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在乱世做权臣

74、三合一

  • 作者:金戈万里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8 04:38:27
  • 章节字数:21654字

自从永和帝封他为左都督,掌握二十万边军开始,慕容靖就知道,他马上就要永远离开战场了。

这是他想要活下去,唯一的出路。

他不甘心。

他是个将军,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都是靠他在战场上卖命拼杀得来的。慕容靖无法否认战场对他的吸引力,因为只有在战场,他才能做名副其实的将军。

慕容靖握住帕子后,随意的举起手在脖子上刺痛的位置抹过。

重奕的反应让他觉得非常有趣。

慕容靖立刻认识到, 他试图与一个根本就不讲道理的人讲理,是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他举起双手, 想让重奕冷静些,却觉得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重奕的手腕几不可见的抖了一下, 原本只是紧紧贴在慕容靖脖子上匕首立刻嵌入慕容靖的脖颈中。

细细的红丝顺着匕首蔓延开,慕容靖还没觉得疼, 先闻到了血腥味。

他似乎不知不觉间,又随着感觉做了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感觉到脖子上的伤口不再流血后,慕容靖将已经脏了的帕子塞进袖袋里,大着胆子走近沙盘。

眼角余光没见到重奕有反应,慕容靖才拿起沙盘右侧凹槽中的细长木棍,指向卫国的位置。

“殿下看,这里是卫国。”也许是脖子上伤口的缘故,慕容靖的嗓音沙哑暗沉了许多。

在重奕眼中,慕容靖脖子上的伤口连皮肉伤都算不上,只是这个世界的人都格外脆弱,他才会让慕容靖下去包扎伤口。

慕容靖自己都不在意,重奕就更不会在意了。

重奕单手撑在沙盘上,顺着细长木棍指着的方向看去。

慕容靖已经给了他随军出征的理由,他觉得可以接受。

现在,慕容靖应该告诉他攻打卫国的理由了。

见到重奕看过来后,慕容靖却将拿着细长木棍的手背到身后,突然提起与卫国毫不相关的话题,“殿下可曾听说,楚国襄王正在与陛下商议赵楚两国联盟之事?”

“嗯”重奕对待有用的人,向来能多几分耐心,“各取所需”

慕容靖赞同的点了点头。

永和帝与楚国襄王谈判的内容不是秘密,慕容靖作为左都督,还曾有幸亲自参与过永和帝与楚国襄王的谈判。

重奕的形容虽然简短,却让慕容靖觉得异常贴切。

殿下居然还知道赵楚谈判之事,想来宋佩瑜与吕纪和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殿下可知晓,赵楚谈判因何而暂时停滞?”抱着以防万一的态度,慕容靖又问了一句。

“楚国想联姻”重奕顿了下,又道,“不可能”

慕容靖眼皮子跳了下,他其实很想知道为什么不可能。

他能理解肃王不会让大公主远嫁楚国的慈父之心,却不能理解楚国灵云公主已经千里迢迢的来了

赵国,却没嫁给重奕。

难道灵云公主当真非太子妃之位不肯屈就?

脖子上还残留的细微疼痛感让慕容靖将好奇心放下,他正色与重奕解释,“既然殿下已经对赵楚谈判之事了解的如此深刻,想来也知道楚国是为什么想与赵国联盟。楚国怀疑黎国已经与陈国私下达成协议,他们随时都可能对楚国发兵。”

说这话的时候,慕容靖用手中的细长木棍在沙盘上轻点了几下,将楚国、黎国与陈国的位置指给重奕看。

“楚国想要联姻,是怕赵国拿到西域商路与荆州出海口之后,翻脸不认人。来日黎国与陈国对楚国发起攻击,赵国不会依照现在的承诺,千里迢迢的出兵,帮助楚国守卫国土。”

赵国与楚国联盟成功后,一旦赵国与黎国对楚国发起攻击,赵国派兵经过梁王的地盘去援助楚国,就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赵国与楚国相隔太远,大军离赵国的位置越远,越难以控制。

期间赵国不仅要面对从未有交集的梁王可能随时翻脸的风险,也有面对楚国可能翻脸的风险。

万一楚国借赵军击退黎国与陈国后,不许赵军回国怎么办?

天高地远,咸阳想要给远在楚国的赵军提供粮草都要看梁王的脸色。

在赵国尚未出兵之前,这些本该是赵国忧虑的问题,都是楚国担心赵国会中途毁约的理由。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赵国与楚国的距离过于遥远,中间还隔着梁州梁王与梁州睿王。

变数太多,谁也不能肯定事到临头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如此一来,楚国诸多顾虑之下,更是坚持,不能娶走大公主,就不给赵国提供西域商路和荆州出海口。

楚国的行为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西域商路和荆州出海口,都是联盟形成后,赵国就能立刻得到的东西。楚国想要的‘赵国援军’却不知道多少年后才会需要,时间的不确定,让这件事可能产生的变数更多了。

综合目前的情况,怎么看都是楚国更容易吃亏。

偏生楚国是主动求人的一方,就算是知道可能会吃亏,也不得坚持下去,只能在联盟

达成之前,尽量为自己增加筹码。

坚持将大公主娶回楚国,就是襄王想出来的,为楚国增加筹码的方法之一。

永和帝与肃王明明因此而觉得襄王面目可憎,却不得不承认,襄王做的没错。

易地而处,他们也会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提出相同的要求。

但如今求人的是楚国而不是赵国,永和帝与肃王绝对不会让大公主远嫁楚国。

事情仿佛陷入了死循环。

慕容靖先与重奕详细分析在赵楚联盟中,各方的心思。

安静的让重奕消化了一会后,慕容靖又将木棍指向卫国的位置,“臣刚才那番话,是否能说服您主动出兵卫国?”

重奕顺着木棍,看向沙盘中卫国的位置。

九国中卫国的地盘最小,卫国也是唯二占据多州的国家。

卫国占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梁州和极少部分的豫州,上方是赵国与燕国,西边是梁州睿王,东边是占据豫州剩下十分之九土地的黎国,下方是荆州楚国。

如果赵国能占据卫国,不仅能有从幽州赵国直通荆州楚国的官路,相比经过梁州梁王的地盘,来往赵楚之间所用的时间,至少能减少三分之二,这还是没有水泥路的情况下,光是以路途长短做计算。

只要赵国能拿下卫国,不仅妨碍赵楚联盟的问题迎刃而解,赵楚之间的关系还能更进一步。

至于梁州睿王突然被上下左右的包围,会不会不开心......

完全不在慕容靖的考虑范围之内。

重奕只看了一眼沙盘,结合慕容靖之前的言语,就明白了慕容靖的意思,“你替孤拟份折子。”

说话间,重奕摸了摸腰上的玉佩,又将手放了下来。

他身上的龙形玉佩与赠送给宋佩瑜的蓝宝石串子一样,也能当成私印用,本想让慕容靖拿回去,直接以他的名义上折子。

但想到宋佩瑜可能会不开心。

还是算了。

慕容靖眼中闪过异彩

重奕这么轻易的松口让他拟折子,是将他的话都听懂了的意思吧?

陛下究竟是怎么为殿下选的老师?

殿下如此敏锐聪慧,全都是被那些误人子弟的庸师耽误了!

怕会被人误会

,慕容靖出宫前,特意朝安公公讨了条毛领,挡住了脖子上已经彻底结痂的伤口。

安公公心虚之下,特意找了条上好的白狐毛领。

第二天,朝堂上就开始有左都督与太子来往密切的传闻。

宋佩瑜与吕纪和都知道,重奕前段时间,突然喜欢上让慕容靖给他讲故事的事。还以为重奕听襄王的故事久了,突然想换个故事风格,都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别说重奕根本就没那个心思拉武将。

就算重奕真的有心拉拢武将,并将目光放在了慕容靖身上,他们除了替重奕出主意然后称赞重奕有眼光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宋氏与吕氏又不可能凭空变出武将来。

反倒是骆勇与平彰、魏致远开始频繁到东宫走动,连带着骆三都亲自来东宫请安了几次。

骆三到东宫请安后,虽然已经官复原职,手下的亲兵却被分出去大半,也逐渐被挤出权力中心的魏致远也忍不住了,屡屡朝东宫递拜帖。

对于这些人,重奕一视同仁。

谁来请安,都直接带去演武场。

能坚持一炷香的人,才有资格留在东宫喝茶。

宋佩瑜看到永和帝批复后,送回东宫的折子,才知道重奕竟然背着他给勤政殿上了份请求出兵卫国的折子。

折子上的内容言语简练,条理清晰,用词也很专业。

虽然是重奕的字迹,但宋佩瑜能肯定,折子的初稿肯定有人代笔。

望着永和帝批复的‘可’字,宋佩瑜双手杵脸,陷入深思。

折子的封皮是朱红色,还有火漆封印。

除非上折子的人或者永和帝主动透露,否则不会有人知道折子上的内容。

宋佩瑜是从东宫书房带着锁的小箱中看到的这份折子。

东宫书房有个暗格,里面放着个带锁的小箱,小箱里专门放奇货城传来的信件,只有宋佩瑜与安公公才有钥匙。

奇货城送到咸阳的信件也都是火漆密信,每次都是由安公公放到书房暗格中带锁的小箱子里,宋佩瑜每日查看新信件的时候亲自拆开火漆,然后交代安公公要怎么处理那些信件。

如果宋佩瑜稍微粗心些,没有每日都整

理一次小箱子里的信件,甚至不会发现这份突然出现在最底层的折子。

宋佩瑜合理猜测,重奕是在书房收到这份已经批复的折子,看过之后,顺手放到了暗格的小箱子中,然后安公公才将奇货城最新送来的信件都放在了上面。

门口忽然传来声响,重奕端着两盘糕点放在宋佩瑜面前的桌子上,“向公公拿来的,好吃。”

宋佩瑜看都没看糕点,将探究的目光放在重奕身上。

他细数最近与东宫来往的那些人,最有可能怂恿重奕去攻打卫国,并能写下如此条理清晰充满说服力折子的人,唯有慕容靖。

至于宋佩瑜为什么没猜测是重奕自己想攻打卫国。

且不说重奕与卫国无冤无仇,就算重奕突然看卫国不顺眼,甚至愿意为卫国浪费更多时间精力,他也不会给永和帝上这么一份长篇大论的折子。

重奕最多在折子上写一句话。

我要去打卫国。

宋佩瑜有些拿不准,重奕是不是将与慕容靖的事当成了小秘密,想要瞒着他。

如果不是想瞒着他,重奕上折子前为什么不与他说?也从来没和他提起过想要出兵卫国的事。

如果是刻意瞒着他,重奕为什么将永和帝批复的火漆密折,放到了他肯定会看到的地方。

虽然心中很明白,重奕作为皇太子,有不想被别人知晓的秘密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是他与吕纪和,也能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他却始终都刻意瞒着吕纪和有关于新纸的所有事。

想到重奕也会刻意瞒着他什么,宋佩瑜心中忽然升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沮丧。

头顶突然传来不轻不重的触感,宋佩瑜下意识的抬手去拍重奕的手。

也不知道重奕最近是什么毛病,总是爱对他的头下手,总给宋佩瑜一种重奕在摸小猫小狗的感觉。

事实上,重奕却是连冰王都懒得摸的人。

“不高兴?”重奕弯下腰,墨黑色的长发贴着宋佩瑜的脸倾斜而下,他学着宋佩瑜的姿势,双手杵着脸,认真的望着宋佩瑜。

宋佩瑜侧头就能在重奕乌黑的瞳孔

中见到自己的影子。

双方距离太近,宋佩瑜甚至能感受到脸上温热的气息,他下意识的想要后退,与重奕拉开距离,却被眼疾手快的重奕按住了后脑。

“为什么不高兴?”重奕的眼眸中,宋佩瑜的影子越发清晰。

都说人脸上最能显神的五官是眼睛,一个人的眼睛是什么样,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什么样。

重奕的眼睛狭长上挑,算是标准的凤眼,却不是时下最常见的丹凤眼,而是双凤眼。

再加上重奕眼角与眼尾之间的弧度异常圆润。

远看时狭长凌厉,让重奕看上去威仪赫赫。此时近距离去看,宋佩瑜突然觉得所谓的‘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说的就是重奕的模样。

宋佩瑜为近在咫尺的美色恍惚了一瞬,继而恼羞成怒。

“松手!”宋佩瑜的语气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呵斥。

重奕从善如流的松手后,宋佩瑜却不退反进,他抓着火漆密折通红的封面,将火漆密折拎起来,目光和语气都凶巴巴的,“你什么时候上的这份折子,为什么不告诉我?”

“嗯?”重奕回想了下才答这句话,“想早些得到回复,我抄写完就直接送去勤政殿了,当时你应该......在鸿胪寺。”

说到这里,重奕原本上扬的眼尾稍稍往下撇了些,看上去竟然有些委屈。

宋佩瑜心情复杂,甚至不知道他是该生气还是该委屈。

所以他今天才知道这件事,还要怪他自己了?

重奕拈起枚糕点,送到宋佩瑜嘴边,“你想知道为什么不与我说?”

我什么都不知道,与你说什么?!

宋佩瑜无语凝噎,气到极致反而什么脾气都没了,恨恨咬着嘴里软糯香甜的糕点,全当是出气了。

连吃了半盘子糕点,宋佩瑜被怒火焚烧的脑子逐渐恢复正常,吃糕点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他抬起眼皮看向仍旧与他近在咫尺的重奕。

重奕已经换了个姿势,一只手杵在桌子上,一只手拿糕点喂到他嘴边,目光......始终都放在他脸上。

这个发现让宋佩瑜有些不好意思,下意

识的垂下眼帘,明明想与重奕拉开距离,脱离奇奇怪怪的氛围,实际上却纹丝不动,甚至还在张嘴。

其实重奕说的也没错。

他习惯性的将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的分享给重奕。

一开始是想通过讲故事与说闲话的方式,让重奕了解更多的朝堂政事和世家辛秘,变相的催促重奕上进。

发现自己的心思发生变化后,宋佩瑜更乐于将身边发生的所有事都告诉重奕。

哪怕重奕从来都不会给他任何意见,只有偶尔的应声和专注的目光告诉宋佩瑜,重奕会将他的所有话都听进耳中,却能让宋佩瑜心情愉悦。

宋佩瑜却从来都没告诉过重奕,他将身边发生的事都说给重奕听的同时,也想知道重奕身上都发生了什么。

哪怕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趣事,或者影响朝堂形势的要事,只是平平淡淡的流水账,宋佩瑜也想知道。

宋佩瑜以为有些话他不与重奕说,重奕也能明白。

而现实告诉宋佩瑜,他不说,重奕就不会明白。

宋佩瑜还发现,让他更觉得难以接受的细节

因为重奕对他的毫不设防,让宋佩瑜理所当然的认为,重奕在他面前没有任何秘密,也没有隐私可言。

他潜意识中,将重奕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状态。

理智下的宋佩瑜甚至不愿意相信,他居然产生过那么不可思议的想法。

宋佩瑜再次抬眼看向重奕,语气中充满惊喜,“我与你说我想知道什么,你就肯全都告诉我?”

理智回归后,宋佩瑜才认识到重奕随口对他许下多重的......承诺。

如果没有重奕的这句承诺,宋佩瑜会在认识到自己的过分后,开始学着给彼此留下适当的空间。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他们始终没有明言的感情,但肯定会让宋佩瑜觉得遗憾。

重奕敏锐的感觉到宋佩瑜语气中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情绪,他将目光从装糕点的盘子上,移动到宋佩瑜的脸上。

宋佩瑜正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嘴角还有他最喜欢的笑容。

“嗯”

惜重奕始终正对着宋佩瑜,以宋佩瑜的角度,完全没法看到重奕耳后蔓延的嫣红。

宋佩瑜不再执着重奕为什么会被慕容靖说动,甚至动用火漆密折。

他认真研究了这份折子,发现折子上的每个字都很有道理,只要能拿下卫国,赵楚联盟面临的所有阻碍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换成他站在重奕的位置上,也会被慕容靖说动。

但他不是咸鱼,还是没法完全猜透重奕的心思。

短暂的犹豫后,宋佩瑜选择不再追问。

他应该教会重奕与他分享想法,或者去理解重奕,而不是直白的逼问重奕。

刚安稳下来没几天的朝堂再次频频动荡。

上次遭殃的都是文官,只有骆三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个比较麻烦的副官。

这次受到波及的却大多都是武将。

只有少数知道永和帝已经决定攻打卫国的人,才明白永和帝这是在为重奕第一次亲自带兵出征做准备。

永和帝终究还是没有那么信任慕容靖,明明有仍旧驻守在赵燕边境的二十万边军可以立刻调用,他却将能用的亲兵都调动起来,为重奕另外凑出了八万兵马。

宋佩瑜一方面觉得这八万兵马随着重奕去卫国,才能勉强让人放心。

另一方面,宋佩瑜又明白,如果这八万兵马全都随着重奕离开,整个咸阳都会陷入无声的危急之中。

说是空城也许过于夸张,说是如履薄冰却又不足以形容咸阳即将陷入的危险境地。

与宋佩瑜产生相同顾虑的人还有不少。

除了穆侍中始终都被瞒在鼓里,中书令与尚书令都坚决反对永和帝堪称疯狂的行为,他们直接建议,重奕也不要离开咸阳。

起码在没有儿子之前,不要再离开咸阳,还是抱着去发动战争,这么危险的目的。

慕容靖碍于身份和立场,不方便像中书令与尚书令那样,态度鲜明的请求永和帝不要动京卫,唯有再次上交手中的半块虎符并在府中称病。

永和帝立刻让太医院的太医去给慕容靖诊脉,却提都没提已经连续退还给慕容靖三次的半块虎符。

转眼间又过了半个月

的时间,又一年春耕祭祀。

良种已经在世家范围内推行三年,收获两年。

接连在全国范围内减免农税的情况下,赵国粮库里的粮食不减反增。

这也是知道内情的朝臣,只反对永和帝想要将守卫咸阳的亲兵,都交给重奕带去边境。却不反对赵国主动对卫国出兵的本质原因。

短短五年的时间,赵国已经完全不再受与燕国交战多年的影响,彻底平稳了下来,甚至还有余力再次发动战争。

卫国劳民伤财的数次朝曾镇征兵,却接连两年都没打胜仗,在曾镇地震中损失了七万兵马。

紧接着老皇帝驾崩,皇子皇孙轮流做皇帝,却没有一人能真正坐稳皇位。如今能掌握卫国剩余兵马的骠骑大将军也没了,卫国也就彻底乱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卫国已经发生了不下二十次动乱。

不止赵国发现卫国的虚弱准备动手,除了燕国和黎国也是曾镇地震的资深受害者,除非有万全的把握,否则绝对不会再轻易出兵,同样与卫国接壤的梁州睿王也蠢蠢欲动。

如今还没动手,不过是在等。

等卫国的情况更糟糕,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赵国想要独吞卫国,不仅要防备也在调兵遣将的梁州睿王,还要防备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暗潮汹涌的燕国与黎国。

如果等到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动手,赵国再动手,就失了先机。

如今最理想的拿下卫国的过程,就是梁州梁王帮忙拖住梁州睿王,赵国在燕国与黎国反应过来之前,就彻底占领卫国。

不给其他国家半分可乘之机。

总之,要快。

襄王承诺,如果赵国对卫国出兵,他愿意亲自去请梁州梁王出兵,将梁州睿王的兵马拖在梁州。

不能保证将梁州睿王的兵马全都拖住,却可以保证梁州睿王没法将全部心神都放在卫国上。

随着时间推移。

不仅仍旧在僵持中的永和帝与朝中重臣们的脾气越来越大,宋佩瑜也感觉到了久违的压抑与紧迫。

发现宋佩瑜嘴角出现燎泡的当天,重奕在勤政殿外主动求见永和帝。

这是他在勤政殿挨打又被罚跪后,第一

次出现在勤政殿的后殿,也是从那之后,第一次与永和帝在大朝会之外的地方见面。

白天刚在朝堂上见过,重奕见到永和帝时,没有任何复杂的思绪。

他开门见山的道,“京卫你自己留着,我有边军就够了。”

慕容靖虽然称病,在府中静养,私下却始终都与东宫有联系。他几乎每天都要往东宫送一份厚厚的书信,里面的内容都与赵燕边境的那二十万边军有关。

慕容靖觉得,燕国在曾镇战争中连续投入两年最后血本无归,就算是发现赵国对卫国下手,想要阻止也是有心无力。

赵燕边境的二十万大军,留下十万,足以防备燕国。

剩下的十万带去卫国,如果过程顺利,足够碾压卫国剩下的六万大军。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卫国,让周围的诸国都反应过来,别说是二十万大军,就算是再翻一倍,也难以将卫国彻底吃下来。

重奕被慕容靖的书信说服,他打算带着慕容靖,调集十万正位于赵燕边境的大军,直接赶往卫国。

能直接拿下卫国最好,宋佩瑜心心念念的西域商路与荆州出海口立刻就能拿到手中。

不能直接拿下卫国,对于重奕来说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一日拿不下就用十日。

十日拿不下就用一年。

......

重奕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

但是他现在缺时间,卫国的形势随时可能发生改变,他不能再在咸阳耽搁下去了。

听了重奕的话 ,永和帝脸上的喜悦顿时变成了抗拒,他皱着眉毛道,“你放心,你将那八万大军带走,咸阳也不会有事,我......”

“我带不走。”重奕毫不留情的戳破永和帝的幻想,“宋氏与吕氏不会允许我将京卫全都带走,他们只会让我也留下。”

永和帝沉默的闭上嘴,重奕都能看透的事情他怎么可能想不到,却仍旧忍不住心存侥幸,或者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他也不想让重奕去战场。

明知道重奕带兵征讨卫国,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赵国打下卫国,安定楚国的心,进一步推动赵楚联盟只是顺便。

不愿娶妻纳妾的重奕,要通

过兵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才是真正的大事。

无需拿下整个卫国,重奕只要能带兵拿下卫国的几个城池,他在赵国的地位就会立刻稳固。

毕竟重奕已经及冠,永和帝有心想要隐瞒重奕的怪异,也隐瞒不了多久。

朝堂与百姓迟早都会知道,皇太子不愿意娶妻纳妾延续赵国的香火。

于政事上一无所成,甚至连延续香火都不愿意。

别说是重奕的太子之位不稳,连永和帝的帝位也会因为没有三代继承人而动摇。

这个时候,无论是重奕还是永和帝,都迫切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对于永和帝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后宫的妃嫔怀孕,有更多的继承人可以选择。

但......能容忍的下丹琼公主,永和帝已经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结果。

永和帝现在能做的也唯有给弟弟府里多送些美人,再让太医院每天给肃王熬制补药。

对于重奕来说,他需要在朝堂的影响力,最快也是最适合他的方式,就是将兵权握在手中。

恰好永和帝乐意放权,慕容靖也愿意支持,又刚好碰到倒霉的卫国国运将近。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像是给重奕量身打造的一般。

要是永和帝自己去冒险,他早就撸起袖子就上了。

但是要面对危险的是重奕!

他又不是已经死了的卫皇,一大窝皇子在那,自己都认不全,在曾镇战场死了几个也毫不心疼。

若是重奕在战场上出现意外......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永和帝都觉得呼吸困难。

重奕弯腰去看永和帝的眼睛,刚要开口,永和帝就面无表情的转头,用后脑勺对着重奕的脸。

重奕沉默了下,将手臂搭在永和帝肩上。

“慕容靖没说谎,他会全心全意的辅佐我。”

“我的马跑的最快。”

“我逃跑时候,没人能追得上我。”

......

“将卫国当成您今年万寿的贺礼?”

“别说了!”永和帝仍旧没有回头,嗓子却不知不觉变得沙哑了许多,“打下来多少地盘,都给你做封地。”

反正早晚都是你的。

原本永和

帝还想着八万京卫不能全都让重奕带走,让重奕带走一半或者哪怕一万也行,重奕却态度坚决的拒绝了永和帝。

理由是他要轻装简行的赶往卫国,哪怕从咸阳带走一万军队,都有可能引起各国的注意,导致攻打卫国的计划失败。

永和帝愤怒之下,直接将重奕撵出了勤政殿。

如果他撵人的时候,没捂着眼睛,看上去也许会更有威慑力。

得知重奕已经说服永和帝,马上就要轻装简行的赶往卫国。

宋佩瑜心情复杂的同时,立刻赶往勤政殿求见永和帝。

永和帝还没从重奕要出征的惆怅中回过神,就听孟公公来通传,东宫太子宾客宋佩瑜求见,手里捧着一沓折子。

永和帝保持瘫在软椅上的姿势不变,惆怅的叹了口气,“不见,告诉狸奴朕身体不适,让他明日再来。”

孟公公却没立刻退出去,“宋大人说他想与殿下一同去卫国,还整理几种能在他国都不在意的情况下,到达卫国的方式。想要请您过目。”

“唉”永和帝继续叹气,强行打起精神,“难为他肯如此惦记着朱雀,让他进来吧。”

见到宋佩瑜列举出个各种方式后,永和帝心中赞叹叫绝的同时,感慨触动也更加深刻。

手头有事等着他去做,永和帝反而没了伤感的心思。

他打起精神让孟公公将边军将领名册拿来,他要亲自指定哪些将领留在赵燕边境,哪些将领与重奕去卫国。

孟公公有意让永和帝开怀,故意道,“还是陛下有眼光,亲自指了宋大人做太子的伴读。”

永和帝听了这话,果然露出笑容,仿佛完全忘了,当初是重奕亲自来找他开口要宋佩瑜做伴读的事。

“狸奴如此全心全意的为朱雀着想,实属不易。等到他从卫国回来后,你提醒朕,朕要给他升官。”

孟公公面露为难,“宋大人年纪轻轻,既是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又是正三品的太子宾客。没有合适的理由,短时间内恐怕不适合再升迁”

树大招风,反而对宋佩瑜不利。

没等永和帝的眉头皱起,孟公公已经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他弯腰在永和帝的耳边道,“

宋大人只比殿下小一岁,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如今要跟着殿下去卫国,又要耽误下来。陛下不如等宋大人娶妻的时候,赏宋大人份体面。”

自从东宫在宋吕结亲时,赏赐吕氏女伯夫人制的礼冠后,咸阳便又兴起宫中贵人赏赐新人逾制礼服礼冠的风俗。

永和帝点了点头,对安公公道,“到时候便赏宋佩瑜与他夫人,太子太保的官服与一品夫人的礼服礼冠,你记得提醒朕。”

孟公公见永和帝终于肯露出笑容,也松了口气,高高兴兴的应声,去取边军将领的名册。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云琅”、“豆芽毛”、“秦时珏”的营养液

长年刀尖舔血而产生的敏锐让慕容靖能肯定,如果重奕起了杀心, 他必然逃不过。

事实上, 此时的他除了实话实说, 短时间内也无法再想出来一套更好的说辞。

“我不想离开战场。”慕容靖望着重奕的眼睛,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为止,慕容靖能想到让三方都满意

的人选,唯有重奕。

良久后,重奕‘嗯’了一声,将匕首放回靴子里,顺手掏出帕子扔给慕容靖,示意慕容靖可以下去包扎伤口了。

生死危机的时刻, 慕容靖向来喜欢根据心中模糊的感觉做决定,这次也不例外。

“你听得懂我的话。”重奕平静的目光从慕容靖的流血的脖子上移动到慕容靖的脸上, “我给过你机会。”

重奕敢在东宫书房的隔间杀了他吗?

慕容靖发现,他居然没法说出肯定的答案。

重奕的手很稳, 刚才打人的时候稳,如今拿着匕首更稳。

或者说他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 却不愿意去面对。

隔间内凝滞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慕容靖不得不主动开口, 即使被匕首架在脖子上, 慕容靖仍旧没有乱了阵脚, 他试图与重奕讲理, “臣确实希望朝堂稳固,国泰民安, 殿下为何说臣撒谎?”

慕容靖觉得他就像是一匹已经被彻底驯服的野马,妻女就是他身上的缰绳和鞍镫,他想继续跑下去,就得主动找个能握住缰绳的人。

这个人选他说了不算,得永和帝与朝堂都能接受才行。

阅读我在乱世做权臣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