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红楼大商人

第一五三章:雨霖铃

  • 作者:秦腔楚狂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03-28 22:40:14
  • 章节字数:4304字

而马车里的装饰也是精美,锦座上放着一个小的樟木箱子,贾环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片片十两的小银元宝,而朱玉初考虑的很细致,估计是怕贾环路上寂寞,马车的东窗格上放满了线装书,马车里还有一个精致的手炉。估计是在路上防寒用的!

“她这样细心倒真像个丫头,不过……”贾环心里赞叹着,脑袋里闪过朱玉初巧笑倩兮的模样,可下一刻他就有些发呆:“她对我如此,我改怎样对她,我已经有了黛玉……哎,不管了,朝不保夕,还是想想怎么活命,然后回来吧!”

贾环想着,便招呼焦大到里面坐,至于张乙,正好当车夫。但焦大到马车里坐了一会,和贾环说了会话,便直接说道:“环哥儿,我在里面气闷的慌,你自在里面看书。”说完便从车上跳下,回到了车辕出,不一会儿,贾环就听到了焦大骂骂嚼嚼的威胁声。

读着读着,朱玉初心里有一股羞怯,更有一股茫然和不舍。其后,没几天这首《雨霖铃》随着朱玉初的传播响遍大江南北……朱玉初走了,给贾环留下了一辆马车,临走前又抽了张乙一顿,并吩咐张乙不得再给贾环上木枷,同时命令张乙打开贾环的脚镣,押送的任务主要就是把人送到,张乙这时已经深刻的明白价换不是他能惹的,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

几乎于此同时太子詹事汤斌也向牛金斗去了一封信,当然信的意思和纪冀相反!

而对于牛金斗来讲,一前一后收到这凉风意思相反的信,他简直有些懵了——牛金斗出身也是武勋世家,能混到掌控一卫,如何看不出纪冀和汤斌背后的人!这一个是眼前的顶头上司,一个是以后的顶头上司,意思相反,听谁的?听了眼前的以后没好果子吃,听了以后的眼前就没好果子吃,所以听谁的都不好办!

贾环心中一热,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写!”

“嗯,我给你磨墨!”朱玉初嫣然一笑,刹那间春光明媚,随即蹲下身子,伸出了纤纤玉手。

“你这是干什么?”贾环呆了一下,问道。

“哼!”朱玉初琼鼻一翘,说道:“你给那李诗诗写过词,中秋也给你那些姐姐妹妹写过词唱过曲……”说到这里,朱玉初眼圈微微一红继续说道:“你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也要你给我写个词,好留作念想儿!”

“真倒霉,怎么这烫手山芋就塞到我手里了呢!这可该怎么办呀?真倒霉,这小子……”

对于贾环的文名和盛举牛金斗是有所耳闻的,也是很赞赏的,但在两封书信合二为一的时刻,他的心里只剩下郁闷。

而在沈士周等走的稍微远了些,朱玉初突然一转身,手中的马鞭‘唰’的一下就往张乙的头上抽去,同时叫声叱道:“混账东西,还不把木枷开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甚,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总有钱总风情,更与和人说!

雨霖铃是柳永文辞优美,情景交融,诉尽了人生的起伏与离别的痛楚,是名篇中的名篇!但朱玉初作为一个女孩儿,心里记赞叹这首词的优美,但是却更多的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他对我竟有不舍之意,原来他早就知道我的心思……但他不说,这闷葫芦!他就要走了……”

如此,悠悠而行,倒像是游山玩水一般,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乙受够了焦大的苦,变得恨不得一步到达并州,但一来心有所忌,二来也知道说出来贾环和焦大都不会答应,所以心里是百般不是滋味。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京都越来越远,天气越来越冷,景色也越来越荒凉,大约走了一个月,在庐城时,天上竟然下起了雪……

而实际上张乙的顾忌是有道理的,在贾环离开京城的第二天,纪冀就按天启帝的意思,写了封信,给并州都指挥使牛金斗寄了过去,信里的意思当然是请牛金斗照顾贾环的。

而在朱玉初磨好墨之后,贾环提笔写到:雨霖铃。

朱玉初的额语气里不无醋意,但是更多的而却是满满的心意,“她对我……哎,最难消受美人恩那!写词倒也简单……”

“这来的恶人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呀!真倒霉!”

头上是火辣辣的疼,但张乙还是不得不强颜欢笑着,口中‘是、是’着,抱着头来到贾环的身边,打开了木枷。同时心里泪奔——押送这行当按规矩是能从犯人身上压榨一个钱的,听说过贾环的名头,他还以为是条大鱼呢,甚至出城后,他就按经验慢慢的走……

“哦,好好……”沈士周微微一笑,对着柳溪和俞图说道:“柳兄、俞兄咱们回去吧!”俞图和柳溪对此也是心领神会,对着贾环抱了抱拳转身而去。他们的神态被朱玉初看在眼里白皙的脸颊上红晕层染。

贾环以前被朱玉初踢过一脚,但以为她是受气才会那样,现在看到朱玉初如此泼辣的一面,不由得感觉头皮一麻……待张乙打开了木枷,朱玉初才挥了下手,示意他退下,这倒是张乙巴不得的。

而在张乙退下之后,朱玉初又向着骑兵护卫招了招手,随即一个护卫从后缀的马车上拿出了一个小桌子,更一个拿着笔墨纸砚走了过来。

犯人坐车在那个时代当然是不被允许的,而由于官方发配的文书中有日期,那张乙怕露出马脚,所以虽然赶着马车,但却让马慢慢走着。

而在傍晚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叫官牧的小镇,据说以前是官家的牧场,因此的得名,趁着打尖住店的功夫,张乙向贾环讨要了一些银两,买了身寻常的衣裳,如此一打扮,他倒真是变成了家仆。

阅读红楼大商人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