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西汉支教指南

番茄火锅

  • 作者:花明月暗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2-16 18:45:41
  • 章节字数:8578字

而下层则是承接炭火的盘,人们可以将木炭放入其中加热上一层的器皿,以达到随吃随煮的效果,也许这就是‘染炉’别称的来历。

又因汉代此时还是分餐制,这个染锅的容量又实在不大,所以它使用起来就有点像我们现代的单人小火锅。

这寒冬腊月的西汉,举目无亲的时空,难得碰上了熟悉的食物,林清源自然是喜出望外。

上层是盛食物的器皿,容积不大,可能这就是它被称为‘杯’的原因。

桌面上又摆着好些菜肴,素的有切好的冬笋,萝卜,冬苋菜,豆腐块等物,荤的则是片状的牛肉,羊肉,鱼肉之类的,旁边又有醋碟,蒜碟,梅子酱碟,肉酱碟的,要蘸什么只凭自己口味就是。

屋里热气腾腾,三人不时涮菜说话,气氛亦是其乐融融。

刘邦实在难受的很,再加上还没赶上年节,身心都很受创,便匆匆下令让陈平等人处理边疆事宜后续,随即宣布立刻拔营回宫。

他是一刻也等不了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长安,回到自己的爱妾戚夫人的温柔乡中,而不是在这长城边上感受草原的刺骨寒风。

唯一让他不爽的就是那个叛徒韩王信居然彻底投靠了匈奴,让他想杀都杀不了,简直恨的牙痒痒,不过很快他就没工夫管这个了,因为他旧伤犯了。

这次汉匈之战本就是发生在10月左右,刘邦又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天七夜,期间大雪下个不停,好多健壮的将士都冻伤了,更何况是刘邦这个南征北战且上了年纪的人。

吃着难得的番茄锅,林清源自然就不由得感叹,“虽不是十乘十,倒也有七八分像了。”也许欠缺的那两分,不是更多花样的菜品蘸料,而是他的思乡之情吧。

“先生,你可是想家了?”刘元看他这神色,不免出言关心。

“确实有点儿”,林清源点了点头,“不过现在也不错啊,至少我还有你们,还有这美味的番茄锅,再没什么可求的了。”

话虽如此,他唇角也随之翘起,但眼里划过的那一丝落寞,也让人看的清楚。

“先生……”,刘元眼眸微动,想要出声安慰,可却被林清源抢先一步。

“好了好了,今天吃番茄锅,高兴,我们不说别的,敞开了吃,敞开了喝,敞开了说笑,主打就是一个欢欢喜喜。”

“至于其他的,都不要再提了,好吗?”他摆了摆手,深吸一口气后,调整好了状态,如此道。

“……好,”他都这么说了,刘元自是点头应下不提。

话题再度转回了食物上,这次却是小刘盈先发言了。

“先生,姐姐,你们快看,这桌上的牛肉和羊肉都片的好薄啊,我要夹好多次涮才能吃过瘾,这也太麻烦了吧,”小刘盈夹起一片薄若蝉翼的肉片,开始跟他们吐槽起来。

“那是为了让肉熟的更快,而且也考验你的反应能力啊,”林清源从自己的番茄锅里夹起一片烫熟的羊肉给他看。

“如果切的太厚,煮的时间就太久,肉会变老,煮的时间太短呢,又是半生不熟,所以这个薄度刚刚好,涮不了多久就能吃了,鲜嫩可口的很呢。”说着他又用羊肉蘸了蘸料,送进口中嚼了嚼,边吃边点头道。

“先生,你曾讲过的,我们要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是不是?”然而小刘盈却若有所思后,立刻又问。

“是啊,怎么了?对此你有什么别的看法吗?”林清源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对于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林清源都会予以鼓励,因为这有助于他们练习自我思考的能力。

“如果说把肉片的这么薄是为了让它更快的熟,那反过来看,岂不就是表明我们现在所用的炭火还不够热吗?”小刘盈也不负所望,直接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哦,这不仅是肉片薄厚的问题,也关系到番茄锅温度的高低啊,而提供温度的,自然是底层烧着的炭火。”

虽然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由小刘盈主动提出来,还是让林清源很惊讶。

他甚至低头去看自己桌上摆着的番茄锅的下层的炉子,果然见里面是烧红的炭,小火苗也很旺盛。

可是当他再抬头去看上一层的锅时,却见里面的汤汁却并未沸腾的很厉害,可见这温度确实没有特别高,煮不熟特别厚的肉,所以才需要片的很薄才行。

不过现在林清源却关注到了另一个问题。

“元儿,你知道这炉子里用的是什么炭吗?”他转头去问刘元。

“就是木炭啊,怎么了,先生?”刘元不明所以。

“这就对了,我想也不是煤炭,不然这个温度不可能达不到的。”对方的话也验证了他的猜想。

“先生,什么是煤炭?”小刘盈和刘元听到这儿,不约而同的询问道。

“煤炭也是炭的一种,能烧来取暖,比木炭的效果要好,同样分量的肉,烧一小块煤炭就足够,可木炭却需要很多,”林清源解释道。

“怎么?你们都没用过煤炭吗?就是像黑色的石头一样的东西,烧着之后和木炭一样,会有橙红色的火苗,”他描述了一下。

“没有,”小刘盈和刘元皆是摇了摇头。

“那你们只用木炭取暖吗?”林清源问道。

“我们也烧柴火啊,之前那么多次做菜,先生你都没注意吗?”小刘盈抢答道。

“你难道忘了,有一次你的衣服还被烧了个洞呢,就是你说要给我们做糖醋鲤鱼那次啊。”他还举例子,不得不说小孩子的记忆力有时候出奇的好啊。

“是吗?”糗事被提起,林清源多少有点尴尬。

“当然是了,那天你还……”,小刘盈还想继续,刘元却制止了他。

“好了,盈儿,先生已经知道我们是用柴火和木炭取暖了,可我们还不知道煤炭是什么呢,你不想问问吗?”她主动解围,并把话题再次转了回来。

“想啊,所以先生,煤炭到底是什么啊,它又在哪儿可以有啊,”小刘盈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煤炭和木炭其实差不多,都是取暖做饭用的燃料,只是煤炭比木炭更好用,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更多。”

“至于说哪儿有,嗯,让我想想啊,”林清源摸了摸下巴,“等会儿,你问这个做什么?”他思路停下,转而反问道。

“我想如果这个煤炭真的像先生你说的那么好,那就找到它给我们用啊,届时我不管切多厚的肉,它也能给我煮熟了,”小刘盈兜兜转转,又拐到吃上来了。

此等回答一出,无论是林清源还是刘元,都有些忍俊不禁。

“找到它就只是为了方便煮肉吗?盈儿,你再想想看,这个煤炭还有没有别的用途,比如,利国利民的方面?”刘元趁势引导自己的弟弟多想想。

她是吃过苦的,自然能共情底层百姓,这些天又跟着林清源学政治和历史,别的不提,大局观总归是有了轮廓。

虽然还欠缺不少,但她年纪还小,还可以学,根本不急,更难得的是,她如今身为公主,衣食无忧,还能推己及人考虑到百姓们,可见心地确实良善。

“嗯,如果能找到很多煤炭的话,那百姓们也不用受冻了,姐姐,先生,我说的对不对?”小刘盈也果然聪慧,没一会儿就顺着她的思路找到了答案。

“对”,见他如此,林清源和刘元都很是欣慰,不约而同的点头肯定道。

“那先生你想到哪里有煤炭了吗?”小刘盈继续追问。

“这个我可得好好想想,”林清源虽然知道几个现代的大型煤矿的位置,但他不确定在这西汉是不是也有,所以也没一口应承下来,只说自己要仔细思量。

“不过说起救助受冻的百姓,我倒又想起一样好东西来,而且不用烧煤炭,木炭或者柴火就行,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热量取暖煮饭。”他话头一转,说起了其他。

“先生,那是什么啊?”小刘盈迫不及待的追问,“我们也可以用吗?”

“我们当然也能用,但是没必要,我这个东西主要是用泥土做的,砖做的也行,受益最大的是平民百姓,因为材料很常见,他们才更需要这个,”林清源解释道。

“所以先生说的到底是什么呢?”刘元也好奇的问道。

“土炕,或者说,火炕,”林清源笑了笑,告诉他们一个冬季取暖的好物件。

这可是即便到了现代东北地区,或者北方的农村里还在用的,可见其优点,拿到这西汉时期来,自然也能用的。

就像林清源说的那样,他们这些上层人物没有温饱之忧,可能用不到这个,但下层的老百姓们却用得起,而且肯定愿意用。

对他们来说,冬天能解决取暖问题简直帮了大忙,谁还会在乎土不土,好不好看呢?实用才是最要紧的。

林清源小时候在农村跟着姥姥长大,他自是知道这点,今日又话赶话说到这儿,也就顺势把火炕提出来了。

他还答应两个学生会把火炕画出来,并提议找工匠实验,小刘盈和刘元也十分愿意帮他的忙,如若功成,那真是大功一件。

但三个人都没考虑到什么功劳,只一心为民着想,可见赤子之心,也难怪他们是师生,行事风格颇为相似了。

刘邦依旧如历史上记载的那般,被匈奴大军围困在山上七天七夜。

是的,火锅确实汉代就有了,这还是刘元跟他科普的,哦对了,这个时候还不叫火锅,而叫做‘染锅’,这个染不是染色,而是涮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也可以叫做‘涮锅’。

这个‘染锅’又被称为‘染杯’或者‘染炉’,因为它整体由上下两层构成。

好在今年的番茄结了不少,他之前也做了好些番茄酱保存,如今冬天总算派上用场了。

外面滴水成冰,房间里却暖意融融的。

彼时林清源,小刘盈,刘元,三人各自占据一个案台,每人桌上都摆着一个小染锅,下层的炭火烧的正旺,上层的锅底也逐渐沸腾,酸甜口的番茄汤汁只闻一闻便觉胃口大开。

而就在刘邦冒着风雪往回赶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1月,宫中早已过完了年节,而且都换上了冬装,这个冬天林清源过得惬意非常,因为他又解锁了一样汉代美食,火锅。

不出意外的,他身上的病痛也就被这严寒之气引了出来,尤其是昔年楚汉争霸于两军阵前挨的项羽射他的那一箭所留的旧伤,本就没好全,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越发折磨人。

好在吕雉和审食其高瞻远瞩,让建成侯吕释之及时率奇兵救援,又有军师陈平为刘邦内外筹谋着,最后到底使得这场汉匈大战没有全面爆发。

又因两国这次交锋勉强打成平手,且匈奴人弄不清楚建成侯所带那支奇兵的具体状况,大汉又有周勃将军带领的后续援兵到来,以至于匈奴人并未贸然行动。

因着林清源造成的蝴蝶效应,本该发生在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提前出现。

也就是在这种气氛下,两国不约而同的选择坐下来和谈,并签订了一些条约。

尽管条约内容双方都不是很满意,但也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于是匈奴人便退回了草原,而刘邦也总算稳住了边疆的情况。

再加上春夏时节种下了许多他从现代带来的蔬菜后,他就忍不住想一展厨艺,这既是为了找一找家的味道,也是想让学生们尝尝新的吃法,于是乎,他做出了番茄锅。

本来他也想做辣锅的,奈何辣椒太少,他舍不得,准备留做种子,用辛夷粉做吧,又总觉得差点儿什么,于是干脆不做那个,转而做番茄锅。

阅读西汉支教指南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