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秦唐之好

第55章 分裂

  • 作者:晏央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18 15:24:52
  • 章节字数:10158字

黄歇想起自己几日前命人大张旗鼓地为楚王悍搜罗礼物之时,正是朱英劝自己莫要登李园的门,赶忙命人将朱英与刘禄请进来。

当日的朱英在黄歇心中还没有什么分量,可此时,黄歇已然看出了朱英的能耐,知道这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他虽向来骄傲,但面对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也愿意折节下交。

这时,底下有人来禀,道是黄歇的门客朱英与刘禄求见。

朱英见状,不答反问:“楚王悍既殁,春申君以为,何人可为新任楚王?”

黄歇眼皮子一跳。

李园只想做个作威作福的权臣罢了,他还没那个本事, 也没那种手段干掉楚王悍亲自上位。

最有可能的便是李园秘密豢养死士,意图除去黄歇, 却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岔子, 被攻讦的反而变成了楚王悍和李园本人……

“当然,只有少部分人在那里嚼舌根,大部分人还是坚信此事是李园所为。”

在这一刻, 黄歇已然明白, 甭管杀死楚王悍的人究竟是谁派出来的, 他若不想惹祸上身, 便最好默认此事是李园所为。

却听朱英又道:“楚考烈王薨逝之时,早早便立了太子悍为储,又命春申君这等重臣辅佐新王,楚国的王权更迭这才没出什么乱子。如今,先王薨逝不到半月,新继位的楚王便遇刺身亡,他膝下既无子嗣,又未指定继承人。只怕接下来,楚国诸公子谁也不会服谁……”

“诚如先生所言,新任楚王未留下子嗣。先王膝下唯有公子犹与公子负刍,这两位公子各方面相差不大,又都才干平平,正因如此,才令人头疼。”黄歇跟着叹道。

当然,黄歇头疼的真正原因,并非只因公子犹与公子负刍无才。

若论才干,其实公子犹与公子负刍与那逝去的楚王悍并无太大差别,黄歇真正忧心的是他该如何保住手中的大权。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因楚考烈王的信任和倚重,黄歇权倾朝野。尝试过掌权滋味儿的黄歇自然不愿轻易将手中的大权下放。

原本一切都在黄歇的预料之内,身为下一任楚王的芈悍与黄歇关系匪浅,本身又能力平平。待芈悍上位之后,若想坐稳江山,必要继续倚重黄歇。

但让黄歇怎么都没料到的是,芈悍过去对他的种种尊崇和倚重,竟都是伪装出来的。芈悍尚未坐稳王位,便欲联合李园,除去黄歇。

黄歇只想到了新任楚王能力不足,便不得不倚重他这一层。他却未曾考虑到,昏庸的君王思维跟正常君王根本不一样,他还有可能不顾大局,直接掀桌子。

眼下,黄歇虽在动乱之中幸运地保住一条性命,却又面临新的难题。

楚考烈王余下的两子,公子犹与公子负刍,都没比楚王悍聪明到哪儿去。

若论私交,过去黄歇与公子犹关系尚可,但公子犹的嫡亲兄长芈悍与舅父李园刚对黄歇下了死手,黄歇怎么也不可能再坐视公子犹登上楚王之位。

而公子负刍对黄歇来说,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公子负刍虽未与黄歇结仇,却与楚国三大氏族关系匪浅,黄歇可与屈、景、昭三家不怎么对付。现在这三家都还在传楚王悍是黄歇私生子的流言呢。若公子负刍上位做了楚王,他是会偏向三大氏族,还是会偏向黄歇?黄歇不想去赌。

自进来起就没怎么说过话的刘禄,这时忽而出声道:“既然公子犹与公子负刍都不合适,春申君何不考虑刚刚归国的公子启?”

“论才干,公子启在秦国靠着自己的本事得了爵位,自然比公子犹与公子负刍强出太多。春申君若与他共事,不必担心他会拖您的后腿。公子启是聪明人,您对他有恩,他自会念您的好。”

“论势力,如今公子犹与公子负刍身后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唯独公子启刚刚自秦归楚,势单力孤,若是春申君在这时站出来支持公子启,正是雪中送炭。”

“论名正言顺——先王生前,待公子犹与公子负刍态度平平。唯有公子启,十分得先王看重。先王得知公子启赶不上见自己最后一面,甚至还特意留了一封书信,让春申君代为转交给公子启。这不正说明,除了楚王悍之外,唯有公子启最有资格继位为王吗?”

在听到这番话后,黄歇倏然一惊。

他自然明白楚考烈王留给芈启的那封遗书是怎么回事儿,可其他人不知道啊。

若要硬说芈启上位比另外两位公子更名正言顺,似乎也说得通,可黄歇到底还是有些犹豫。

“公子启到底是秦国的昌平君……”若站在楚国的角度考虑,最不该被立为楚王的,便是芈启。若楚考烈王有意立芈启为储,当初便也不会有芈悍什么事了。

刘禄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若是不立公子启,而是让另外两位公子上位,只怕春申君性命不保啊。春申君当真要为了楚国而舍生取义吗?便是您不在乎自己的性命,难道您也不在乎家人的性命了吗?”

刘禄的一番话,堵得黄歇无话可说。

他年轻之时,热血上涌,当真可以做到重名义,轻生死。

那时的他多么勇敢无畏啊,见到何等不平之事,都敢上去仗义执言。

如今,他垂垂老矣,拥有的越多,反倒越是畏缩,享尽了人间富贵,便愈发珍惜自己的这条性命。

况且,一切正如刘禄所言,即使黄歇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他执掌楚国大权多年,风光无限的同时,亦树敌无数。若黄歇倒了,他的家人必要遭到政敌的报复。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黄歇终究在楚国的利益与他自身的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

黄歇已然料到了秦国会借由公子启之手瓜分楚国的未来,这必然不是楚考烈王愿意看到的情形。可终究,还是活着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黄歇并不是傻子,他已料到,眼前这名唤刘禄的士子,怕是为芈启或者秦国之人来游说他的。

不过,在他决定与芈启合作的当下,刘禄是谁的人,已经不重要了。终归日后,他们的利益是一样的。

黄歇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对刘禄道:“先生应该有办法联系上纲成君与公子启吧?请安排我与纲成君和公子启见上一面。”

他自己当然也能联系上蔡泽和芈启,但他既然这么说,显然就是想利用非官方渠道,私底下与蔡泽和芈启商谈一番了。

刘禄点了点头:“我这就去为春申君安排。”

那日,黄歇、蔡泽与芈启进行了一场会面,谁也不知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唯有他们的心腹能看得出来,他们在离开的时候,面上的表情都颇为满意。

楚王悍过世的第二天,楚国朝廷上下便因楚王的继位人选,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楚考烈王留给楚王悍的班底说,楚王悍才是最正统的继承人。如今楚王悍既没了,自然该由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继位为王。这些人已在楚王悍身上倾注了不少资源,唯有接着支持公子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利益。

屈、景、昭三家的人则跳出来说,李太后与春申君关系暧昧,楚王悍与公子犹血统存疑,应当立公子负刍为新任楚王。

听到这话的春申君当即便凉凉地开口道:“这话你们骗骗自己就行了,连先王都不曾怀疑过楚王悍与公子犹的血统,你们难道比先王更清楚他的房中事吗?”

“这么说,春申君是打算支持公子犹?”有人问。

“不,我支持公子启。”春申君的一席话在楚国朝臣们之中激起了千层浪。

有人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春申君:“你疯了,居然去支持一个秦人!你若让他上位,日后,这楚国究竟是楚人的楚国,还是秦人的楚国?!”

“公子启不是秦人,他身上流有先王的血脉,是我楚国尊贵的公子。”

“可先王根本不曾承认过他这个儿子!”

“无论先王承认与否,公子启都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况且,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如今随着诸位公子年岁渐长,才干尽显,先王后悔了。他曾与我说过,若是当初他继位之后,选择将公子启接回来就好了。公子启的才能远在其余公子之上,有他在,定能稳住楚国。否则,你们以为先王临终之前,为何要强撑着病体给公子启留下一封书信?”

说到这里,黄歇拿出了楚考烈王交予他的那封“遗书”。

那本是楚考烈王拿来算计芈启和秦王之物,如今,却成了楚考烈王中意芈启这个儿子的证明。

这封书信上的字迹,的确是楚考烈王的字迹,只是内容与芈启和蔡泽看到的那封书信早已大相径庭。

楚国朝臣们将那封书信传阅了一遍,只见上头写着一个父亲临终之前对亏欠多年的儿子的关怀之语。

末了,楚考烈王请芈启留下来,襄助他的弟弟治理楚国。若他弟弟实在不肖,将楚国治理得乌烟瘴气,芈启可取而代之……

“不,这太荒谬了,我不相信先王会留下这样的书信!”

屈氏这一代的家主对黄歇说道:“这封书信的存在只有先王与你知道,谁知你是不是无中生有!依照你对先王的熟悉程度,伪造书信也不是不可能!”

黄歇皱着眉道:“我与公子启素无交集,更曾得罪过公子启的生母,若非有先王的授意在,我为何会主动去接触公子启?当日我拿出这封书信之时,楚王悍刚刚继位。难不成当日我便未卜先知,知晓楚王悍要出事,所以提前开始向公子启示好了?”

三方进行了一场混战,终是黄歇占了上风。

然而,要让公子负刍与公子犹的支持者们松口同意芈启上位,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景家家主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道:“楚王悍死得不明不白,很难说此事没有秦国的手笔。万万不可让与秦国关系匪浅的公子启上位啊!”

他想的倒是简单,有能力做成这件事的人中,楚考烈王留给芈悍的那波人不可能这么做,他们屈、景、昭三家的人也不曾动手,那不就只剩下秦人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余几国的人。不过如今秦国最为强势,其余几国势力衰微,因此其余几国动手的可能性小了许多。

景家家主的推测不能说毫无道理。

只是,他在没有丝毫证据的情况下,竟敢出口指责秦国,芈启当场便沉了脸。

“怀疑秦王?这话,你要不要亲自去跟秦王说说?”

秦国才改走和善路线不到一年,就有人忘了秦军悍勇无畏的样子了?

那景家家主到底年轻,才刚接过景家重担的他,还没见识过秦王的厉害,于是他梗着脖子道:“秦王在此事上的确有嫌疑,怎么,我怀疑不得吗?”

很快,远在咸阳的嬴政,便接到了自楚都寿春传来的加急奏报。

彼时,他正因蒙恬与李信处传来的捷报而高兴。

在收到来自寿春的消息后,嬴政将自己的心腹都唤到了跟前,命他们挨个儿传阅这份奏报,最后凉凉地开口:“看样子,是寡人这些日子太过和善了,竟让他们忘了‘虎狼之秦’这四字是如何来的!”

“王上,这楚国景氏之人竟敢空口白牙污蔑您,实在不把我秦国放在眼中。臣请率兵攻打景氏封地,好生给这景家之人一个教训!”王贲主动出列道。

“为王上与秦国出征之时,老夫义不容辞,哪里轮得到你小子!”老将蒙骜亦站出来主动请战。

他这把老骨头,不知还有几年仗可打。他当然要趁着自己的身子骨还硬朗,好生为秦王效力。

最终,嬴政点了蒙骜为主将,王贲为副将,两人一起去攻打景家的领地。

明面上秦国是要给胆敢出言不逊的景家家主一个教训,实际上,蒙骜与王贲接到的任务却是将屈、景、昭三家好好削上一通。

谁让三家的封地相连呢?秦军在讨伐景家的过程中,若是“一不小心”伤及无辜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黄歇勉强找回了一些神智。今日他在李园府邸遭遇之事, 显然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楚王悍遇刺身亡固然是一件大事,可楚王与李园既然要他性命,难不成他黄歇还要以德报怨,为楚王悍报仇雪恨吗?

对于黄歇而言, 楚国虽重要,但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他自己的利益却还排在楚国前头。

一见了朱英,黄歇便语气恳切地道:“先生大才!先前我不听先生之言,险些遭遇杀身之祸,实在悔不当初!接下来要如何做,还请先生教我!”

黄歇府上的仆从在奉上酒水与肉之后,便自动退下了。

此时,这间房中只有黄歇、朱英与刘禄三人。

在将思路捋清之后,黄歇早已没了深究下去的想法。

黄歇虽然在李园身上看走了一次眼, 但他并不认为李园会对楚王悍动手。

“不错,外头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前来回话的侍者说道:“杀死楚王的那些刺客都是李园秘密养在府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觑了黄歇一眼, 压低了声音:“大部分人都认定李园才是凶手,不过, 还有一些糊涂之人认为,李园是听从您的指令行事。否则, 缘何楚王身死,李园身受重伤,您却成功逃出了李府……”

“李园……杀了楚王悍?”

“荒谬!”黄歇愤愤地拍了一下桌案。

他原本还在庆幸自己能够逃出生天, 不料这竟成了他的“罪证”。

于是,当朱英与刘禄踏入黄歇的居所之时,看到的便是黄歇亲自扫榻相迎的情形,可谓是给足了二人面子。

虽说黄歇的这份尊敬主要是冲着朱英去的,但他对刘禄也不曾有丝毫的怠慢。此人与朱英联袂而来,指不定又是一个被他错过的人才。

阅读秦唐之好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