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第192章:晞 和 贤 到 习 膳 堂 “学 艺”(14)

  • 作者:卓君烨烨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2-10-09 19:55:56
  • 章节字数:5804字

“在五果之中,枣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咸,杏子味苦,桃子味辛...”

“在五畜之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

“在五菜之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味咸,薤味苦,葱味辛...”

“在五谷之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米味辛...”

“肾病,宜食大豆芽、猪肉、栗子、藿...”

“肝病,宜食芝麻,犬肉、李、韭...”

“也包括进食时间、空间差异与食品风味特色相协调一致...”

“常言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烹调美食比喻治国,说的主要关键也在调和...”

“所谓调和,既指饮食结构合理,也指某一饭菜调味得体...”

“具体而言也就是说,“调和”指某一道饭菜的调味合理,调剂得当...”

“肺病,宜食黄米、鸡肉、桃、葱...”

“不仅如此,五脏之病对五味也各有禁忌...”

“肝病应禁忌辛味,心病应禁忌咸味,脾病应禁忌酸味,肾病应禁忌甘味,肺病应禁忌苦味...”

“肝主青色,宜食甘味,粳米饭、牛肉、枣、葵等都是甘味食物...”

“心主赤色,宜食酸味,犬肉、芝麻、李、韭等都是酸味食物...”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脾主黄色,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藿等都是咸味食物...”

“肺主白色,宜食苦味,麦、羊肉、杏、薤等都是苦味食物...”

“肾主黑色,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等都是辛味食物...”

“适量地摄取五味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能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

“但五味的摄取过多或不足,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致病...”

“因为五味与五行五脏需相应,过食五味,会对相应的脏腑造成损伤...”

“正如《黄帝内经》中说咸味食物吃多了,可使血在血脉中运行凝滞不畅,甚至改变颜色...”

“苦味食物吃多了,可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辣味食物吃多了,会引起筋脉拘挛、爪甲干枯不荣;多吃甜味食品,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酸味的食物吃多了,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活动不利...”

“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多甘味能补虚缓急,但太多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五行学说形成于殷周时代,对五味调和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

“《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上,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樯。润上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

“就不仅标明了五行所指,阐明了这五种物质的功能及性质,而且将五味与五行联系起来...”

“至战国时代,形成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而五行配属五味,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五味搭配适度,才能气血充盛,身体各个系统功能才能调和,才能确保健康延年益寿...”

“五味中甜味调和非常之多,比如在菜肴和糕点的烹制中,加糖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的能量,还能使口感更好...”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书中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大则味甘,味甘就是鲜美,这是从味觉上来说美的...”

“甘味调和药性也是通常的做法,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台参、熟地;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蜂蜜、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吕氏春秋·本味》不仅提出“至味为上”,而且明确了“至味”的标准:“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对中国历代饮馔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样受到五行学说影响的关系,医书记载把肝归属于木,心归属于火,脾归属于土,腑归属于金,肾归属于水,并以五味配五脏,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和也”...”

“(《内经·素问》)五味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辛味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敛、涩滞的作用,苦味具有泻火、燥湿的作用,甘味具有补益、和缓的作用,咸味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等...”

“除了“五味”,中医认为食物还有“四性”,“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内经·素问》)做到五味调和得当,这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由此必须掌握每种食物所具有的不同“性味”和作用...”

“饮食要适合人体四时的需要,《礼记·内则》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馔肴制作、菜肴配伍,讲究时令得当,故孔子提出的八个“不食”语录中,就有“不时不食”(《论语》)...”

“烹调一般按味别分类,且将触觉效应的麻辣感和嗅觉效应的香气等,均作为味别看待,另外,除了咸酸甜苦辣五种基本味道,烹调还有了一类鲜味调料,由于五味都可以与鲜搭配,因此,鲜味在烹调中有增鲜、各味及增浓复合味感的作用,故调料可谓是烹饪中的点睛之笔,其关键作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完)

注:带的只是告知读者们各人身份。阅读时,可自我去掉里的名字。

“在制膳烹饪中“五味”是本体,“调”是手段,“和”是目的,五味调和,贵在调和...”

“饮食物的五味归属五脏,都因饮食物的性味特性相异而各有所喜归...”

“五谷的五味进入人体,味酸的入胃之后,先入肝;味苦的,先入心;味甜的,先入脾;味辛的,先入肺;味咸的,先入肾...”

“至于五宜,就是在五脏患病时,选用相适宜的五味...”

“脾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子、葵菜...”

“心病,宜食麦、羊肉、杏子、薤...”

“胃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汇集的地方,一切饮食物都先进入胃,五脏六腑接受胃所消化的精微之气的营养...”

“还指食物与进食者的口味要求适应...”

“各种食物,无论具体形式是什么,它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性味与功能...”

“《灵枢经》中的第五十六篇“五味”里论述了五谷、五菜、五果、五畜中的五种性味,对人体所起的不同作用...”

地点:习膳堂(厨房)内堂

“除此之外还阐明了五味对于五脏疾病的宜忌...”

“这些宜忌,都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以及饮食调补的基本原则,为后世食养疗法奠定了基础...”

“而五色与五味的关系则是,黄色属脾,宜食甘味;青色属肝,宜食酸味;黑色属肾,宜食咸味;赤色属心,宜食苦味;白色属肺,宜食辛味...”

“这五种色味,在治疗和调补时,都可用其相宜的食物...”

阅读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