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的捕头二叔

第24章金票案的后续

  • 作者:卧牛望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11-29 06:35:39
  • 章节字数:6956字

李炎与二叔以及堂妹离开金陵的当天,姚生国就带着小刘捕快与齐德有,出发去了江西,一路风驰电掣,脚不沾地地赶到了江西。

他们第一时间找到江西的马车管理部门,通过在金陵城门口检查处得到的马车编号,顺利地找到了这辆马车的主人。

马车的主人是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名叫李元,听说面前这些捕快是来自金陵,是追踪自己的马车而来的。

果然,李炎在回到阜城县的十天后,就收到了姚锦川的来信,信里详细讲述了金票案的后续发展。

搜查后,捕快发现了陆羡金书房暗格里的账簿,在账簿里记录了大量的金票编号信息,以及相对应的密码。

姚生国在这些大量的金票信息中,找到两条信息,这两条就是在金陵报案的陆先生与徐先生的金票编号与密码。

姚锦川微笑着点了点头,答应道:“我会去的,到时就要你来给我领路了!”

“嗯,没什么问题的,到时就看我的了!对了,锦川大哥,如果这边的金票案解决之后,能不能把解决的过程写信告诉我,我很珍惜咱们一同做帮闲跑案件的时光,也想了解最后的案件结果是什么样。”

“嗯!安然妹妹真乖,姐姐谢谢你!有时间我会去找你玩的!”

姚锦童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温柔地在安然的头上轻抚了两下。

不仅如此,巡捕房还在陆羡金的家里搜到了一百多张,空白的金票。

随后姚生国与江西赣州的巡捕房合作,加大了陆羡金的审讯力度。

后来陆羡金无奈交待出了另外几名同伙的下落,姚生国他们乘胜追击,又抓获了另外三名犯罪嫌疑人。

在这三名嫌疑人的家中,搜查出了三套能伸缩的长竹竿,还有八张透明丝线的细网。

后来在审讯中,陆羡金面对捕快们的询问,声称不知道家里搜出来的,记录大量金票信息的账簿是什么。同时对搜出来的一百多张空白金票,极力进行否认。说没有准备用那些空白金票做什么。

对于空白金票的来历,陆羡金交待是从黑市花十文钱一张买的。

尽管陆羡金极力地进行推脱,但是他在金陵出现过,还在他的家里搜出了金票案的信息账簿,以及空白的金票。同时也在他的同伙家中搜出了捕鸟的竹竿与细网。那三名同伙中的一人,也正是另一张嫌疑人画像中人。

这些证据都是他们抵赖不掉的。

最后锦川大哥在信里说,陆羡金几人已经被押送到了金陵,后面将会是审判以及严厉的惩罚。

看完这封信后,李炎的心感觉到十分的欣慰,自己出的力也算没有白费。如果功劳有十分的话,自己应该能分三分吧?

自己提供的用竹竿细网捕捉钱庄雨燕的提醒,在整个案件中应该起到了引导作用。如果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后面的巨大收获,这好像就是人家常说的‘首功’吧!

虽然自己的首功很大,但是我不说,我会继续默默地隐藏在背后,给案件最大的支持。

炎哥儿嘴角滴着口水,脸上带着猥琐的笑容,默默地想道。

……

话说今天已经是跟二叔来到金陵的第三天,二叔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去掉今天,二叔的假期就剩下两天了。大家从阜城县来金陵,用了将近两天时间,那么回去用的时间也不会减少,照样是两天。

看来明天吃过早饭过后,就要启程回阜城县了。

今天晚上,姚伯伯早早地就回来了,同时他还带回了两坛上好的【金陵春】。

看到大家的视线被吸引了过来,姚生国显得极为得意。

姚生国还摇头晃脑地吟诵道:“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大哥,这诗何意呀?”

二叔看大哥兴致这么高,还有手里提着的两坛酒,一听他吟出诗,就知道这酒应该很有名头。

李炎也饶有兴趣地看了过来。

“这首诗我还是听金陵春酒坊里的人吟诵学会的。听说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写的诗,诗里夸这酒好,这酒就是金陵城产的金陵春。”

姚生国对这首诗也不太了解,就是经常去酒坊买酒,每次去都会听到有人吟诵这两句诗,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至于诗里到底什么意思,他就不知道了。

“啊!这么有名,唐代的大诗人都夸过这酒,厉害了,姚大哥!”

二叔也是馋酒的人,至从二叔发生过伤心事之后,就染上酒瘾,对酒的抵抗力是极弱的。二叔能坚持在工作时不喝酒,已经是极限了,有机会弄到酒,还是要喝两杯的。

此时二叔的眼睛亮晶晶的,眼光发直盯着姚生国手里的两坛酒,嘴角都已经有口水露头,听到自家闺女李安然的咳嗽声提醒后,才反应过来,伸手擦了下,喉咙还滚动了一次。

气的李安然的小脸都红了,嘟着嘴,脸鼓鼓的。

“哈哈哈!云虎兄弟,不用急,晚上咱们好好喝,酒管够!”

姚生国看到二叔对酒的热切心情,他也很开心,他也爱酒,喝酒最好与同样爱酒的人一起,酒才会越喝越有意思。

李炎看着姚伯伯与二叔那么热切的想要喝这酒,他也起了好奇之心,对姚锦川问道:“锦川大哥,这酒好喝吗?”

“这个我不清楚,反正我没喝过,只是听别人说过酒好喝,至于怎么个好喝法,就不知道了。不过书中有很多写这金陵春的诗句。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一诗最为有名。”

姚锦川对金陵春也有一点兴趣,只是以前父母不让喝酒,作为乖宝的他,自然没有品尝过酒的滋味。

“啊?李白写的诗的名字,这么长?吓死人了!都快赶上一首诗的字数了!”

李炎被这首写金陵春的诗的名字给震撼到了,名字太长了。

在旁边听着李炎与姚锦川说话的姚锦童与李安然,也被诗的名字长度给吓了一跳。这下引起了她们两人的兴趣,立刻一人一边摇着姚锦川的衣袖,娇声说道:“大哥,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呀?我们想听!”

姚锦川苦笑着,扯了下衣袖,发现没能扯动,只能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吟诵道:“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这首诗的意思我的船正乘东风南来,你的船顶风缓慢驶来。

江上与你相逢,高声问候你平安,笑语未了就被风儿吹断。

听说你携着歌舞伎访问情人颜尚书,所以就没有空暇时间来看望我了。

你客厅有三千名脚穿珠履的门客,关键是你家酒瓮中还有百斛金陵春。

恨我不能与你共此乐,因故淹留在楚江滨。

月色可以陶醉我这个远行客,山花盛开仿佛在燃烧。

思念如春风狂杀人,一日不见如隔三春。

想乘兴去找你,但是嫌船太慢,不如烧王子猷的船。

梦见陶渊明门前的五棵柳树,已粗壮得可以挂马鞭。

什么时候来彭泽,一起狂歌于陶令门前。”

姚锦川激情满满地讲述起了诗文,当他讲完才发现,李炎正在陪着父亲与云虎叔,摆弄酒坛。

而原先吵着要听诗的李安然与姚锦童,这会儿已经跑去厨房,给母亲打下手去了。

姚锦川见此情景,只能无奈苦笑一声。

李炎赶紧转移话题,并表示感谢,他怕慢了,耳朵遭罪。

“行!炎哥儿,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到时我会写信告诉你的。”

姚锦川也没感到什么为难,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通过江西的巡捕房的帮助,得知金票案,案发时,李元并没有离开江西,他也不是那四名嫌疑人中的一个。他也确实是把自己的马车借给了朋友陆羡金。

了解了陆羡金的底细,想抓他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后面通过江西赣州的巡捕房的帮助,三天后,抓获了陆羡金,随后就对陆羡金的住宅进行了搜查。

李炎在最后又向姚锦川提了一个要求,然后期待地看着锦川。

“锦川大哥,这几天也多谢你了,以后有时间来阜城县玩吧!我会好好陪你的,我们那儿的风景也很不错,美食也有很多的。”

“这还差不多!算你识相!”

姚锦童放下了刚抬起的胳膊,嘴角微翘,得意地说道。

“哪能呢?我谢谢姐姐还来不及呢!也谢谢锦川大哥这几天的照顾!如果你们有机会来阜城县玩,我一定会好好招呼你们的。”

“锦童姐姐,如果你来阜城县,我也会好好照顾你的,我会带你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我可是知道好几个有意思的地方呢!”

李安然也趁机向姚锦童表示了感谢,并许诺在阜城招呼好她。

李元当即说出,这辆马车在一个多月前就借给自己的朋友,陆羡金,之后至于马车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当姚生国拿出那两张嫌疑人画像时,李元当场认出那个秃脑门的,就是朋友陆羡金。

阅读我的捕头二叔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