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中华无敌前传

第二百七十七章:意大利的剧变

  • 作者:永远的雄猫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07:35:59
  • 章节字数:10584字

但就在此时,却发生了一个惊天大事:墨索里尼死了!早在墨索里尼最初执政的时候,意大利北部就自发形成了数十支不同的发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抗争,最终演变成十余支发政府武装。在战争开始后,由于站在了中国一边,使意大利获得了大量的战争红利。这使得反大量的政府组织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财团支持,法西斯分子与财团互相勾结,使发政府组织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经过此事之后,反政府组织开始走平民路线,并在平民阶层中获得了大量的认可。由于法西斯统治,使意大利平民的境遇非常糟糕,其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东欧的许多国家。这当然引起了意大利平民的严重不满,战争红利被各大财团瓜分,使平民更加愤怒。反政府组织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到了43年年底,20多支反政府组织逐渐合并,形成了一支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意大利民主阵线。其首脑阿涅尼亚曾经被法西斯政府判过十余年的监禁,并长期领导反政府武装,拥有相当的声望。进入44年后,意大利民主阵线已经逐渐控制了意大利北部的瓦莱达奥斯塔、特伦蒂洛-上阿迪杰、弗留利-威尼斯朱莉亚等省,以及威尼托、伦巴第和皮埃蒙特三个省的北部区域。44年3月,意大利民主阵线武装甚至占领了威尼斯、米兰和都灵等北部大城市。同时,意大利民主阵线还广泛宣传民主思想,要求进行全国普选,并强烈反对法西斯的独裁统治。这在整个意大利的平民阶层中,反响极大。同时,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策划和准备,意大利民主阵线在意大利各地都建立了秘密基地,培训地下武装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美国、德国等国政府的暗中资助和情报支持,意大利民主阵线已经控制了罗马卫戍部队的相当一部分官兵。同时,由于许多财团也因为不满法西斯政府的一些歧视性待遇,也开始向民主阵线靠拢。44年8月,民主阵线在罗马发动了兵变,大量罗马卫戌部队也临阵倒戈,并迅速控制了罗马城。墨索里尼立即率领亲信坐飞机逃到佛罗伦萨,并在这里继续行使权利,指挥意大利国内的军队向“叛军”发动围剿。但在佛罗伦萨,意大利军队再一次发动了兵变。仓惶逃窜的墨索里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了音讯。直到10月18日。才最终被确认在阿尔诺河河边被游击队击毙。当天,阿涅尼亚就宣布解散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宣布法西斯党为非法组织,并宣布就任临时总统,组建临时政府。墨索里尼的死,对欧洲宪章、新世界联盟乃至中国的打击都非常巨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北非作战的意大利军队,接到国内临时政府发布的单方面停火,立即撤回国内的命令后,顿时兴高采烈地撤出了阵地。盖尔扬与奈富塞山之间的阵地突然间就变得空旷起来,正愁进攻被阻的巴顿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希特勒的那些超级空中王牌们,终于逐渐淡出法国上空,所有的王牌飞行员要么被击毙,要么就被中国军队俘虏。加上中国远征军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大量增加,使法国上空的制空权牢牢地被掌握在中国手中。如此一来,德国党卫军及苏联仆从军的补给就成一个严重的问题了。不断地空中轰炸,使德国的后勤线几乎被完全切断,在一线的作战部队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部队能够获得一般的作战补给,而其它部队则只好担负起维持治安、抓捕地下武装等任务。就在中国远征军空军消耗大量物资及精力争夺法国制空权时,在北非,美国海军航空兵也兴致勃勃地进入到战场。由于美国在此时的航空工业不足以抗衡中国,德国等国,所以,其喷气式战斗机还仅处于研制阶段,离装备部队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样,喷气式飞机目前还不适合在美国的航母上起降,除了一些大型的航母外,稍小一些的般母及全部的护航航母都无法搭载这种速度很快的飞机。这也限制了美国海军发展喷气式飞机的热情,但正是这种限制,使中国空军能够分出部分精力去争夺法国上空的制空权。留在北非的中国远征军空军的装备中,喷气式飞机基本没有,全部是CF-4型战斗机,最新的也是CF-5型战斗机这种活塞式战斗机。不过,这两型战斗机也足以对美国舰载战斗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令美国人庆幸的是,中国远征军空军在北非的机场,主要集中在摩洛哥东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地区的沿海一带,对登陆场附近还不能形成足够的威胁。加上美国的登陆场出人意料地没有选择在摩洛哥,而是在西撒哈拉的阿尤恩一带海滩。这使美国地登陆作战显得异常顺利。由于在西撒哈拉,法军的控制力度并不大(还没有完全将其细入其殖民体系),www.youxs.org……美军两个海军陆战队占领了马拉克什,并击溃了在此防御的三个法军步兵师。16日,第101空降师突袭卡萨布兰卡,但是此次突袭却遭到了失败。由于情报失误。是美军参谋部一位卡萨卡兰卡仅有2个法军步兵师防守,但不知道在数天前,中国的一只装甲师于夜间秘密进入法国阵地,是美军的101师遭到了惨重的打击。见势不妙的101师立即撤出了阵地,不过。却在终归哦的411独立装甲旅的追击下损失了大半兵力。如果不是美国舰载机拼着被中国远征军空军战斗机全歼的危险,强行为101师断后,恐怕这个师已经被中国地独立装甲旅全部消灭。美国人的防线最终在乌姆比阿河稳定下来,中国第411独立装甲旅也见好就收,并没有继续作无谓地追击。8月20日,美国派出了第1独立装甲师、第4机械化步兵师为先导的第3集团军。向卡萨布兰卡发动新的攻势。由于双方都没有很好地掌握制空权,因此,地面战斗就成了决定胜负的根本。虽然美国人的M4”谢尔曼”式坦克远不如中国地34式主战坦克,但由于其数量众多,www.youxs.org。而是直接撤往布海拉勒山以上。这片区域属于西班牙空军的作战范围之内,加上中国远征军和法国空军地作战力量,以及直布罗陀海峡的海上通道,使中法军队能够在此固守。美国人在强攻了几天后,发现没有任何进展,且伤亡极大。短短一周的时间里,美国军队就在此消耗了2万余官兵和四百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于是,美国军队只好决定绕开这片区域,从其南部进入阿尔及利亚。美国军队的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一线平推式的打法,让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们觉得有些儿戏,为此,远征军陆军参谋部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那就是以佯败的方式,诱使美国军队向北非的纵深推进。由于中欧联合舰队完全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那么美国人的补给线,就只可能通过漫长的陆路及沙漠,戈壁地区,这样的后勤补给线是相当脆弱的。而且阿特拉斯山脉地形险峻,不太适合装甲部队的机动,这给了在此地构筑了大量工事及地下坑道的法军以充分发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海军无法进入地中海,使其地面部队不敢在离海岸很近的平缓地带展开军事行动。正如远征军陆军所推测的那样,美军已进入阿特拉斯山脉,其进展就极为缓慢起来。美国人需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冲锋,攻击,驻守,并且还需要在这些山头正面寻找地下法军的进出口,以方便对里面的法军进行清剿。在没有完全摸清的情况下,美军的攻势不仅缓慢,而且伤亡很大。从8月27日至9月18日,美军之推进到君士坦丁,而且已经伤亡了14万人。巨大的伤亡代价却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战果,这使美国国内产生了许多不满情绪。罗斯福因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所以率先质疑军队在北非采取地军事行动是否有必要。面对总统的质询,艾森豪威尔感到非常麻烦,他将这个麻烦直接转移到陆军的登陆部队。www.youxs.org,这位刚从陆军参谋部调来的将军成了艾森豪威尔的替罪羊。罗斯福直接下令将其免职,并遣返回国。为了挽回政治上地颓势,这需要在军事上获得一个巨大的胜利。但艾森豪威尔也深知。在北非,尤其是在阿尔及利亚的北部山地区域,美军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战线已经相当不错了,更谈不上一个重大胜利。面对总统一天紧逼一天的压力,艾森豪威尔只好决定冒险一搏,他决定投入重兵。尤其是装甲部队,强行在阿特拉斯山开辟一条通道,然后立即攻击突尼斯。同时,他还将进入突尼斯的目标放在了其中部地加夫萨地区,而不是大家所预料的攻击突尼斯(突尼斯的首府也叫突尼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出其不意,二是可以切断突尼斯北部的中法军队的后路。对于突击部队的选择,艾森豪威尔没有选择老谋深算的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的第六集团军,而是选择了勇猛的巴顿中将的第三集团军。克鲁格出身陆军参谋部作战部,谋略有余,但胆气不足。巴顿则与之相反。拥有苏格兰血统的巴顿,极具冒险精神,并且因为满嘴脏话而与士兵们打成一片。这在极度困难的作战环境里,能够有效地凝固士兵们的士气。因此,他也被称为士兵们的将军。作为盟军总参谋长的不莱德利。这个被称为将军们的将军的参谋天才,对艾森豪威尔的这个任命非常的拥护。为此他专门为巴顿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不过,对于巴顿来说,在详细的计划也跟废纸没有区别。他喜欢的是即兴发挥。9、2,美国第三集团突破了阿尔及利亚的苏哥艾克拉丝法军防线。成功穿越了阿特拉斯山,然后迅速南下,于9、5占领兵力薄弱的泰被撒。法军总参谋部此时也隐约擦觉出了美军的意图,并向中国军队提出了警告。中国远征军并没有理会美军的行动,相反,正是美国的第三集团军如此作为,才反而会进一步促使其陷入中国的圈套中。巴顿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在各方有意无意地避让下,进展神速。9月8日,不顾后勤部队的警告,在耗光了最后一滴油后,终于占领了加夫萨。在这里休整了近一周,好不容易补齐了各种物资后,巴顿再一次迫不及待地率军继续向东南杀去。借助铁路运输的帮助,使第三集团军的行军速度非常迅速,9月12日,巴顿就站在了加斯贝港的码头上,至此,美国第三集团军完成了切断突尼斯方面中法军队后路的作战行动。实际上,www.youxs.org,切断了突尼斯南北之间中法军队的联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罗斯福暂时停止了对军方的责难,在政治上也获得胜利的艾森威尔也没有过多地炫耀自己。此时,艾森豪威尔面临着几个选择。一是,集中兵力向北,打通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再一次促使中国军队分兵。二是,继续向东推进,夺占苏伊士运河。切断中国同欧洲的联系。从军事上来讲,第一个选择是最佳,一旦进入西班牙,就有可能攻入法国,并与德国军队会师,届时,美国与德国军队基本上可以确定能够击败中法军队。但这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美国的大西洋舰队必须彻底击败中欧联合舰队。第二个选择,如果真能切断中国同欧洲的联系,那么就等于使投向中国的欧洲国家重新站位,由美国与德国共同主导的欧洲将会使中国完全失去所有有份量的盟友。事个白人世界就会“团结”起来,与中国展开最后的决战。这在政治上来说,是具有决定性地影响力。那么共和党重新夺回总统宝座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麻烦在于,长达数千公里的补给线,很容易会被中欧军队切断,数十万美国军队就会被葬送在北非的沙漠之中。难以抉择的艾森豪威尔,只好下达了暂时停止前进的命令。这让巴顿异常恼火。其实,此时地格局有些微妙。中国希望获得一个同美国作战的重大胜利,来迫使美国两院同意签署停战协议,从而结束同美国的战争。美国则分为两派,一派以罗斯福为首的民主党政府,他们希望已经隐约成为共和党领袖的艾森豪威尔遭受一个较大的,但不影响美国根本的失败。从而可以向两院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其迅速通过协议。而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军方及共和党,他们同样希望有一个重大的胜利,来稳定共和党在两院的优势,增加军方在美国政界的势力。各方都需要一个重大地胜利。那就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中意两国军队已经部署好了口袋,等着美国人钻进来。但美国人却在此时打起了其它的算盘,使中国的这个口袋长久不能使用。如果再拖下去,极有可能会泄密,那么空上口袋也就会完全失效。好在巴顿这个勇猛的将军。帮了中国军队一个忙。勇猛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鲁莽的意思。9月25日,巴顿率领他的第三集团军不顾艾森豪威尔地再三劝诫,向雷马达的法国守军发起了进攻。由于需要远离海岸线,所以虽然美军占领了加斯贝港,但其主要的补给站点却并没有设在这里,这使得其补给线还算比较可靠。法国人在雷马达并没有坚守多长时间,美军迅速通过了雷马达,并立即进入利比亚的瓦津。巴顿的鲁莽行动使艾森豪威尔怒火万丈,却又无可奈何。越往东走,将越接近中国大部队,对此,艾森豪威尔与不莱德利都相当清楚。为此,不莱德利只好又让希克斯霍奇斯中将地第一集团军紧急登陆,接替在阿特拉斯山脉的克鲁格中将的第六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则立即进入突尼斯,并对加夫萨-加斯贝防线以北的中法军队发起主动进攻。突然增加的美国兵力,也让中国远征军感到了一丝麻烦,只好立即作出反应。3个装甲师和4个机械步兵师立即分别在比塞大港、拉古莱泰港、苏塞港和斯法克斯港等地登陆,加强了突尼斯北部地兵力。巴顿并没有理会艾森豪威尔的怒火,他一意孤行地在奈富塞山以北继续向东进攻,在不断击溃沿途地法军后,于10月17日到达基克莱。在这里,他终于受到了强力阻击。意大利军队在中国炮兵及航空后的强大火力支援下,还算很好地守住了阵地,并给予美军以重大的杀伤。担任先头部队的美国第32装甲师被摧毁了近一半的坦克和战斗车辆后,只好撤了下去。现在中国军队需要要做的就是,等第三集团军的主力到达战场后,开始实施迅雷般地突击,完成对第三集团军的包围。

阅读中华无敌前传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