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一只alpha的古代生活记录

第105章

  • 作者:人行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3 20:07:29
  • 章节字数:7368字

四场考完,阅卷的工作也基本都在沈清疏身上,整个岳水县,她毫无疑问是学历最高的人。

处理公务之余,她两天就阅完了

,阅卷完全没难度,大半空白的卷子直接黜落,默写题一眼就能看出对不对,有些自己胡编乱造的看得她哭笑不得。

沈清疏走之前还是转了一圈,考生里有老有少,她发现少年人的心态似乎还好些,有的考生她刚走到面前,还没看卷子呢,持笔的手就开始发抖,吓得她赶紧走开了。

沈清疏也曾想过,等她年龄再大些,兴许就收一个弟子,最好是小师弟那种,天才儿童,学习起来举一反三,努力刻苦,又自觉又乖巧。

这种弟子可遇不可求,她觉着就随缘吧,遇不到也就算了。

此次考试共四场, 沈清疏出题时也没为难这些学生,没有折腾什么新题型,就是常见的墨义帖经,难度适中。

等全都搜完身入场之后,沈清疏默默算了一下,岳水县文风不胜,参考的学子较她当初少了近三分之一。

她还记得从前几个师兄弟玩笑, 国朝又不穷,为什么考棚总是破破烂烂, 答曰, 已经考中进士的官员心里不平, 希望后来者也吃自己吃过的苦。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不得不说这话还有点道理,沈清疏巡视考棚的时候,见着远胜自己当初的环境,心里竟也免不了有一点点酸。

县试之后,过不久,荒地那边终于竣工了,岳水顺着水渠慢慢蔓延过来,灌溉着一块块平整的农田。

“噢——”做工的百姓都欢呼起来,大家丢开农具,同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搭着肩吼叫,也有的呆呆站着,甚至流出了眼泪。

近五个月的时间,大家拼命地干活,冬日里手冻得发紫,脚泡得发白开裂,每天腰酸背痛,累得倒头就睡,还不就是为了有自己的土地吗?

一整个冬天过去,沈清疏推广的蚯蚓养鸡法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鸡长得又肥又快,当时不相信的人都十分后悔,赶紧跟着养蚯蚓了。

沈清疏在百姓之中的威望,也随之越来越高,大家都相信,沈大人不会说假话,说要分地就真的要分地。

沈清疏也不想让他们失望,迟则生变,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方案,竣工以后,她拒绝了几家地主的求见,火速将地分了下去。

抓紧一点,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多收获一季。

说来好笑,之前地烂在那里没什么人管,沈清疏发开垦布告时,也

没人跳出来认领,等到开垦完了,忽然有人找上门来,拿着许多年前的地契,说这地是他家的。

恐怕是都觉得她脾气太好了,对于这种,沈清疏见都不见,通通轰出去了事,敢去地里闹的,直接抓起来吃几天牢饭,就个个都老实了。

干满三个月以上的百姓,每个都分到了四亩地,没干满的,沈清疏也规定,折合天数少分一些,或者先分四亩,在之后修路的工程里补足天数便是。

这其中有些百姓是半信半疑,加入的时间比较晚,自然大都选的后者。

满足做工百姓之后,还剩下的一小部分土地,沈清疏才以市价价格出售,尽量做了种种限制,优先卖给自耕农。

这些收入回笼了一部分资金,沈清疏从府库里又添了一部分,用来给农民“放贷”。

每到青黄不接时节,去年收获的粮食剩的不多了,新一季的耕种又要开始,农民们都得勒紧了裤腰带,有时还不得不借贷度日。

而民间的高利贷,九出十三归都已经算是很厚道的,农民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大部分的收益却都被高利贷攫取了,第二年不得不再借,驴打滚,利滚利,越借越多,最终还不上,沦为大户的佃农或家奴。

古代统治者也曾经试过国家借贷,但政策到了地方上,具体执行时总是走形,沈清疏反正一县之地,她想怎么搞怎么搞。

这些钱她以小额借贷的形式发放,只借给农民,年息暂时取百分之五试一试,并不赚钱,只用来弥补坏账。

这个消息一出,惊呆了城中放高利贷的财主,在他们看来,这么低的利息,不就等于是白送钱吗。

他们观察几天,发现县衙真的这么搞,农民们居然也真的相信,敢去县衙借钱。

一帮财主聚在了一起商讨对策,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谁不急啊,可真的分地之后,沈清疏威望达到了顶点,说她的坏话,百姓不听不信,甚至还跟你急。

放贷的文书们同样不敢收钱捣乱,知县数算厉害得很,亲自盯着,账目有什么问题一眼就给你揪出来。

想弹劾她却也没什么好弹劾的,一帮土财主

能攀到的官员,也根本不敢去构陷她,不然真当大理寺是吃素的啊。

明面上不行,暗地里呢,盘踞在岳水之上的水匪被剿灭了,制造意外的难度大了无数倍。

找人刺杀呢,又听说这位大人骑射娴熟,一般人根本奈何不了她,而且刺杀朝廷命官,也没谁真的敢,你推我我推你,哪个都不想承担责任。

什么,你说夫人好绑架,绑架她政策也不会取消,要是威胁取消,那谁绑的人,不是不打自招吗?

商讨来商讨去,一众人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恐吓欠了债的农民,再找些二流子去借贷,给县衙添添堵罢了。

沈清疏本来也做好了准备,在等他们出招,不料这些人居然这么菜,想出的招数就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

对于百姓们近日称呼她为“沈青天”,她也觉得受宠若惊,她只是顺势而为做这些事情罢了。

甘蔗是百姓种的,糖是他们榨出来的,卖糖的钱是他们的剩余价值,那些良田,都是大家流着热汗开垦出来的,她没有挖过一锄头,可最后,这所有功劳,竟然归结到了她一人身上。

劳动人民创造了所有的价值,其中大部分却都被人盗取了,以至于他们分到自己劳动所得时,明明是理所当然的事却要觉得感激涕零。

这样的厚爱,她只有更加用心做事。

——

光阴似水,转眼便是两年。

下值后,沈清疏照常去接人,两年过去,郭家姑娘已然出嫁,林薇止的画社也换了两个学生。

走在回县衙的路上,老老少少都笑着同她们打招呼,在整个岳水县,几乎没人不知道这位平易近人的知县,便是邻县也有所耳闻,更何况是在她常走的路上。

这两年,岳水县拓宽了官道,开辟了码头,县里的商品售出去,外面的商品也源源不断运进来,县城越来越繁华,日子也越过越好,大家都知晓这变化是谁带来的。

相比从前的热情,现在大家都表现得很克制了,三年任期将满,大家都希望她继续留任。

走过这条街,林薇止叹一口气,很是遗憾地道:“真可惜,

沈大人,现在都没有姑娘对你扔手帕了。”

“你又来了,”沈清疏苦笑了一下,无奈道:“不就那几次我没能避开嘛,我要是真接了,不知道哪里的小醋坛子又要打翻了。”

林薇止偏过头,轻哼了一声,“我稀罕呢。”

沈清疏笑笑,不敢说她口不对心,只手上扣紧了些。

还没到县衙门口,负鞍已经满脸焦急之色地迎了上来。

他这两年同笙寒成了亲,掌管着府中事务,人愈发稳重,沈清疏见他神色便有种不祥的预感,眉头不自觉拧起,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负鞍来不及犹豫,语速极快地道:“少爷,刚刚府里快马送来的口信,说老夫人快要不行了,让您立刻回京,兴许还能再见上最后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顶锅盖逃。

感谢在2021-07-01 20:30:36~2021-07-02 20:00: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時間のせい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风拂面 54瓶;庚午 30瓶;-jen- 5瓶;闵潇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垦荒的事步入正轨, 沈清疏也不必再去得那么频繁, 二月以后,县试成为了最重要的工作。

这时候沈清疏就可以走了,毕竟知县管理一地事务是很忙的,没必要一直守着。

另外,县试只是科举的第一关,考过了也没什么利益,知县全权负责,真要舞弊也防不住。

她好歹也是传胪,少年言语间打蛇随棍上,流露点拜师的意思,沈清疏笑着岔开了,对他印象降了一筹。

她暂时还没有收徒的想法,一是她自己年龄也大不了几岁,二是收徒干系太大。

这时候的师徒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如郑先生这样开私塾的不算,真正入了门下的弟子,几乎等同于半个儿子,在政治声望的继承上,甚至比儿子更甚。

先拜过孔子,沈清疏再申读了一遍考场纪律,考生们便依次到中厅领卷。

做了这么多次考生, 她还是头一回做考官, 到了开考这日,沈清疏大摇大摆入场,再也没人来搜她的身。

一转眼过去了近十年,她都快想不起自己参考时的经过了,只记得自己取得了县案首的成绩。

现在她也成为影响他人命运的考官了, 县试完全由知县主持, 权力很大,时间、考题、阅卷都由她一人决定。

过了年, 二人在岳水县也没什么亲戚朋友走动,只几个属官上门拜访,难得过了几天逍遥日子。

沈清疏把考试时间定在了二月底, 相对月初来说, 会暖和那么一点。

现在岳水县有了钱,考棚她也命人修缮了一番, 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挑挑拣拣,最后沈清疏好不容易才凑出二十个人,可以说只要下了苦功夫背书,就没有考不上的。

县案首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张榜之后,沈清疏出于惜才,唤他来指点了一番。

阅读一只alpha的古代生活记录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