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铁血铸新明

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

  • 作者:故土难离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0 08:39:43
  • 章节字数:4988字

千万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这是作死之路,没有商量。落到董疯子手里,绝对没有你的善果。

不要没有死在敌人刀下,反倒带着罪名死去。若此,本督让你负责此事,那是害了你。

切记!切记!切记!”

还有一点本督要严重告诫你,把账目理顺清楚,该你的就是你的,一分都不会少。

独自在外打拼,注意安全!”

秦浩明微笑着再次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不错,你能在片刻时间有此认识,说明本督没有看错人。

商场如战场,特别是我们的目标远大,更是如此。所以,过三个月,本督会再次遴选几百兄弟加入到你的队伍里。

所以,秦浩明只是笑嘻嘻的例行公事般告诫。

“诺!感谢秦督信任!末将明白,这是另外一个战场,一定为兄弟们的将来杀出一个荣华富贵!”

“诺!秦督保重!”

秦浩明不经意的小动作,简单的关切,让汪跃进这个历经百战的河北汉子险些落泪。

蠕动嘴巴想说什么豪言壮语,最终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便转身离去。

或许,行动才最重要。

京杭大运河之上,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目光所及之处,商船往来不停,繁忙异常。

秦浩明不禁感慨万千,谁能想得到,如此旺盛的商业贸易,大明朝廷竟然分文未得,以至于国家财政崩溃?

就拿这条运河来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市场行为日益增多,南北物资交流的需求大增。

漕运一方面带动刺激了运河沿岸商业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漕运本身越来越商业化。

先是漕运中私带货物,由少到多。大明朝廷见禁不住,转而主动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以附带一定的货物,漕船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

这种漕运政策的变化是大明朝廷务实的做法。

一方面,漕船走私已是既存事实,没法遏止。另一方面可以补贴漕工的生计。同时,官绅大贾们也有这种需求。

漕船所带货物数额日益增长,漕船贸易日趋活跃,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镇。如通州、直沽、沧州、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

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等也不断由运河南下。

大运河虽为漕运所开,但当时代对之有商运需求时,大明朝廷也与时俱进使之成为商运之河、民运之河。

可惜……

看来这人啊,还得刚硬些,失之过仁,反而害了大家性命。

想到这里的秦浩明,脑海里突然蹦出好人没好报的无奈。

浙江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主要岛屿有舟山岛、衢山岛、六横岛、岱山岛、朱家尖岛、金塘岛等。

其中六横岛,经过审讯海盗,登州水军知道这里就是海战中不知死活的刀疤六老巢。

因此,卢欣荣在泰州港口镇下船后,张云就带领曹胜鑫等三艘福船直扑过去。

此时,小岛之上,几乎已经没有了抵抗力量,刀疤六出海,几乎带走了所有的精壮力量,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及妇人等。

故而,张云他们几乎没有遭遇抵抗,便控制了全岛。

六横岛是个好地方,整个岛分成了两部分,前面的部分被布置成了军事区,除了码头,还设置了一些远程投掷武器。

但海盗就是海盗,眼光还是浅了一些,再加上实力也有限,实在是变不出什么花样来。

“码头稍加扩大,就能够同时停下五艘战舰。”站在小岛的顶端,曹胜鑫指着前方说道:

“这里得天独厚,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军港。码头之上再建起堡垒哨岗,我们现在所处地方,布置上红夷大炮,便可确保码头安全。”

转过身,又指着后方:“这里设置军营,校场等军事设施。只需千余人的防守力量,便能让敌人徒呼奈何。”

“的确便是如此,进来的水道狭窄,但越过了这一段地区,内里便是一个良港。”

张云经过学习锻炼,现在对海港的认识也知道不少。

“多好的地方啊,居然被海盗霸占着,真不知舟山卫所是如何想的?

瞧瞧,有山,有淡水,还有可以开垦的荒田。这里,完全可以变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军事基地。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又处在如此关键的位置上,不在这里设置一个军港,当真是天理不容!

一来,可以为远航的舰队补充。二来,卡住了这里,就卡住了这片海域的咽喉。”

手指着山下一个颇有规模的淡水湖,张云大笑。先前最担心的便是岛上的水源问题,看到这个淡水湖,那一切便可以解决了。

一行人走下去才发现,岛上还有一幢上好的楼房修建在湖边,周边并没有其它的屋子,整个房子都是用石头打磨而成,极其坚固。

门面一个小小的平台,倒有一半探到了湖水之中。

要是风和日丽之时,支上一张小桌,煮上一壶香茗,临湖品茶,沐日垂钓,倒也是一个极其风雅的所在。

“这里便是刀疤六平日所居之处。”

被俘的海盗手指着房子,唯唯诺诺的说道。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大赏,铭感盛情,故土难离敬上!

“老汪,平常心,平常心啊!

对了,如果有机会,争取把漕帮抓在手里。

更具体的,董守备会告诉你如何做,现在你是他直接下属。这方面,他有经验,德州漕帮就是在他掌控中。

“请秦督放心,末将知福。若今后真出现此类问题,只能说咎由自取,怨不得秦督和董守备。”

响鼓不用重锤!汪跃进倒是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那就好,去看董守备有什么交代,你和兄弟们在徐州下船,有些事情估计他已经安排好了。

你要因才施用,把每个兄弟放在合适位置。

汪跃进再次屈膝行礼,掷地有声说道。

这人心态很重要,会影响决策判断,你切不可患得患失,要宠辱不惊嘛?”

汪跃进有如此激动反应不足为奇,由一个小旗到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谁会无动于衷?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不是有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毕竟,圣人总是稀缺物种,大多存在传说中。再说了,人只有向上欲望需求,社会才会发展进步。

毋庸置疑,汪跃进今后负责的生意是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往来,秦浩明不希望他自误,所以特意提点。

当然,后续的财务制度他会跟上。但毕竟人的心才是最为关键,事实证明,制度只能是尽量预防而已。

阅读铁血铸新明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