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四十八章:等待那件事情

  • 作者:永远的雄猫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07:35:13
  • 章节字数:12116字

到了39年年底,局势也逐渐清晰起来了,苏联终于倒向了美英,于年底正式签署了条约,成为“自由世界同盟”中的一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则完全是因为中国在39年10月底与英国爆发可称为战争的大型武装冲突有关。武装冲突发生后仅三天,英国就向苏联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让步,从而换来了斯大林的支持。毕竟,两国现在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这次武装冲突的导火索实际上是老挝在中国的暗中指示下,对缅甸进地不断地边境袭扰造成的。驻缅英军岂能容忍他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对高贵的大英帝国的挑衅,干脆利落地展开了越境打击。于是越南也在中国的支使下,宣布保卫中南半岛非殖民地不受英国武力侵害而出兵支持老挝。这样,从5月开始,双方在老缅边境展开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互有胜负。同时,缅甸内部的各大反殖民武装力量也在中国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武装斗争,眼看着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英国立即从印度抽调了3个师的兵力投入到缅甸。

本来从双方大打出手开始,总参谋部就向我提请立即出兵,赶在远东舰队还没有得到加强之前,就夺取新加坡。但我此时仍有些顾虑,这种战争与1926年爆发的远东战争性质不同,不再是保家卫国的战争,而是争夺海外势力的战争。且不说国内民众是否会接受,单从目前的国际局势上看,我就必须防范美日两国在背后插上一刀。虽然,美国出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日本也因为台湾地处其南下航线附近,也会有可能避免卷入,但我不得不防。而且,这一次有可能面对美国这个强国,我心里还真没有底。

从目前来看,世界上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是以美英日为首的“自由世界同盟”,另一方则是以中国和欧洲宪章为首的结构比较松散的联盟。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大阵营也越来越敌对和仇视,里面有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似乎只有靠战争才能解决。而苏联此时作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成了两大阵营极力争取的目标。但由于和中国的敌对关系,“自由世界同盟”似乎更容易取得苏联的支持。在这段时间,各国外交官们成为最忙碌的群体,各国在不断地讨价还价中逐渐走向一起或逐渐分道扬镳。

李长山也提醒大家道:“同时我们也别忘了,在缅甸,其道路交通状况非常差。英军在缅甸主要以步兵及山地步兵为主,而我军就算是在云南的部队,也拥有大量的装甲力量和机动车辆。虽然,我们也有大量的山地师、丛林师之类的编制部队,但以步兵对抗步兵,即使我们的战斗力远强于英军,但也会付出较大的伤亡。这是山地丛林作战所无法避免的。因此,我还是建议,我们派出志愿军可以先在盟友军队的配合下,尽量削弱缅甸英军。然后,海军必须出动,在克拉地峡用海空力量甚至战列舰上的重炮对马来亚的英军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同时,寻机歼灭英国的远东舰队。”

说到这里,他有意无意地瞄了我一眼,我心里很清楚,他在为我一直没批准海军及陆军立即参战而有些不快以及不解。我没有理他,只是问大家:“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话题是要不要派出志愿军参战。其它的参战细节问题就属于总参和各军种司令部、参谋部的问题了。所以,我们现在先进地表决,同意派志愿军参战的就举手。”于是,大家都举起了手,新月迟疑了一会儿,但看看四周也只好不太情愿地举了手。

其实,如果英国政府放下身份,与欧洲宪章重修关系,也未尝不能使两方势力走在一起。但倔强和高傲的约翰牛则仍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持对欧洲大陆的“领导权”。而且,他们有美国的支持,而有恃无恐。虽然,英国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同欧洲大陆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但保守的统治阶层则完全摒弃了这种想法。同时,出于种种原因,欧洲宪章对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垂涎欲滴,在经济大危机时期,欧洲宪章曾试图说服英国开放其殖民市场,但遭到了英国的断然拒绝,这一切,都使欧洲宪章对英国日益厌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提升,加上急需将自身产业的某些不合理的矛盾转嫁到海外市场,欧洲宪章对海外殖民地的需求开始了一个高速增长期。意大利除了继续在非洲进行侵略外,法国也开始了向非洲的进一步拓展。而德国则需要波兰和东欧的其它国家,荷兰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尼的控制。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原因,英国已经将最多的可作为殖民地的土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矛盾便显得有些不可调和了。

同样,中国对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封锁也非常不满。虽然这种封锁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中国军民船只可以自由出入第一岛链,但每每碰到沿途监视的美国海军,都在不断地提醒中国,此处,还有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柿子捡软的捏,中国现在并不愿意与美国交恶,如果不是美国出于其政治需要,一直支持日本不使其倒下去,中国现在仍会与美国保持着准盟友的关系。可惜的是……

在欧洲,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英国与欧洲宪章的关系极为恶劣,在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两强战略”的皇家海军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甚至一个笑话。在地中海,如果不是美国的第6舰队极力维护着英国最后的荣光,意大利海军已经把英国的海上势力从地中海完全驱除。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德法两国海军正使英国的海峡舰队和本土舰队逐步失去原有的优势。没有海上优势的英国什么也不是,已经抱成一团的欧洲大陆使英国第一次在欧洲感到了无奈和恐惧。

我一拍巴掌又说道:“好了,全票通过,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至于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同意让海军参战,我在这里也说明一下。我们如果派海军夺取新加坡,从纯粹的军事角度上来讲,我们有绝对的把握。但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延续,我们必须要防范我们同英国舰队进行战斗的时候,美日两国海军从背后捅刀子。就目前来讲,我还真没有底气面对美国。而且,依据可靠情报,原本应该于7月初就应该返回对迭戈进行维护的美军驻菲律宾的几艘主力战舰,一直在南海徘徊。说穿了,他们就是害怕此时中国出兵,用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去消灭英国的远东舰队。”

郑耀邦疑惑地说:“可是,就算加上菲律宾的美国主力战舰,也不是我们中国海军的对手啊?难道,主席害怕日本也卷入进来?可我们在台湾的强大的空中力量,完全可以阻断日本海军的南下路线。”我笑了笑说:“不错,我们强大的空中力量完全可以阻断日军,但我还是不想现在就同美国发生战争。”赵天赐这时候说:“主席,美国还不一定敢与我们交战呢。你还在犹豫什么呢?”我呼出了一口长气,然后说:“我不是在犹豫,而是在等。”

大家面面相觑,只有李长山好象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惊喜地望着我说道:“主席,难道……”我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在等一件事情的发生,在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我不准备与英国人彻底翻脸,去夺取新加坡。”这句话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他们纷纷投来询问的眼光。我抽出一根烟点燃后,又缓缓地说道:“而且,我们这次与英国远东舰队交战,还不能派出海军的主力。我们要留有足够的防御力量,去应付日本有可能的突然袭击。只靠南海舰队去对付远东舰队和美国的舰队,虽然凭借航空母舰的空中打击,我们能够获得胜利,但我不想这么早就让美国明白海空力量制胜的真谛。”

我站了起来,缓缓走到窗前,吐出一团烟说道:“美国拥有那样强大的工业力量和金融力量,他们一旦觉醒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可怕的敌人。在那件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我还不敢去冒那个险挑战美国。”

大家猜猜,我要等待的那件事情是什么?答案下期见分晓。嘿嘿

其实当时间进入到39年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新的全球性战争已经距离不远了。在亚洲,中国与日本自不用多说,两者是不死不休的死局。要么,中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提供几乎是白送的各种战略资源,并成为日本工业产品的倾销地。要么,日本彻底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就象朝鲜和越南一样,不再具备基本的国家要素,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被中国同化。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何时,在亚洲,在远东,中国和日本只可能成为敌人,而不可能成为任何形式的朋友。

美国在欧洲有比在远东更多的利益,欧洲宪章几乎所有的成员国都欠有美国大量的外债。而且,美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也长期向欧洲宪章提供各种战略资源。虽然美国市场受本国政府的保护,欧洲宪章几乎不能对美国出口,但拥有强大的金融力量的美国仍为欧洲宪章各成员国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最近几年来,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越来越活跃的中国也开始有替代美国的苗头。这也引起了美国的不安,毕竟,此时的欧洲宪章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不多的经济发达且安全的地方,是投资的理想地区。

但美国政府仍对法西斯政权充满了警惕,急剧攀升的法西斯武力也使美国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欧洲宪章对美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美国长期向各国提供政府贷款和各种经济援助;恨的是美国似乎对英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对这位“表兄”始终都在最关键的时候拉上一把。而且,美国已经在行动上站在了英国一边,地中海的第6舰队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意大利,但加上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则又迫使欧洲宪章在地中海规矩了许多。

这也给我提了个醒,我现在不愿因此引发与美国的战争,完全可以用民间的名义组织志愿军在地面上解决远东的英军。于是,我召集了国家危机处理委员会成员开了个短会。在会上,气氛热烈,除新月未表态外,其余各人都支持用这种方法出兵。宋孝仁甚至还说:“凭我们中国无敌的陆军部队,完全可以拿下整个缅甸,并一直南下,夺取新加坡。”

李长山始终对其他党派的人士不太“感冒”,他反驳说:“靠陆军夺取新加坡?柔佛海峡怎么过?游过去?不靠海军,我们根本不能拿下新加坡。”魏长安也说道:“不仅如此,我们的地面部队一路南下的话,还必须经过泰国,虽然泰国在我们的压力下,已经完全倒向我们,但大部队经过泰国境内,这在外交上还是会陷于被动的。”

郑耀邦问他:“能不能把泰国也扯进来?他们每个月都从我们这儿拿那么多的援助、好处,这时候,不使点劲儿怎么行?”魏长安摇摇头说:“不太好办。要知道,他们现在面对的是英国。虽然有我们在后面撑腰,万一我们没有打算清除驻缅英军怎么办?他们就会面对英国的报复。再加上南面还有驻马来亚的英军,这对泰国的国王来说,是不能承受的。”

当然,英国人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危险境地,他们一方面加强了对各殖民地的控制,另一方面则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建设。面对本土防御所面临的巨大危机,英国需要将这种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说,英国需要在德法两国海军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的时候,便给予其致命打击。于是,正在中国为欧洲宪章建造的超级战列舰便成了英国海军的首要目标。因此,方乐和薛庆功在给我的报告中就声称:交船之日,就是世界大战开始之时!

英国长期奉行的反对最强大的战略在此时的欧洲,已经失效。到目前为止,英国唯一能在欧洲大陆上找到的强大的盟友,就只有苏联。而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又不为美英两国的执政阶级所喜欢,倒是欧洲宪章,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歧视”。不过,出于同中国的关系,欧洲宪章也只能同苏联进行普通的商贸往来,曾经与苏联走得最近的希特勒也放弃了与苏联的所有军事交往。这给了英国人一个契机,英国通过向苏联提供大量的军事技术来讨好斯大林,斯大林也同样以大量的战略资源和政治上的倾斜来回报英国。这让欧洲宪章感到了不快。

而中国和苏联,也同样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在没有共同的敌人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彼此的敌人。更何况,中国通过1918年的战争,夺取了叶尼塞河以东的绝大部分土地,而这部分土地,在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支中国军队涉足过(蒙古人除外)。所以苏联也视中国为敌人,以俄罗斯民族的特性,就算中国没有夺取这些土地,苏联也一定会对中国的所有领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中国也会视苏联为敌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因为这样,中国才一直没有就与苏联改善关系上存在任何幻想。

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就一直视远东为禁脔,长期受其欺压和剥削的中国突然之间将其在远东的势力驱逐出去,自然不能为几乎所有的英国人所接受。无论上至政府,下至平民,都仍在幻想着重温大英帝国殖民远东的旧梦。那么,英国政府对现在的中国的敌视也就不难理解了。再说,中国现在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中南半岛,对新加坡、马来亚和缅甸等这些英国的殖民地形成了相当的威胁,也足以使英国对此报有足够的警惕。而中国同样对英国历史上在亚洲的血腥侵略和残酷压迫,心有余悸,从民族感情上来说,中国也实在对英国提不起任何好感。而且象英国这种存在着典型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来说,就算中国愿意与之平等地交往,恐怕也换不回这些高傲的人种的丝毫意愿。

各位大大久等了,俺非常不好意思耽搁了这么久才更新。主要是因为俺刚换了个新工作,要与新的同事,新的领导打交道,晚上还需要跟他们一起出去应酬应酬。希望大家不要生气,继续用票票来教训俺。

倒是美国人在很多时候显得要可爱一些。他们率真、坦承、热情奔放,对生活充满向往,他们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但是,作为一个完全吸收了西方文明的国家,美国也同样不能改变其内心深处,白人至上的思想,同样,其固有的价值观也促使美国政府有一个对外关系的原则:那就是永远反对最强大的。在一战时期,英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并非从一开始就对其报有友好的态度。只是到了战争后期,他们发现德国人如果崛起可能比英国人更可怕时,才以大量的对英法等国的敲诈为前提,开始出兵欧洲。同样,到了现在,美国人惊奇地发现,曾经如此贫弱的中国,经过短短二十来年的发展,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时候,他们才明白: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了!

美国在远东的利益除了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外,就是长期向日本出售的各种战略资源和巨额贷款,以及在菲律宾的殖民地。现今,在中国强大的压力之下,败势尽显的日本可能会发生全面的崩溃,美国在日本的巨额贷款几乎可以肯定无法收回。而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扩张,也开始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尤其是受中国暗中支持的反殖民武装,也迅速扩大了。象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要想再回到十多年前的那种“蜜月期”是很不现实的。

为此,我压下了总参的报告,也驳回了海军立即参战的申请。我只是让总参及情报机关向各反殖民武装提供最多的补给和训练,先把英国在远东的地面部队削弱了再说。赵天赐也不只一次地问我为何不借此机会拿下新加坡,但都被我以时机未成熟搪塞过去。我没有告诉他们,此时的我,心中并没有底,面对美国,这个曾经在后世给我太多心里障碍的国家,我真的没有多少底气。我在等,在等一个能够让我完全摆脱这个心理阴影的事情发生。

而此时的欧洲,欧洲宪章都对英国在远东陷入泥潭而兴灾乐祸,频繁地在北海和地中海进行各种海军演习。他们要把英国的海军力量牵制在欧洲,使其不能加强在远东的舰队,同时也通过各种隐密的渠道,不断地询问我什么时候对英国远东舰队进行打击。欧洲宪章还利用民间力量,打起支援印度支那反抗英国殖民压迫的名义组建了一支由4000多人组成的志愿军前往印度支那。对于任何能够削弱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统治的事情,欧洲宪章都是非常乐意的。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