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敢说会说巧说

第20章 如何使你的发音更有魅力?

  • 作者:黄大钊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5 00:36:03
  • 章节字数:11898字

其三,避免词异音同。

由于当众讲话,是以声传意,许多在书面用语中能在一起使用的词,在当众讲话中同一个意思最好改个说法,否则将给听的人造成误解。如:“译员”与“议员”,“缺点”与“缺碘”,“治病”与“致病”,“全不”与“全部”等等许多含义不同的词,在书面上因为有文字很容易区别,但在口语中由于语音相同就容易混淆不清,造成感觉错乱。换另外一个说法,如:“译员”说成“翻译”,“致病”说成“得病”或“患病”即可。

其四,巧用方言。

有效避免说错字的方法,就是要养成随时查字典,随时随地听别人讲时留意一些词的读音。把握不准的词,及时问、及时查,日积月累会大大杜绝因这方面的差错而在大庭广众面前造成的被动。

去过寺院的朋友,会有这样的感觉:听和尚念经,都是一个调儿,因此,我们一般人很难听懂经文的含义。当众讲话,不能像和尚念经那样,如果谁从头到尾一个调儿,既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也让人听起来心烦。在口语表达中,有意加重某些词句的声音,就会产生重音。重音强调的就是你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常我们的词语都有习惯重音,如果按习惯重音去说,就是这个词语的正常语义,如果为了传达某种情感,有意改变习惯重音的位置,别人听起来就是另一个意思。

其二,不要说错字。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有些字差之一笔,语义、语音就相差万里。尤其要注意那些形近、意、音不同的字。

两位大学教授,有一次应邀到某地参加一次国际关系研讨会,那位来自山东胶东地区的教授,在发言时,把“日本”说成了“一本”。接着另一位来自鲁中地区的教授,也用他们家乡的方言发言,结果又把“日本”说成了“二本”。与会者会后开玩笑说,“一本”讲完了,“二本”讲,幸亏这次参加会议的没来“三本五十六”,要不然,不知得说出多少本。

再比如:

请区别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的为重音:

“大意与大意”、“对头与对头”、“大姑娘与大姑娘”。

显然,同样一个词,由于重音位置不同,其含义也就不同。在讲话的过程中,如果灵活运用,就会带来语义表达的丰富性。

句子重音

同样一句话,如果重音不同,其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不同。如:

“我知道他会唱歌”(我知道,不用你说)

“我知道他会唱歌”(我是说他会,不是指别人)

“我知道他会唱歌”(他会,而不是不会)

“我知道他会唱歌”(他会唱歌,别的不一定会)

语意重音,在讲话中尤显重要,如同句子的神经,一音之差往往会导致意思变成另一个样子,切不可忽视。

情感重音

“别尽想美事了,朋友!”

“真没想到啊,她怎么会一走了之呢?”

这两句话,从语意和逻辑上看,“别”、“朋友”、“真”、“她”,并不是句子的重点词语,但人们为了情感的表达,说这类话时,却往往要在这些词语上加重发音,以格外强调一种特有的语意。这种为了表现某种心理状态,用相同的句子表达某种特有情感的重音,就叫情感重音。

情感重音同词的重音、句子的重音其功能是相同的,并不是当众讲话中每句话都使用的;只是讲话者本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强调某种心情时才用。

常言道: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一般在讲话的收尾几句话上,注重情感重音的运用,会给人以震撼力和感染力。

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www.youxs.org,口语表达也存在“标点符号”,这就是指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停顿。需要说明的是,停顿不单是人们说话时生理上换气的需要,而且是表达语意、掌握节奏的需要。

有的朋友,当众讲话语速过快,几乎听不出句子间的停顿,就像没有标点符号的书面语,这就给听众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应当走出这个误区。所谓的“一口气说完”、“一气呵成”,并非确指生理上真的“一口气”,而是对说话情绪与气势连贯的一种形容。

因此,当众讲话时,该停顿时就应适当停顿,除了表现特殊情感需要停的较长外,一般每句话间应是似断非断,藕断丝连,不能停顿过多过长的时间,破坏正常表达中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停顿和重音一样,要和语调、节奏联系起来,恰如其分地处理,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硬模仿。

19世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得好:“停顿和语言相配合,能创造出双重的意境。”有停有连,停连得当,可以使口语表达得语清意明,还能恰当地控制速度和节奏,创造出内容所需的多种情势,产生动人的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停顿,尤其是较长的停顿,都不是语流传递信息的中断。有时,讲话者有意运用较长的停顿,正是其运用无声语言充分表现内在情感的地方。所以,当众讲话中的停顿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技巧,而不仅仅是为了调节气息,说起来便当。www.youxs.org,除了内容有新意,语言组织得好外,语调的变化也起很大的作用。常言道:声随情转,以声传情。因此,语调的变化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有消息报道,意大利有位著名演员,善于表演按照自然数从1数到100的节目。而给观众的感觉,听到的好像不是枯燥无味的自然数字,一会儿是忏悔自己过失的动情诉说;一会儿是喜出望外的真情流露,很能打动听者。

你听后,也许会说,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却是真人真事。其中的奥妙在哪儿呢?主要就在于善于运用讲话中语调的变化来倾诉各种情感。

由此可见,语调的变化在口语表达上具有重要且微妙的传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当你在讲述美好事物时,音量要适度加大,语速适当加快,停顿相对缩短;而在讲述一件不幸的事件时,表达的是思绪沉郁之情,这时的音量要适度降低,停顿稍加延长,语速相对放慢,节奏徐缓。总之,根据内容的需要,表述时所使用的语调要有起伏变化。

当众讲话忌讳的是,无论讲述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都用一个语调来讲述,让听众听起来沉闷,感觉乏味,表达不出内容所包含的情感。

因此,在当众讲话中,要根据自己所讲述内容的需要,适当掌握语调的变化。使其与自身的性格、自身与听众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场合气氛等相协调,这样才能使语调和谐自然。

www.youxs.org

一提“节奏”,大家都会想起音乐。其实当众讲话也存在一个节奏感的问题。为什么听有的人讲话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有的人讲起来又让人有生硬紧张之感?这都是没有注意当众讲话时的节奏感。

什么是节奏感呢?物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前后对比关系,就叫节奏感。如:我们走路时,脚的一抬一落;用锤击物时,锤子的一提一击;我们呼吸时的一呼一吸,等等。这些都是节奏,而当这些节奏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就叫节奏感。

具体到当众讲话的节奏感,则重点体现在讲话速度的快与慢;讲话过程中情绪的张与弛;语调的起与伏;商量的轻与重和语流的停与连,这种种的对比变化就形成了口语表达的节奏感。www.youxs.org,有些人常常有话想说,却又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词语,从而出现较大间隔的停顿;或是话语断断续续,连贯不起来,结果造成了心里想的一个样儿,嘴上说出来的却是另一个样儿,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语无伦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语感能力弱的问题。

语感,并不是指语言的感彩,而是人对语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当听到或看到的信息传入你的大脑时,你能否快速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情味,或能否快速地找到恰当而生动的词语,并使其连贯有序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的感应能力。

口语表达对语言感应能力的要求要比书面语言高,因为书面语言总还有思考的余地,而口语表达的特点是直接沟通,即兴构思,如果每说一句话总是依循语法、斟词酌句,那根本不可能顺畅自如地讲话。

实际上,当众讲话时,人是凭借一种对语言的直觉和敏感能力,极为快速地解析语意和进行语言编码的。为什么有的人能意到语随,出口成章;而有的人却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有货倒不出来呢?这两种人不是心理素质的不同,就是语感能力有差别,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在当众讲话的训练中加以提高。

理想的语感能力应该是:倾听,一听就懂;看书,过目即明;说话,出口成章;写作,提笔成句。

怎样提高你的语感能力呢?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丰富你的词汇量。

2000年4月份,我与朋友一块去康西草原春游。正碰上一国内旅游团,导游是一位漂亮姑娘,抹着口红,描着眉毛,穿着红白相间的新潮运动装,极力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以争取他人对她的尊敬。遗憾的是她的解说语言,其词汇量之贫乏连老太太都直摇头。她在讲述一个美丽的传说时,说到湖水、绿草、青山、小羊等,一律用的是“美丽的”。明明有“碧绿”、“青翠”、“柔嫩”、“可爱”、“迷人”等许多词语可以用,而她就只知道“美丽的”。听了她讲解,对比她的衣着,她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落千丈。

一个人所说的话,等于站在那儿暴露自己,接受旁人的判断和分类。口语表达的词汇贫乏,等于不断地在向他人表白,自己不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请参考一位应聘秘书者在谈到公司档案管理时的讲话:

公司的档案有绝密、机密和一般之分。绝密和机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严格把关。而作为秘书的工作之一,是管理和发挥好一般档案的应有作用。存放要便利,可以随时让有关人员“翻阅”。如:领导要了解情况时,可以随时“调阅”;其他人员需用时可以“借阅”;领导在决策时可以“参阅”;对一些较早的一般档案资料还可以”查阅。”

当这位应聘者说完这段话,用人单位当即拍板录用了她。

为什么?她的这段口语表达,其一,思路清晰,如档案有绝密、机密和一般之分。接下来就是分别叙述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的不同管理办法。其二,是她在谈到一般性档案的管理时,一口气用了“翻阅”、“调阅”、“借阅”、“参阅”和“查阅”等词。这些词都是“察看”和“了解”的意思,但她根据察阅者的身份和用处不同,分别使用了不同的表达词语,足见其词汇量的丰富。如果都用一个“翻阅”,既不能清晰精确地表达内容,也会造成语言的单调和呆板,给人乏味之感。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讲话也太累了,我们一不做学问,二不搞写作,没必要那么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你举的例子毕竟是个别。

在此提醒,应当改变这种看法和认识。其实,口语表达更需要词语多,来得快,用得准。因为说话来不及字斟句酌,更谈不上去查词典,要想说得精彩,完全靠平时的积累。

那么,想要丰富的词汇量,应该怎样积累呢?

方法有许多种,但惟一容易做,也非常奏效的方法是——处处留心。读书看报、与人交谈、听课、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等,只要你有丰富自己词汇量的意识随时都能获得新鲜有用的词语。偶尔听了一个好词,或看到一个好说法,记在笔记本中,接着就用到你的谈话中,这样逐步日积月累,很快你说出的话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譬如,眼下的体育比赛特别多,如果你注意一些媒体的报道,记者们的用词真是挖空心思。单说第一名,他们会用:荣登宝座、勇夺冠军、搞取桂冠、独占螯头等等。

www.youxs.org

另外还有一字多音的字,更要读准确。如:

“参差不齐”、“深恶痛绝”、“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校对”、“恪守”、“不屑一顾”、“分娩”、“腼腆”、“破绽”、“膝盖”以及“逮捕”等等。

有些朋友,当众讲话带“口头禅”,可是自己并没有察觉。“口头禅”的内容因人而异,如训练班上的学员中,经常听到的有“就是说”,“那么呐”,“啊、啊”等等。带有“口头禅”的讲话,让人听起来,就像正看着一部好的电视剧,结果出现了有规律性的画面跳动,易》中淡人的兴趣。因此,一旦发现,要有意识地摒弃。

“口头禅”是能改掉的。“口头禅”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过分紧张而造成的。它就像讲话者的一根拐杖,为了减轻自己的紧张,时不时地要靠它来镇静一下。有时是为了填补思维的一时空缺,这就是“口头禅”往往出现在句与句之间的原因。改正的方法是:放慢当众讲话的语速。一旦发现,不要去想“自己有口头禅”,一心用在所要说的讲话内容上,投入地去说就可以了。www.youxs.org,总有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不论所谈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直言表白,还是委婉含蓄;说出的话总有一定的含意。要想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除发音准确外,巧用重音所带来语义变化,能帮助表达自身的某种特殊情感。

词语重音

如:不要把“如火如荼”说成“如火如茶”:把“草营人命”说成“草管人命”;把“瞠目结舌”说成“堂目结舌”;把“靡靡之音”说成“非非之音”;把“棘手”说成“辣手”;把“酝酿”说成“温嚷”;把“踱步”说成“渡步”。

有一位地区领导,家乡话非常浓,由于是异地做官,他开会发言,常常因语音不准,闹些笑话。有一次,他在台上大讲:要想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一是靠“警察”;二是靠“妓女”。台下听得哄堂大笑,纷纷议论。原来他的乡音中,“政策”发“警察”的音;“机遇”发“妓女”的音。试想,如果出现这样的发音失误,要是在一些正规场合,该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被动!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语言的表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书面,写给人看的;另一种是说的,讲给人听的。书面表达,基本的要求是把字写清楚、规范,让人一看就明白,如果再想要求好看一些,就是练练字帖,把字写得规范又漂亮;同样,口头表达上,基本的要求是把话说清楚,吐字发音要准确,做到以声传意,声随情转,叫人一听就懂。

当众讲话语音准确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本书的定位是当众讲话,这与艺术演讲还是有区别的:当众讲话注重的是实用;而艺术演讲侧重的是艺术表达。因此,实用有实用的技巧,艺术有艺术的技巧。下面我们所谈的讲话技巧,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怎样为当众讲话增添色彩。

其一,发音要清楚。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词汇,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所谓共同就是全体统一,共同使用,应该大力推广的意思。因此,当众讲话一定要参照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别太离谱,否则将会闹笑话。如:

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只适用于某一地区:在正规场合当众讲话,不可全部使用方言。但适时、适度地,讲到该讲的地方,如人物对话,学几句是可以的,用好了,有时还会给当众讲话添几分情趣。不过,要慎用。用不好,也会给听众产生误解,有时甚至闹出笑话。如:北京人称谈恋爱的男女一方叫“对象或男朋友、女朋友”,而山东人则把结了婚的爱人叫对象。像类似的情况,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其五,摒弃“口头禅”。

阅读敢说会说巧说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