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格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

  • 作者: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22:37:41
  • 章节字数:11060字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识到惩罚应该是均衡的完整管教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依附性的养育方式中,我们的目标是在孩子内心培养起顺从的态度,在孩子的周围营造一种环境,从而减少惩罚的必要性。然而,当确实需要进行惩罚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出现的——依附性的养育方式就将帮助你明智地对孩子实施惩罚,因而就能够有助于让小孩听话,同时又不使他产生愤怒和恐惧。一些倔强的孩子的内在自我控制总是在失控的边缘摇摆不定,对于这样的孩子,(恰当的而不是虐待性的)惩罚能够起到作用;偶尔地进行恰当的惩罚可以为孩子带来额外的约束,这是激发起孩子的良好品行所必须的。当你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时,这种做法也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稳固的亲情依附之上,那么这种养育形式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在家庭里面,营造一个对孩子呵护有加的环境以及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慈爱,要比采用惩罚手段有意义得多。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对孩子的惩罚必须是恰当的,而不是虐待性的。羞辱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对孩子吼叫以及肢体上的责罚都是相当微妙的虐待形式,不易被人们明确地认识,所有这些做法带来的都只有坏处,而没有任何好处。请你千万要注意,不要用强制性的约束去使超过3岁的孩子屈服,也不要用愤怒、难看的表情或者语气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压制。这些惩罚形式都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和怨恨,而不会带来行为上的持久转变。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应该事先制定好家庭的规则,而且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违反这些规则所带来的后果,这可以使你在一时的盛怒之中避免对孩子进行粗暴和不公正的责罚。蛮不讲理的惩罚(比如,“我会好好地教训你两个星期!”)常常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在孩子事先不懂得规则或者是事先没有给予孩子警告的情况下。恰当的惩罚,比如教孩子明白错误行为的后果、撤销孩子的一些特权以及采用某些形式的暂停等等(见第十三章“通过行为塑造来进行管教:替代打屁股的各种办法”),都能够让孩子学会各种外在的规则,目的在于使孩子最终能够确立起约束自己的规范。

检查一下你和孩子在一起度过的时光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宝贵时间是不是大多用在了惩罚孩子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造就出一个怒气冲冲的孩子,并且在你们之间会形成脆弱的亲子关系。养育孩子的快乐以及孩子成长发育的各阶段实在是太宝贵了,一丁点儿都不应该浪费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消极互动上。你应该考虑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嬉戏、玩耍。应该让孩子帮你做家务、帮你一起干一些活,让他知道有他陪伴在你的身边你感到很快乐。一旦你的孩子体会到与你待在一起有多么的愉快,他就会把这种体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做出良好行为本身也会带来快乐。

但是,惩罚并不是家庭里能够激励良好品行的唯一手段。频繁地被惩罚的孩子不会培养起内在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从来没有受到惩罚的孩子则不会培养起对外在控制的尊重。无论是过分地惩罚孩子,还是一味地让孩子免受任何惩罚,这两种方式都会将孩子和社会置于冒险的境地。

西尔斯经典语录

让孩子去体验他们的选择所产生的结果,这是使他们学会自律的最佳途径。这样的经验教训会让孩子记忆持久,因为它们来自于真实的生活。

扪心自问:打屁股管用吗每隔一两个月,你就应该对自己纠正孩子行为的各种手段作一次评估,尤其需要评价一下对孩子的体罚措施。哪种方法能起到作用?你的孩子是否比较少犯错误了呢?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得到改善?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否得到了增强?如果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对孩子行为的各项纠正措施就是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如果你过重、过多地打孩子的屁股,那么这种手段很显然是不会起作用的,你必须考虑采用其他的办法。任何一种管教孩子的办法只要不能奏效,你就必须放弃它。如果你发现孩子犯的错误比以前多了,那么你必须考虑采取其他的纠正方式。要是你的所作所为拉开了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那么你的行为也应该加以改变。

西尔斯经典链接:恰当而均衡的惩罚

解释打屁股的原因单纯地打孩子的屁股而不作任何解释,这对于管教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实际上,研究已经表明,在打孩子之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再平静地打他的屁股,这样的做法要好得多,而且不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对惩罚作出解释,这么做对责打者和挨打者都有治疗作用。这种办法能够帮助你认清你的行为是否恰当,还能够使孩子不太可能再去重复错误行为,为孩子提供了机会去判断你的行为的公正性,把他作为一个讲道理的人来对待,由此就维护了他的自我形象。如果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挨打的理由,那他必定会对你打他的屁股感到气愤和屈辱。

要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被打屁股,这有助于驱散他心头愤怒情感的阴霾,促使他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在你向孩子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正确地了解实际情况,或者你的内心有个声音告诉你其实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所面临的局面,那么你就必须放弃打孩子屁股的做法,尽可能地转而采用另外的纠正措施,并且在内心里要提醒自己对整个的情况考虑得更为周全一些。

其他父母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办法处理这样的问题,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发脾气作出反应。不管具体采用的办法、方式是什么,这些父母都了解他们的孩子,也了解他们自己对于“失控”行为的容忍程度。我明确地认识到:打屁股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威吓价值,只要它是第一次(或者很少)发生的话。它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因为这些父母轻易不打孩子的屁股,只有在他们实在容忍不了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手段。

一个孩子如果被过多地责罚(或者过重地惩罚),那么他的良好举止主要是出于对惩罚者或者打他的人的惧怕,而不是为了获得正确地行为举止所带来的满足感。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惧怕和怒气会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孩子和打他的人之间就会产生距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变成一场力量的对抗。有时候,行为通过惩罚来控制的孩子看起来好像“很乖”。“他知道还是不出格比较好。否则的话,我会管教他。”其实这种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他只知道如果他做错了事情就会受到惩罚。在孩子这种良好表现的下面,涌动着随时会爆发出来的怒火,一旦受到惩罚的威胁消失之后,这种怒火就会发泄出来,成为难以控制的不良行为。如果责罚在家庭的整个氛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恐惧就会超越信赖,孩子就很可能会变得怒气冲冲、具有侵害性、消沉和闷闷不乐。同时,他还被剥夺了机会去犯那些小孩子必然会犯的错误,也就没有机会亲身去了解他的那些错误行为会带来哪些必然的后果。孩子一旦受到了过度的责罚,他就会对犯错误变得过分谨慎小心,从而不愿意去冒险尝试任何会使自己惹上麻烦的行动。这样,他就失去了孩子的率真——他的生活会十分的安稳,但是他会丧失掉通情达理的性情。

一个孩子如果太少受到惩罚,那么他对于生活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孩子们必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一旦越过了界限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这是心理学上对“惩罚”的正确表述),这就让孩子学到了一门“如果……,那么就会……”的课程。如果一个高尔夫球手把球击出了边界,那么他就会被加罚一杆。害怕受到惩罚,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一种正常的诱导力量,即使是在社会的基础——家庭当中,也是一样。好心的父母们会由于担心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保护他们,让他们免受惩罚,然而,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从来不需要去面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承担责任。他会缺乏对权威的尊重。

夸奖

夸奖是一种很有用的塑造手段。孩子们通常都很想让你感到高兴,并且想要始终得到你的赞许。然而,你可能很容易就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夸奖。应该注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夸奖他们的行为,而不要对他们的人进行夸奖。像“乖女儿”、“乖儿子”一类的夸奖很可能会引起误解,最好还是留着用来训练宠物。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实在是让他们负担太重了(孩子会这么想:“如果我做得不好,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是个坏人呢?”)。比较好的办法是对孩子说:“你弄干净了自己的房间,干得不错!”“那是一个很好的决定”或者“我喜欢你在这幅画中用了多种颜色”。孩子会看得出你的夸奖是真诚的,因为你努力地使自己对他的夸奖明确、具体,这表明你在关心他。你也可以这样简略地夸奖孩子:“干得好!”“就照这样干下去!”或者只是简单的“好极了!”为了不让孩子陷入“我被人重视,因为我有很好的表现”的泥潭,你应该对他的行为进行赞扬,让孩子最终能认识到值得褒奖的是他的行为。还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对孩子做出的一大半行为你都要进行表扬,那么他要么会沉溺于大人对他的夸奖,要么会感到疑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如此费尽心机地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对于那些他仅仅是因为好玩,或者是出于他自己的目的而做的事情,你根本不必去夸奖,甚至不必加以赞许。

如果你想让孩子达到一个明确的行为目标,比如要他停止抱怨,那么通过夸奖来塑造行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开始,你会感到你几乎对孩子说的每一个让人感到开心的词都要加以赞许(比如,对孩子说:“我喜欢你悦耳的声音。”)到了最后,随着抱怨的逐渐减少,越来越没有必要立即就夸奖孩子(当然,为了防止孩子故伎重演,进一步的鼓励还是有必要的),在这之后你就可以着手对另一个行为进行塑造。

惩罚有着一段起伏变幻的历史。在“老式的”养育中,体罚是最为流行的。实际上,管教就被等同于惩罚。在“新式的”养育中,惩罚已经不再提倡了。事实上,上述的两种极端都是不健康的。

不到3岁的孩子难以完全听懂你对他做的解释;他所明白的只是他会挨打,而且打屁股是由于他做错了事而引起的。他太幼小了,以至于还不能把自己这个人和自己的行为相区分,因而即使你告诉他“那是一件不该做的坏事”,他也会认为是他自己这个“人”不好。

确定打屁股在你的全部管教手段中的地位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是否会像条件反射一样,不假思索地扬起巴掌摆出要打孩子的架势,或者顺手就操起木勺?在你靠近孩子的时候,如果你突然扬起手他都会畏怯地退缩,那就说明你会条件反射地打孩子。你不假思索地打孩子的屁股是十分有害的,有这么几个原因:你是出于愤怒才打孩子屁股的,因此你会下手得比预想的重,而且你不会为自己留出时间去考虑尝试其他的管教办法。如果你决心要把打屁股从你纠正孩子的全部办法中排除出去,那就会激发你去采用其他办法,而不是想都不想地马上就采取“责打的方式”。

不要在盛怒之中打孩子如果你总是怒气冲冲,习惯于冲动地打人,那你应该认识到你很可能会虐待性地、危险地打孩子的屁股。有些孩子会老是去触发大人身上的“怒气开关”,而有些大人身上有着许多非常敏感的怒气开关。在你打了孩子的屁股之后,应该检查一下你自己的感受。你打孩子的屁股是为了惩罚孩子,还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到底是谁应该被打屁股?是你自己,还是孩子?玛莎曾经这么说过:“以前,在我真的打了孩子屁股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这种做法是对的。我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实在不好才打他的,而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给我添了麻烦,所以我向孩子发泄。过去我会在盛怒当中重重地责打我们的头两个孩子,在我打他们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起我自己小时候被怒火中烧的大人痛打的情形,正是这些回忆使我认识到我打自己的孩子实在是错误的。”

她是一位有直觉能力的、慈爱的母亲,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亲密情感,并且能够采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其他办法来代替打屁股。“曾经有那么几次,我们打了孩子们的屁股,那是在他们3~5岁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女儿挨过三四次打,我们的儿子大概挨过一两次。我不喜欢看到孩子们发着脾气、胡作非为地失去控制,他们需要一些帮助,要让他们恢复自我控制。因此当他们偶尔确实失去控制的时候,我们就打了他们的屁股。记得有一次,我们的儿子发起了脾气,我丈夫对他说:‘看来我必须打你一顿屁股了,好让你停下来。’这让小家伙害怕了,让他重新恢复了自我控制。”

不要侵犯你的孩子把孩子的裤子脱掉,好让你直接打在孩子的皮肉上,这种做法是对孩子个人空间和私有空间的侵犯,有伤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感受到性的威胁和困惑。因此,对于那种让孩子光着屁股趴在你大腿上的传统形象,你应该坚决地加以拒绝。

那么,你到底是应该用巴掌打孩子的屁股,还是应该用木板或者细软的鞭子来打呢?如果你能够避免太过用力的话,那么使用上述的任何一种东西都不会在孩子的上造成永久的伤害。我们明确地反对使用的一种打屁股工具是木勺,因为我们已经见识过这种像棍棒一样的工具对孩子身体所造成的伤害。不管你是用一件东西还是用你的手来打孩子的屁股,只要是在孩子的屁股上留下了青紫的印记(瘀伤),那么这种打屁股就是错误的。即使真的要打孩子,也应该张开你的巴掌——紧紧握着的拳头会用力太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

§CHAPTER13替代打屁股的各种办法

人是否会改变呢?这是毫无疑问的。年复一年地,我们一直在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行为。虽然有些孩子很固执,对各种变化比大人更为抵触,但是孩子们正在成长和发育,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可塑性。借助于各种塑造行为的手段,你能够促进孩子们转变和成熟的进程。塑造孩子的行为指的是为孩子提供各种暗示和强化措施,引导他向着良好品行的方向发展。随着你不断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塑造,孩子的个性将随之而发生变化和改进。塑造孩子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夸奖、有选择性的忽略和暂停等手段,通过教育孩子明白各种行为的后果,采用各种诱导、提醒和协商,以及取消某些特殊待遇的办法等等。

阅读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最新章节 不^格小^说^网 w^w^w\.vb\u\ge\.c^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