在大家伙兄弟如手足,情深义重,但是兄弟们大权在握日久人心生变,万一也想模仿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怎么办?”

“因此,在建隆二年七月,戊辰这天,皇帝就请客让石守信这些将领一起来喝酒了,看起来其乐融融的,皇帝在席间诉说自己最近总失眠,那将领当然要问一下原因啊,皇帝于是表示,自己担心他们的部下造反。赵匡胤着重表达的是,我没有不信在座的兄弟的意思,就是担心你们手下人太多了不好管、管不住怎么办?皇帝想必十分感谢这个来源于宰相赵普的理由,当场就用上了。”

“这些将领当场跪下了,真·跪求皇帝指条明路,赵匡胤于是给了三条建议,你们何不解甲到各地去?第一,你们可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做节度使;第二,你们可买田置业,豢养歌姬,享受生活,还能为子孙立下不动产;第三与朕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这些将领当天回去估计就睡不着了,辗转难眠一晚上在想,皇上是不是在点我呢?”

“于是第二天,受到启发的资深将领纷纷请辞。到了庚午日,皇帝发布诏书,罢去将领们禁军职务,任为地方任节度使,听起来也十分好听,在当地也是说一不二的大官。”

——

洪武年间。

“要我说,装模作样的当属宋祖。”因为被拉踩对比,心气不顺的朱元璋看赵匡胤很不顺眼,感觉到仙人的偏心就更不顺眼了,“仙人说得温柔平和,哪有书面所写的看上去一派祥和?”

他教诲儿子们:“史书就那么几个字放在那儿让人读,谁真的只看见表面那几个字,听信

史官的话,真是一点头脑都没有。我一个大老粗,也会读史书,但我也能看的更深……老二,你来说,杯酒释兵权的真实情况。”

他突然点名,走神的朱樉一个激灵:啊?

?本作者茗色提醒您《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啊什么啊?”看老二的蠢模样,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视线划过乖巧挺拔的长子、大胡子美须髯的三子和闪耀如灯球的刺目四子,“老五你来说。”

还得是老五,朱橚款款道来:“释兵权的举动早于壬辰宴会,宋朝未废禁军成为三衙统领时,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殿前司的殿前都点检,即与宋祖黄袍加身前同一职位的是慕容延钊,早在建隆二年闰三月,慕容延钊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也同时被罢为成德节度使。”

朱樉挤眉弄眼地笑了:“两个最高官职的将领已经交出兵权,那宋祖说我们喝杯酒,给你们指条明路,剩下的将领都见到长官的下场了,除了顺着还能怎么办?造……咳咳咳!”

可能是肆无忌惮惯了,差点儿在老爹面前顺嘴说出“造反吗”的朱樉揉着肋骨,眼含泪花,不禁感谢给予他疼痛的四弟。

朱棣表示不谢。

其实他心里想揍二哥很久了。

——

“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降为了天平节度使,就是石敬瑭看不上的那个地方,其实算不上多差劲,而皇帝也实现了承诺,石守信次子尚了公主,娶的是赵匡胤次女延庆公主。”

“再比如,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做忠正军节度使,做地方官在位八年为政宽减,向中央表达了他的忠诚。有次他幕僚说下头有个县令罢免小吏竟然没有向节度使报告,这不把您放在眼里啊!要治他的罪!王审琦却说,许多地方都维持着五代时期诸侯强横的不良风气,令天子任命的县令没法行使县令的职权,现在大宋都建国了,大人,时代变了,咱别管那么宽,要为咱部下有这么一个敬职敬责的好县令感到欣慰才是。”

小酒叹服:“这人通透啊!”

白白:“当时这事情传出去,许多人叹服,王审琦很明显就是‘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皇帝实现了承诺,他回以高度配合。王审琦不但长子尚昭庆公主,他的五世孙还有荣宠娶了宋英宗的女儿徐国公主,都多少年后了,老赵家还对王审琦子孙优待,没辜负王审琦在地方上极力配合中央集权的努力,老赵家能处啊!”

“其他几位将领也与皇家有结亲,就不赘述了,www.youxs.org:如果你孩子不成器,我能保证他有官做,如果他愿意读书,也能考科举,如果想躺平,也可以做个富贵闲人。”

“有个笑谈,比较夸张形容赵匡胤是如何补偿的——开国名将曹彬被夺了兵权,闷闷不乐回家,发现家里没有站脚的地方,因为被赵匡胤给的钱塞满了院子……”

小酒笑:“在掉脑袋和有钱之间,那我选择钱。”

白白:“老刘、老朱真的可以学习一下老赵的思路,如何实现双赢,皇帝与宿将之间也

可以是正和博弈,共患难、同富贵,自此,赵匡胤的措施一直被后来的皇帝实施下去,非常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解决了各个靠武力支撑建立的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各朝代对于立下汗马功劳的勋贵,一直处于两个极端,www.youxs.org,宋太祖不但温和,也更显得有政治智慧。”

——

大唐,过去式的白月光李世民也幽幽感叹:“仙人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皇帝的样子……”

明朝的朱元璋也酸:“搞计谋的心都脏,腹黑心狠会装相。我哪里就爱杀人了?”

儿子们:“……”

儿子们不敢说话,老子有话要说:“那宋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被辽国欺负了几百年,哪比得上我大明?看我不一年北伐就把燕云十六州拿下?”

于是朱樉也嘀咕:“仙人真是心偏到没边了……”

朱棣跟上父亲的思路,认同:“书面上和谐宁静,因为已经一轮血腥残酷了,在无人敢言,北宋有书《www.youxs.org》,只字不提其光辉智慧,仙人所言故事我也通读,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篇》,为南宋李焘所作,历经多年,恐怕皆为后人误读。开国初,宋祖势弱,若杀尽武将,何人能与其卖命,当然安抚为主。”

朱元璋冷哼,将心比心:“我不信君臣抱头痛哭的所有感人故事,想‘释兵权’,还不是五代给他打下的好基础,让他不用担心将领出任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

“这人能多年精心布局渗透,等待国君幼小的时机一举篡位,以他的心智计谋,想解除兵权也布局漫长,怎么可能就莽莽然一顿酒宴就顺利点醒武将?”

他甚至采信了一些阴谋论:“他老东家柴荣的突然暴毙,也说不准是不是动了手脚……天道好轮回吧,也不怪他被他弟弟弄得‘突然暴毙’了,呵。”

朱元璋幸灾乐祸:“让他削了这么多个禁军,结果漏了个禁军统领殿前都虞候赵光义还在他身边。”

太子朱标看亲爹上头,也无奈:“父亲,‘烛影斧声’不是正史,仙人都说了是野史。传言说司马光是隐晦透露,至少书面上强调不是太宗做的。”

“野史就野史,你看正史,也未必多‘正’,标儿,你就是太善良了,不愿相信人心阴暗,会吃亏的。”老父亲操碎了心。

朱标眉眼柔和,他顺着老父亲,历数:“宋祖还未登基前,后周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被他调防至青州,李重进拒绝调动,面对宋祖夺位,于是后周大将李筠联合北汉起兵光复后周,兵败身死,因此战事结果,宋祖得以有理由对禁军进行调动。建隆元年六月,宋祖因平定李筠论功行赏,任张光翰、赵彦徽为地方节度使,提拔其义社兄弟韩重赟与心腹爱将罗彦瓌进入禁军,十一月因李重进兵败扬州,次年宋祖论功行赏,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又外放节度使……”

朱樉倒吸一口冷气:“这些细节仙人都没讲到,仔细想来竟有些太过巧合,细细密密计谋如织网,每次调动都是皇帝在下棋!”

他疑惑:“但

这种明升暗降,将领们难道没有发现,不会异议吗?”

这题朱棣都会做:“因为唐宋禁军统领外放节度使诗词太正常不过的调动了。”

朱标继续道:“宋祖又一并撤销本人担任过的殿前都点检职位,这也十分正常,于是他的心腹石守信掌控侍卫司,妹妹嫁给殿前司大将高怀德,令禁军两司都在掌控之下……”

朱樉实乃气氛组,又倒吸一口冷气,用新学的词汇表达内心震撼:“恐怖如斯!”

朱标:“但是宋祖仍不放心,七月进行了大批调动,即‘杯酒释兵权’一事了。继而改制禁军两司为三衙,扶持资历低浅的军官进入三衙,又用枢密院的文官打压禁军职权,禁军三衙虽掌握禁军,调兵和发兵之权却在枢密院,后勤粮草的调拨又归三司。”

朱元璋哼哼:“所以他疑心难道不重吗?不过这改革还挺好用的……”

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宰相只有部分政务,枢密院有军权,三司管财政,权力相互制衡,而大权则系于皇帝手中,深得狠抓权柄的朱元璋赞赏。

明朝沿袭元朝制度,本来是有宰相的,但是朱元璋原来越觉得宰相没什么必要。

要不废了宰相吧?

这想法,到现在他也没和儿子还有臣子说过。

老朱同学下手,主打的就是一个猝不及防。

——

白白对于以上故事总结:“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我反复看,真的就一杯酒,多一杯没有。一杯酒,也能谈下和平。”

“酒不仅能引起灾祸,也是可是lve&peace的。所以别总把坏事让酒背锅好吗?三国张飞因醉酒而失守城池,黄祖醉酒杀人,别问,问就是醉意上头,戒酒是不可能戒酒的,也工作时贪喝酒到小命玩完这样子。”

小酒也叹息:“醉酒误事啊,办正事别喝酒呗,我虽然酒量不错,但屏幕前的小可爱已经被我嘱咐烦了吧?劲酒虽好,请勿贪杯哦。”

“我觉得吧,你这个视频旁边得打上好几个警示标语: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饮酒多理性,家人少担心!劝酒风气不可助长,不劝酒,才是真朋友!”

白白耳朵一动,深吸一口气:“劝酒,还有个更离谱的故事,劝酒文化除了文艺范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也有以命相逼的陋习,魏晋富豪石崇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当场把美人杀掉,以此来逼迫他人,为劝酒名士王敦连杀三人,王敦不为所动,同行的王导看不下去了,他责备王敦,王敦却说,他杀自家人,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小酒大为震撼但不理解且愤怒:“那些美人的命也是命。什么辣鸡酒局,辣鸡的从来不是酒,而是这些劝酒人。”

白白不禁为酒叫屈:“酒要是能说话,当场点歌错错错,是我的错,喝我之前你怎么不说~”

“所以,家人们,不要学习反面

教材,正面教材如上,自行学习哈!”

——

?本作者茗色提醒您最全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尽在,域名[(

天幕之下,不同时空。

秦始皇轻笑:“朕禁酒。”

刘邦对萧何嬉笑:“据说我也禁酒。”

曹操在孔融和刘协惊恐的目光中淡定道:“我禁酒。”

朱元璋:“好巧,我也禁酒。”

几位禁酒大使没有嘚瑟太久,小酒记忆力太好,哪壶不开提哪壶:“等一下,我好像还有个问题。刘邦、曹操、朱元璋怎么就渣男了?”

“哦!”她自问自答,恍然大悟,“朱八八同学杀功臣,狡兔死,走狗烹?”

永乐年间,朱棣仰望星空,看老父亲的黑历史。

他看臣子欲言又止,www.youxs.org,也为他们尴尬,岔开话题:“学什么呢?学禁军分片区行动?好好的守卫力量,分一半在外驻守,就是为了防止京城的禁军哗变没有支援,而且在外与在京的士兵还定期调动,将领也定期调动,折腾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温水煮青蛙,军权集中了,士气也散了。”

是皇帝,也是名将的朱棣对此事嗤之以鼻的,士兵衷心跟随将领,对士气以及军纪的凝聚力尤为重要:“南宋岳家军比北宋能打,很大有他们的士兵识得将领的原因吧?”

他的爱将张玉刚好了解:“北宋禁军,高位空悬不授,只为降低分割统帅兵权,且命令各藩镇所辖军队挑选骁勇善战的士兵补入禁军,再提供训练标准,命令各地训练强壮的士卒不断送入京城,因此各地无法留存英勇士兵,又有冗军之弊。但是唐末历经几百年,藩镇问题确实得到根治。”

朱棣嗤笑:“怪道各地宋军只剩老弱病残,不堪一击,此等冗军之弊,我当引以为戒。”

“是。”

“不过地方军权不得强于中央道理还是对的,削藩啊削藩,自古来都得削,不削不行啊!”

还好他削得差不多了。

众将领又表情扭曲复杂地低着头颅:顶头这位当初也是被削藩然后造反的。

朱棣倒是自己说了:“我为燕王时,塞外戍守,但我为皇帝,当为江山社稷长久计。”

仙人哪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了别人的伞!

大臣们:“……”

您看得开就好。

朱棣继续仰望星空看老父亲的黑历史。

仙人道:“据说,明朝36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掉了三十个。”

洪武年间还活着的朱元璋亲自辟谣:“哪有那么多?!”

他掰着指头数到现在:“也就二、三、四个……吧?”!

白白:“赵匡胤,胤(yin),你看宫斗剧吗?是四郎胤禛的胤!”

他老哥,大宋开国皇帝,面如寒冰,眼神如刀,阴测测地打量着他。

“兄长,兄长,我真的冤枉啊!”赵光义麻爪。

已经长大成人好久的李建成,陡然听见父亲唤自己小名,也从记忆力牵扯出小时候的温馨画面,有些动容。

“久经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反正亡国的又不是我的子孙,既然如此,他就大胆开麦,“我觉得唐末战乱,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想来也逃不过皇帝的无能。”

“照仙人说玄宗朝有曾孙那几代的算法,算到节度使叛乱也不过两三百来年?国君就把握不住朝堂,天下大乱,势力割据,群雄四起,像父亲您一样,能一统天下的开国之君,凡间神人,罕见能有几人。”

“对什么对?!”还是殿前都虞候的赵光义勃然大怒:“仙人误我!啊这……”他突然觉得身边凉飕飕。

白白接着道:“www.youxs.org,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接过哥哥的权利棒,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炅。至于为什么诗词兄死弟及,史官讳莫如深,所以这场未留存于正史的‘感天动地兄弟情’,一直为后世争议。”

四郎胤禛:“……”这还有我名字的事?

宫斗……他懂,宫斗剧?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太有名了,小酒也知道:“www.youxs.org!”

光头阿哥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后宫有多精彩。

小酒记忆混乱:“我怎么记得叫赵光义?”

自从老二秦王班师回朝之后,朝堂局势从汹涌的暗流像被阳光曝晒到沸腾,咕噜咕噜漫到了明面上,漫到了长安城的每个大街小巷,让满朝文武避无可避。既然都到明面上了,李渊就叫来儿子们到跟前。

“关于这个赵宋王朝……毗沙门,你怎么看?”李渊点名。

阅读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